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次播放 时长01:13
732次播放 时长01:38
101224次播放 时长01:34
99496次播放 时长02:52
63375次播放 时长02:06
64436次播放 时长02:11
56868次播放 时长01:25
57473次播放 时长01:55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呼吸内科
65278阅读
Q: 什么是百日咳患者饮食忌口
A:
百日咳患者需忌口辛辣刺激、生冷油腻、过甜食物及致敏食物,避免加重咳嗽或诱发痉挛发作。饮食应以易消化、高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引发气道痉挛,加重阵发性咳嗽症状,建议烹饪时避免添加此类调料。 冰淇淋、肥肉等食物易刺激咽喉并增加消化负担,可能诱发呕吐反射,尤其在咳嗽发作后应避免食用。 糖果、蛋糕等高糖食品会促进呼吸道黏液分泌,导致痰液黏稠度增加,不利于排痰且可能延长病程。 海鲜、坚果等常见致敏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加重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期间需暂停食用既往过敏食物。 患病期间可少量多餐,适当补充温蜂蜜水、蒸梨等润喉食物,若出现进食困难或营养不良需及时就医评估。1、辛辣刺激
2、生冷油腻
3、过甜食物
4、致敏食物
Q: 小儿百日咳怎么治疗
A:
小儿百日咳可通过一般护理、药物治疗、免疫接种、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百日咳通常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冷空气及烟雾刺激。家长需确保患儿少量多餐进食流质食物,咳嗽发作时采用俯卧位拍背帮助排痰。 红霉素可抑制百日咳杆菌繁殖,阿奇霉素适用于不耐受红霉素的患儿,百日咳免疫球蛋白能中和毒素。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完成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和加强接种是根本预防措施。家长需按时带婴幼儿接种疫苗,接触患者后可进行暴露后预防。 肺炎需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脑病需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变化。 患儿咳嗽期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咳嗽发作,出现呼吸暂停或青紫需立即就医。1、一般护理
2、药物治疗
3、免疫接种
4、并发症管理
Q: 2个月婴儿百日咳多久能好
A:
2个月婴儿百日咳一般需要2-3个月恢复,实际时间受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并发症发生、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轻度病例咳嗽症状可能持续4-6周,重症患儿咳嗽可能超过10周,伴有呼吸困难或发绀时病程延长。 早期使用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缩短传染期,但咳嗽症状改善仍需时间,家长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合并肺炎或脑病时恢复期显著延长,需住院监测血氧与营养支持,家长应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进食情况。 保持环境湿润、少量多次喂养、拍背排痰等护理可缓解症状,家长需记录咳嗽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供医生评估。 患儿咳嗽剧烈或出现呼吸暂停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应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人群,按计划完成疫苗接种。1、病情程度
2、治疗干预
3、并发症
4、护理质量
Q: 婴儿有百日咳严重吗
A:
百日咳对婴儿可能较严重,婴儿百日咳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回声、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窒息或肺炎。 百日咳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表现为低热、流涕、轻微咳嗽,此时容易被家长忽视。 进入痉咳期后,婴儿会出现特征性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后伴随高调鸡鸣样回声,夜间加重,可能伴有呕吐。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窒息发作,尤其6个月以下婴儿易并发肺炎、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痉咳症状逐渐减轻,但咳嗽可能持续2-3个月,期间仍可能因刺激诱发阵咳。 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呼吸状况,保持环境湿润,避免烟雾刺激,一旦出现呼吸暂停或进食困难应立即就医。建议按时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1、早期表现
2、进展期
3、危重期
4、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