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饮食需严格控制总热量摄入,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主要有控制主食量、增加膳食纤维、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定时定量进餐、适量补充优质蛋白等方式。
1、控制主食量
每日主食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00-300克,优先选择糙米、燕麦等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这类食物消化吸收较慢,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烹饪时避免过度糊化,如粥类应选择稠度适中的杂粮粥。合并肾病患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主食中蛋白质含量。
2、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应摄入不少于25克膳食纤维,可通过西蓝花、菠菜等非淀粉类蔬菜及苹果、梨等低糖水果补充。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延缓胃排空,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需注意突然增加纤维摄入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应循序渐进。
3、限制高糖高脂
严格避免食用白糖、蜂蜜等添加糖,限制每日油脂摄入在25克以内。动物内脏、肥肉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每周不超过2次。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需完全避免,购买时注意查看营养成分表。
4、定时定量进餐
采用三餐两点制,每餐间隔4-5小时,加餐可选择无糖酸奶或坚果10-15克。注射胰岛素患者需根据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安排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导致血糖剧烈波动,外出就餐时提前估算食物分量。
5、补充优质蛋白
每日蛋白摄入按每公斤体重0.8-1克计算,优选鱼类、鸡胸肉等低脂肉类及大豆制品。合并肾病者需限制植物蛋白摄入。蛋白质食物好分散在三餐,避免集中摄入增加肾脏负担。烹调采用蒸煮方式,减少油脂添加。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个体化饮食方案,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注意保持饮食记录,包括进食时间、种类及餐后血糖值。合理搭配运动,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出现持续高血糖或频繁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长期坚持科学饮食可有效延缓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