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防暑小知识 这几款食物助你打败秋老虎

每年秋天过后,当“秋老虎”全速前进时,有时会突然出现,形成一个炎热、阳光充足的夏天。人们更容易因为前一刻的凉爽而放松对酷热的警惕。
食物助你打败秋老虎}"/>
一般气温过了32℃以上,人就容易中暑,人们常说“秋老虎,毒如虎”,就是对秋天重新出现的这种炎热天气的形象比喻。“秋老虎”每年出现的时间不同,来来去去,有时甚至持续到千禧年之后。
秋季气候处于“阳小阴长”的过渡阶段,从秋初到酷暑结束,天气仍然像夏天,酷暑与潮湿。但白露过后,雨水会逐渐减少,天气干燥,这个时候的夏季更是夹杂着干燥的空气。在不同时段,虽然都可以引起中暑,也即中医所说的“伤暑”,但夏季湿热气候条件下易伤的是“阳暑”,而进入秋季后,人们更易因“阴暑”伤身,引起各种疾病或诱发旧病,因此有“多事之秋”一说。
“阳盛夏”是在烈日下工作或长时间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大的环境中工作所致,“阴盛夏”则多为避热贪冷所致。中秋节过后,虽然白天的气温仍然很高,但到了晚上便会逐渐降温,随着白天与黑夜之间的温差进一步加大,一暑一凉更有可能增加阴夏。
除了夏季的炎热没有消失,干旱的上升也是这个季节的一个明显特征。仔细观察你自己或身边的亲友,不少人都有鼻干咽燥、皮肤干涩、口渴欲饮,甚至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的症状,中医称之为“秋燥”。
这个时节,如果能在饮食上科学调配、顺应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可助你远离秋燥的困扰。眼下饮食调理要以防燥护阴为原则,少用椒、葱、薤、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甘蔗、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如果胃口差又咳嗽的人,可吃一些山药、白果、核桃、杏仁、茯苓等健脾益肺的食材;气短易感冒的人可选用太子参、黄芪等补气扶正之食材;口干明显,干咳无痰者可选麦冬、天冬、玉竹、大枣等甘润的食材。
另外,建议多喝水补津液。除了多喝水,多喝点淡茶、豆浆等饮料以补津液外,保持居住环境的湿度也是润燥的重要环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家中种些花或养鱼,不然的话早晚多往地上洒点水,或用湿拖把擦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