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阴疮(阴疮)

阴疮

阴疮概述

妇人阴户生疮,局部红肿、热痛,积结成块,或化脓腐烂,脓水淋漓,甚则溃疡如虫蚀者,或者凝结成块,冷肿稀水,不能敛口,或者肿块位于阴道边侧,如有蚕茧,共称为“阴疮”、“阴蚀”、“阴茧”。
  • 发病部位在哪里?生殖
  • 应该挂什么科?妇科、中医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盗汗、低热、外阴溃疡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B超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女性

相关问答

更多

张建中

Q: 阴疮怎么治

A:

阴疮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阴疮通常由感染、皮肤损伤、免疫低下、性传播疾病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保持会阴部干燥透气。感染性阴疮需配合抗菌处理。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可选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真菌感染可用克霉唑乳膏;病毒感染需使用阿昔洛韦乳膏。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物理治疗

顽固性溃疡可采用红光照射、紫外线治疗等物理疗法促进创面愈合,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4、手术治疗

对于长期不愈的深大溃疡或疑似恶变病灶,可能需行病灶切除手术,术后需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应避免抓挠患处,穿着宽松棉质内衣,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皮肤修复。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

冯淬灵

Q: 阴疮的中医辨证论治

A:

阴疮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包括湿热下注、肝经郁热、脾虚湿盛、肾阳不足四种证型,可通过内服中药、外用熏洗、针灸调理、饮食调护等方法综合干预。

1、湿热下注:

外阴红肿溃烂伴黄稠分泌物,舌红苔黄腻,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含龙胆草、栀子等成分,可配合苦参汤外洗。

2、肝经郁热:

阴部灼痛且情绪波动加重,脉弦数,常用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含牡丹皮、柴胡等,需保持情志舒畅。

3、脾虚湿盛:

疮面淡白渗液伴体倦乏力,舌淡胖有齿痕,参苓白术散主之,含党参、白术等,忌食生冷甜腻。

4、肾阳不足:

疮口久不敛合畏寒肢冷,右归丸加减含肉桂、附子等,艾灸关元穴辅助温阳,避免过度劳累。

治疗期间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穿棉质透气内裤,忌食辛辣发物,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方药。

张月美

Q: 阴疮病是什么引起的

A:

阴疮病可能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局部护理、免疫调节、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

阴疮病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疼痛、脓液渗出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

2、真菌感染:

阴疮病可能与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瘙痒、白色分泌物、皮肤脱屑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药物。

3、病毒感染:

阴疮病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水疱、溃疡、灼热感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泛昔洛韦片等药物。

4、免疫系统异常:

阴疮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愈合缓慢等症状。治疗需结合免疫调节药物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严重时需手术清除病灶。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刺激,选择棉质透气内衣,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

张月美

Q: 阴疮病是什么

A:

阴疮病是中医对会阴部皮肤溃疡或感染性疾病的统称,对应西医的外阴溃疡、生殖器疱疹等疾病,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溃烂或渗出。

1、外阴溃疡

多由细菌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表现为会阴部单发或多发溃疡,可伴有灼痛。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2、生殖器疱疹

由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导致,特征为簇集性水疱伴剧烈疼痛。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可缩短病程,但需在皮损出现24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3、梅毒硬下疳

一期梅毒典型表现,溃疡基底坚硬无痛,需通过青霉素注射治疗。患者需同时进行性伴侣追踪检查和治疗。

4、白塞病

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会阴溃疡常反复发作,需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该病可能伴随口腔溃疡、眼炎等多系统症状。

出现会阴部溃疡应避免搔抓,穿宽松棉质内衣,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性传播疾病患者需暂停性生活直至痊愈。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