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口蹄疫(口疮热、口蹄病)

口蹄疫

口蹄疫概述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易感的是牛类,猪也易感,羊、山羊、骆驼、象等均有发病报告,人亦可感染。主要是人与动物接触而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唇、牙龈、颊部、舌的边缘、手足颜面等处的黏膜、皮肤先出现红点、继生水疱,水疱破裂后成溃疡、结痂后痊愈,时伴...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全身
  • 应该挂什么科?传染科、皮肤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唇水疱、充血 、低血压、恶心、腹泻、高热、继发感染 、淋巴结肿大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长期与有口蹄疫动物接触的人群

相关问答

更多

王雪梅

Q: 小孩得了口蹄疫怎么治疗

A:

儿童口蹄疫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隔离护理、对症治疗、预防继发感染、支持治疗。口蹄疫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1、隔离护理:

家长需立即将患儿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使用独立餐具及毛巾,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环境。保持患儿卧床休息,室内通风良好。

2、对症治疗:

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利多卡因凝胶缓解口腔疼痛,炉甘石洗剂涂抹皮肤疱疹。禁止自行刺破疱疹,避免抓挠皮疹。

3、预防感染:

口腔疱疹破溃时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预防细菌感染,皮疹继发感染时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家长需每日检查皮肤情况,发现化脓及时就医。

4、支持治疗:

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口腔。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水,监测尿量防止脱水。可遵医嘱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

患儿衣物需煮沸消毒,恢复期应补充优质蛋白如蒸蛋羹。若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家长须立即送医。

唐震

Q: 治疗口蹄疫的方法是什么

A:

口蹄疫可通过隔离消毒、对症治疗、免疫接种、环境管理等方式控制。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偶蹄类动物。

1、隔离消毒

发现患病动物立即隔离,使用氢氧化钠或柠檬酸对污染环境彻底消毒,阻断病毒传播。接触者需穿戴防护装备,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

对病畜溃疡创面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配合聚维酮碘软膏外用。发热症状可选用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脱水时补充电解质溶液。

3、免疫接种

疫区周边健康畜群紧急接种O型、A型口蹄疫双价灭活疫苗。疫苗接种需按毒株类型选择,免疫保护期约6个月。

4、环境管理

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定期用戊二醛对运输工具消毒。粪便需堆积发酵处理,消灭潜在传染源。

本病属动物一类传染病,发现疑似病例须立即上报兽医部门,严禁私自处理病畜或流通相关产品。

张晓蕊

Q: 不打口蹄疫疫苗会不会得手足口病

A:

不打口蹄疫疫苗不会直接导致手足口病,但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与口蹄疫病毒无关。

1、病毒差异:

口蹄疫疫苗针对口蹄疫病毒,手足口病由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引起,两者病原体不同。

2、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通过密切接触、飞沫或粪便传播,未接种疫苗不影响其传播方式。

3、预防措施:

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可降低手足口病风险,疫苗并非主要预防手段。

4、免疫保护:

手足口病疫苗已在国内上市,接种后可针对性预防EV71型重症感染。

保持环境卫生、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出现发热或疱疹症状应及时就医。

杨小凡

Q: 小孩的口蹄疫是什么症状

A:

小孩口蹄疫(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食欲减退,严重时可出现神经系统或心肺并发症。

1、早期表现:

低热和咽痛为首发症状,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患儿可能因疼痛拒食。

2、进展期:

手足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水疱,部分伴随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发热可能持续升高。

3、重症表现:

持续高热不退,出现肢体抖动、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提示可能并发脑炎或肺水肿。

4、恢复期:

皮疹逐渐结痂消退,体温恢复正常,口腔溃疡愈合需较长时间,家长需注意隔离护理。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选择流质饮食,出现持续高热或惊厥应立即就医。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