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如何分期 慢性肾炎可分为五期
慢性肾炎可分为五期,主要有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早期和尿毒症晚期。
1、肾功能代偿期
肾功能代偿期是慢性肾炎的早期阶段,此时肾脏仍能维持基本功能。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轻微疲劳、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此期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但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基本正常。治疗以控制原发病、延缓肾功能恶化为主,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
2、肾功能失代偿期
肾功能失代偿期表现为肾脏功能明显减退,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轻度贫血、血压升高等症状。此期血肌酐和尿素氮开始升高,但尚未达到严重程度。治疗需加强血压控制,限制蛋白质摄入,必要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
3、肾功能衰竭期
肾功能衰竭期时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患者常见症状包括明显乏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水肿等。此期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升高,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治疗需严格限制水钠摄入,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失衡,准备肾脏替代治疗。
4、尿毒症早期
尿毒症早期是慢性肾炎的严重阶段,肾脏功能接近丧失。患者可出现严重贫血、骨痛、神经系统症状等。此期常伴有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矿物质代谢紊乱。治疗需开始肾脏替代治疗准备,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评估。
5、尿毒症晚期
尿毒症晚期是慢性肾炎终末期,肾脏功能完全丧失。患者表现为严重尿毒症症状,如意识障碍、心包炎、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等。此期必须依赖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透析方式或进行肾移植手术。
慢性肾炎患者需注意低盐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保持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出现水肿时应限制水分摄入,监测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