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锥虫病(锥虫病)

锥虫病

锥虫病概述

锥虫病由非洲型及美洲型两种原虫引起,属热带病,我国尚无报道。流行于非洲,由冈比锥虫和罗得西亚锥虫所致,称非洲锥虫病亦称昏睡病。流行于美洲,由枯氏锥虫引起,称美洲锥虫病。本病初期通常无皮疹表现,2周后开始发热、头痛、关节痛、出皮疹等全身症状,瘙痒明显,眼睑及手足等可有短暂性水肿,伴疼痛。如未经治疗病后1年,当其侵犯中枢神...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全身
  • 应该挂什么科?传染科、皮肤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头痛、皮疹、发热、关节疼痛、昏睡、结节、瘙痒、水肿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心电图、X线平片、血清学检查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相关问答

更多

徐秀亮

Q: 锥虫病一共分多少个阶段?

A:

锥虫病一般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具体分期与锥虫种类、感染途径及免疫状态有关。

1、急性期:

感染后数周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主要由锥虫在血液和淋巴系统繁殖引起,需及时进行抗原检测和药物治疗。

2、慢性期:

持续数月到数年,表现为心脏扩大或神经系统症状,与寄生虫侵入心肌或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需长期监测和针对性治疗。

3、终末期:

出现心力衰竭或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多因长期未规范治疗导致,此时以控制症状和支持治疗为主。

不同阶段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建议尽早就医并完成寄生虫学检查,日常需避免蚊虫叮咬和输血感染等传播途径。

徐秀亮

Q: 锥虫病入侵有什么临床表现?

A: 血液淋巴时期,此时会有周期性发烧及寄生虫血症等症状,包括倦怠、后颈部淋巴节肿、关节疼痛、头痛及躯干红疹等情形发生,常见心肌炎,而因溶血及肝损伤之故也常见黄疸之出现。

徐秀亮

Q: 锥虫病侵入脑部会有什么危害?

A: 一旦侵入了脑部后,则会进入第三期脑膜脑炎时期,此时会有头痛、失眠、动作失调及行为障碍等情形发生,其他症状包括全身乏力、胃口剧烈下降、身体消瘦等,严重者甚至会并发神智下降、昏迷甚至死亡。

徐秀亮

Q: 锥虫病入侵会持续多久?

A:

锥虫病入侵持续时间通常为1-3个月,具体时间与感染类型、治疗时机及个体免疫状态有关。

急性期锥虫病未经治疗时,症状可持续1-2个月,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皮肤硬结等,此阶段及时使用硝呋莫司或苄硝唑等药物可缩短病程至2-4周。慢性期锥虫病若未干预,寄生虫可在体内潜伏数年甚至数十年,逐渐引发心肌炎、巨结肠等并发症,此时治疗周期延长至3-6个月。免疫抑制患者病程可能进一步延长,需结合抗寄生虫药物与支持治疗。锥虫入侵持续时间差异主要取决于寄生虫负荷、宿主免疫应答及药物敏感性。

锥虫病流行区居民应避免锥蝽叮咬,使用蚊帐并改善居住环境卫生。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皮肤病变,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血液涂片或血清学检测。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心电图与消化系统功能,慢性患者可补充维生素B族与辅酶Q10以减轻心脏损伤。避免生食可能被锥蝽污染的蔬果,接触宠物或野生动物后需彻底清洁皮肤。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