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原则有哪些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原则主要有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抑酸药物使用、手术治疗。
1、禁食禁水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需立即禁食禁水,避免食物或液体通过穿孔部位进入腹腔导致感染加重。胃肠内容物外溢可能引发化学性腹膜炎,需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时间通常持续至穿孔闭合或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2、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进行持续胃肠减压,可减少胃酸和消化液对穿孔部位的刺激,降低腹腔污染风险。减压过程中需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记录24小时引流量。减压管留置时间根据穿孔愈合情况决定,通常需维持3-5天。
3、抗生素治疗
需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控制腹腔感染,常见选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需覆盖肠道常见致病菌,疗程一般为7-14天。治疗期间需监测感染指标变化,必要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4、抑酸药物
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等,可减少胃酸分泌促进穿孔愈合。抑酸治疗需持续至溃疡完全愈合,通常需4-8周。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后续需加用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手术治疗
对于穿孔较大、腹膜炎症状明显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方式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和溃疡部位决定,常见术式包括单纯缝合修补、带蒂大网膜覆盖修补等。术后需继续胃肠减压和抗感染治疗,逐步恢复饮食。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治疗后需注意饮食调理,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按疗程完成幽门螺杆菌治疗,降低复发风险。出现腹痛加重、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