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激动剂有望成为小分子肿瘤免疫疗法的“黑马”

王环宇 医普小能手 发布时间:2015-05-26 11:09 4679次浏览
关键词:

/

吕顺

【新闻事件】:最近

Aduro

生物技术公司的环二核苷酸

cyclic dinucleotide

CDN

)类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STING

)激动剂(比如

ADU-S100

)的一些临床前实验结果刊登在

Cell Reports

Science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等学术刊物上。虽然这类化合物的药学特征还有待改善,但在多个小鼠接种模型中的疗效引人注目。直接注射到多种难治性,转移性固体肿瘤,不仅直接注射的肿瘤消失,其它部位的肿瘤生长也受到明显抑制,甚至还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

【药源解析】: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

STING

)是一种跨膜蛋白,通常在

152-173

位区域

dimerization domain

DD

)交接形成二聚体并处于自我抑制状态。当受到部分配体(比如

CDN

)的刺激后分子构型发生变化并被激活,招募细胞质中的

TANK

结合激酶

1

TANK-binding kinase 1

TBK1

),介导

TBK1

IRF3

的磷酸化,导致干扰素

interferon

IFN

和其它多种细胞素

cytokines

)的形成。

IFNβ

的产生是

STING

活化的标志。

肿瘤微环境

TME

)天然免疫的信号传导是肿瘤特异性

T

细胞的激活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TIL

)浸润的关键步骤。其中

I

IFN

对肿瘤激活的

T

细胞活化起着关键作用。这样,

STING

不仅诱导

型干扰素基因的表达,在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

STING

激动剂能激活包括树突状细胞等免疫刺激细胞,改变肿瘤微环境并诱导了肿瘤特异性

T

细胞的产生。

在鼠科动物实验中,一种黄酮类血管破坏剂

DMXAA

5

6-

二甲基氧杂蒽

-4-

乙酸)通过激活鼠源

STING

蛋白,诱导

IFN-β

和其它天然细胞素

IFN-α

TNF-α

IL-1β

IL-6

and IL12p40

)的产生,并有效地抑制多种固体肿瘤的生长。但是该药在一个人体非小细胞临床实验中和标准化疗联合使用未能观察到明显疗效。后来实验证实,尽管人源和鼠源

STING

蛋白的相似度高达

81%

,前者基因编码

379

个氨基酸,后者基因编码

378

个氨基酸,但

DMXAA

却无法激活人源

STING

蛋白。

环二核苷酸

cyclic dinucleotide

CDN

)的通式结构见上图,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类既能直接激活鼠源又能激活人源

STING

蛋白的

STING

激动剂。直接把

CDN

(比如每只小鼠注射

25

微克的

dithio-(RP

RP)-[cyclic[A(2’

5’)pA(3’

5’)p]]

或称

ML RR-S2 CDA

)注射到

B16

黑色素瘤

CT26

直肠癌、和

4T1

乳腺癌肿块,不仅导致明显的抑制作用直至肿瘤消失,同时也诱导系统的持久性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免疫,造成动物其它部位未注射药物的肿瘤生长也受到抑制。

ML RR-S2 CDA

引起多种固体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激活有效的肿瘤引发的

CD8 +T

细胞和持久的疗效。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已经成为制药工业的最大开发热点,几乎所有免疫疗法公司的股票都在过去

1

年有极端乐观的增长,引发投资界对

IO

泡沫的担忧。除了免疫哨卡抑制剂、细胞免疫疗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之外,小分子免疫疗法也引起制药业的关注。今年

2

月份,施贵宝以

12.5

亿美元收购了

Flexus

,而一个只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吲哚胺

2

3-

双加氧酶

indoleamine 2

3-dioxygenase

IDO

)抑制剂是后者的主要资产。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报道表明

STING

通路能有效地启动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是至今为数不多的经多方验证的,能诱导产生

IFN

过程的信号传导通路。考虑到

DMXAA

激活鼠源

STING

以及环二核苷酸激活人源

STING

的积极体外

/

体内实验结果,尤其是

CDN

对抑制转移性肿瘤的应用潜力。

3

31

日,诺华宣布以高达

2

亿美元头款、

5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和

5

千万美元

Aduro

股权,和

Aduro Biotech

合作开发其

CDN

类干扰素基因激活蛋白激动剂。这些高水平的研究报道、引人注目的体内体外数据、以及制药巨头以巨资合作都表明

STING

激动剂可能成为又一匹免疫疗法的黑马。当然

CDN

还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而且由于干扰素出名的流感样副作用,激活干扰素合成也会带来人体策略性的不良影响。况且

CDN

还受到给药途径和成药特征的限制,要成为有效的抗癌疗法毫无疑问还要克服许多障碍。(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文献:

Leticia Corrales et al “Direct Activation of STING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Leads to Potent and Systemic Tumor Regression and Immunity”

Cell Reports

2015

11

1-13 (May 19

2015)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