51521次播放 时长01:53
54129次播放 时长02:03
57456次播放 时长01:41
59328次播放 时长02:54
55770次播放 时长03:12
54886次播放 时长02:48
55165次播放 时长02:01
62483次播放 时长02:14
龚新宇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60153阅读
Q: 多发性硬化早期症状
A:
多发性硬化早期症状主要有视力模糊、肢体麻木、平衡障碍、疲劳感。这些症状可能反复出现,需结合影像学与脑脊液检查确诊。 视神经炎是常见首发症状,表现为单眼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可能与免疫系统攻击髓鞘有关,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免疫球蛋白、干扰素β-1a等药物控制炎症。 感觉异常多因脊髓病变导致,呈现针刺感或束带感。需与维生素B12缺乏鉴别,营养干预联合环磷酰胺、芬戈莫德等疾病修饰治疗可延缓进展。 小脑受累引发共济失调,步态不稳为典型表现。康复训练配合特立氟胺、醋酸格拉替雷等药物可改善症状,需排除前庭性疾病。 约80%患者出现持续性倦怠,与中枢传导障碍相关。调节作息基础上,莫达非尼、阿莫达非尼等中枢兴奋剂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保持适度有氧运动,补充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避免高温环境诱发症状加重,定期神经科随访评估病情进展。1、视力模糊
2、肢体麻木
3、平衡障碍
4、疲劳感
Q: 多发性硬化能治愈吗
A:
多发性硬化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病情进展。治疗方法主要有免疫调节治疗、对症治疗、康复训练和饮食管理。 使用干扰素β-1b、醋酸格拉替雷、芬戈莫德等疾病修正治疗药物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少复发频率和神经损伤。 针对肌张力增高可使用巴氯芬,疼痛症状可用加巴喷丁,疲劳症状可考虑金刚烷胺等药物缓解特定症状。 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和肌肉强化练习有助于维持运动功能,作业治疗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保证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摄入,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可能对疾病控制产生积极影响。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保持适度运动并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1、免疫调节治疗
2、对症治疗
3、康复训练
4、饮食管理
Q: 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
A:
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脑脊液分析和排除其他疾病。诊断需满足时间多发性和空间多发性证据,通常通过磁共振成像、诱发电位检查和脑脊液寡克隆带检测综合判断。 患者需出现至少两次不同中枢神经系统部位的症状发作,间隔时间超过30天,典型表现包括视力下降、肢体无力、感觉异常或共济失调。 磁共振成像显示脑室周围、胼胝体、脑干或脊髓存在多发脱髓鞘病灶,新老病灶同时存在符合空间多发性标准。 脑脊液中发现寡克隆带阳性且血清中阴性,或免疫球蛋白G指数升高,可支持诊断但非必需条件。 需排除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等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确诊多发性硬化需由神经科医生综合评估,建议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尽早就诊完善检查,确诊后需定期随访监测病情进展。1、临床症状:
2、影像学证据:
3、脑脊液检查:
4、排除诊断:
Q: 多发性硬化能治愈吗
A:
多发性硬化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进展。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免疫调节治疗、症状缓解治疗、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调整。 使用干扰素β-1a、醋酸格拉替雷等疾病修正治疗药物,可减少复发频率和神经损伤。 针对肌张力增高可用巴氯芬,疼痛症状可用卡马西平,疲劳症状可用金刚烷胺等对症药物。 物理治疗改善运动功能,作业治疗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言语治疗解决构音障碍。 避免高温环境,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补充维生素D。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注意预防感染等诱发因素。1、免疫调节治疗
2、症状缓解治疗
3、康复训练
4、生活方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