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脑鸣、耳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脑科医生为您答疑

夜深人静时,你是否也听到过脑袋里“嗡嗡”作响?那种像是电视机没信号的杂音,或是远处蝉鸣的声响,医学上称为脑鸣或耳鸣。这种只有自己能听见的“私人音乐会”,困扰着全球约15%的人群。
一、脑鸣和耳鸣有什么区别?
1、声音来源不同
脑鸣是大脑感知的异常声响,通常描述为“嗡嗡”或“电流声”;耳鸣则多与耳部相关,常表现为“蝉鸣”或“汽笛声”。
2、发生机制差异
脑鸣可能源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耳鸣则多由耳蜗或听神经病变引起。约30%的耳鸣患者会同时出现脑鸣症状。
二、5大常见诱因要警惕
1、血液循环问题
颈椎病导致的椎动脉供血不足,会让大脑“抗议性”产生杂音。血压波动过大时,血管搏动声也可能被放大感知。
2、听觉系统异常
耳垢栓塞、中耳炎等耳部疾病,会造成“信号干扰”。长期暴露在85分贝以上噪音环境,可能永久损伤毛细胞。
3、神经功能紊乱
焦虑、失眠等状态会降低大脑对异常信号的过滤能力。研究发现,压力激素水平与耳鸣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4、药物副作用
某些抗生素、利尿剂可能损伤听神经。通常停药后症状会缓解,但部分损伤不可逆。
5、年龄因素
听觉系统自然老化过程中,毛细胞数量从40岁开始明显减少。这是老年人耳鸣高发的重要原因。
三、3个缓解小技巧
1、声音疗法
轻柔的背景音乐能帮助大脑重新校准听觉感知。白噪音发生器或自然音效APP都是不错的选择。
2、放松训练
每天10分钟腹式呼吸练习,能降低神经系统敏感度。瑜伽和冥想也被证实对功能性耳鸣有效。
3、饮食调整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它们会加剧血管收缩。富含镁的食物如南瓜籽,有助于神经镇静。
四、什么情况需要就医?
1、单侧突然发作
伴有眩晕或听力骤降的耳鸣,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前兆,黄金救治时间是72小时。
2、影响日常生活
持续三个月以上的顽固性耳鸣,建议进行纯音测听和颅脑核磁检查。
3、伴随其他症状
头痛、视力变化或肢体麻木时,需排除听神经瘤等占位性病变。
虽然目前没有特效疗法,但90%的耳鸣通过综合管理能得到改善。记住,越是关注这些声音,大脑越会强化这种感知。试着与它和平共处,就像接受窗外偶尔经过的车流声一样自然。当这些杂音不再引发你的焦虑时,它们往往会悄悄降低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