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什么情况下用胰岛素

2025-10-22 18:09:52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出现急性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或需短期强化治疗时通常需要使用胰岛素。胰岛素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完全丧失,必须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体内无法分泌足量胰岛素,需通过外源性胰岛素维持血糖稳定。常见的胰岛素剂型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和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基础胰岛素与餐时胰岛素的组合方案。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防止低血糖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失效后需启动胰岛素治疗。当患者使用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仍无法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或出现明显高血糖症状如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时,医生会建议加用胰岛素。部分患者可能先采用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方案,严重者需采用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评估胰岛功能,调整胰岛素用量。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通过饮食运动控制不佳需使用胰岛素。孕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当空腹血糖超过5.3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6.7mmol/L时,为避免胎儿畸形等风险应及时启用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因不通过胎盘屏障,常作为孕期首选。产后多数患者可停用胰岛素,但需继续监测血糖变化。

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后、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下需短期使用胰岛素。这些情况会导致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难以控制。通常采用胰岛素泵或多次皮下注射方式强化治疗,待应激因素解除后可逐步减停。治疗期间需每2-4小时监测一次血糖,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输注速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必须立即使用胰岛素抢救。这些急症会出现严重代谢紊乱,需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配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当血糖降至13.9mmol/L以下时需补充葡萄糖溶液,防止脑水肿发生。患者病情稳定后需重新评估长期降糖方案。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期间需保持规律饮食和运动,避免饮酒。注射部位应轮换选择腹部、大腿外侧等部位,防止脂肪增生影响吸收。外出时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和肾功能评估。胰岛素需冷藏保存,开封后的笔芯在室温下可使用28天。任何血糖异常波动都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