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
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氧疗、抗感染治疗、液体管理、呼吸支持及并发症防治。重症肺炎可能由细菌、病毒或混合感染引起,常伴随高热、呼吸急促、发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1、氧疗
低氧血症患儿需立即给予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可通过鼻导管、面罩或头罩供氧,严重者需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氧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氧变化,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
2、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支持为主,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用药前应完善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方案,疗程通常持续至热退后3-5天。
3、液体管理
重症患儿易出现脱水或液体负荷过重,需精确计算补液量。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溶液,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合并心力衰竭时应限制液体入量,必要时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利尿。
4、呼吸支持
出现呼吸衰竭时需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无创通气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患儿,常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机械通气参数需根据血气分析调整,注意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
5、并发症防治
脓胸患儿需胸腔穿刺引流,脓液稠厚时可注射注射用尿激酶溶解纤维蛋白。中毒性心肌炎需营养心肌治疗,如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通气策略。
治疗期间家长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恢复期应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瘦肉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出院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部恢复情况。注意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如再次发热或呼吸增快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