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br Health:2016年全球品牌价值最高的制药企业Top 10

全球最大品牌管理咨询机构
Interbrand
(国际品牌集团)旗下的
Interbrand Health
公司
3
月
30
日发布了《
2016
年最具品牌价值的制药企业
(Best Pharma Brands
)》。
《
2016
年最具品牌价值的制药企业报告》采用了
Interbrand
经过
ISO
认证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主要通过全球在线调查的形式收集医疗保健人员、医保支付方、政府决策人员的评价反馈,以此量化制药企业品牌对其在生物制药行业经营业绩的贡献,进而确定公司的品牌价值。
因此,
2016
年全球品牌价值最高的
10
大制药企业也是在应对医疗保健行业挑战以及满足医疗保健行业人员需求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
10
家公司。
注:该报告主要关注制药企业的处方药业务,消费者保健、
OTC
、医疗器械、诊断、动物保健等业务不在报告的分析范畴之内。
Interbrand Health
公司称公司品牌是被低估的资产,整体来看,公司品牌对医疗保健人员用药决策的影响权重已经从
2013
年的
7%
提高至目前的
11%
。从地域来看,公司品牌对用药决策影响权重最大的国家是巴西
(14%
),影响最小的国家是中国
(9%
)。从治疗领域来看,公司品牌对用药决策影响权重最大的是感染疾病。
1.
辉瑞
辉瑞总部目前位于纽约,是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此次以
199.85
亿美元荣膺
2016
年全球药企品牌价值之冠。
辉瑞的公司品牌对医疗保健人员用药决策的影响力高于制药行业平均水平,在多个疾病领域都有较强的存在感,比如免疫和炎症疾病、心血管及代谢疾病、肿瘤、疫苗、神经科学和疼痛、罕见病等。医疗保健人员认为辉瑞有能力提供超出他们预期的疾病解决方案。
辉瑞的全球影响力以及财务资产的健康状况也远远超过很多同行,是领先其他制药企业品牌的重要加分项。此外,辉瑞在
2015
年
11
月于
Allergan
达成了并购协议,并购的详细进展目前还未披露,这项交易对辉瑞品牌的影响也极其值得关注。
2.
罗氏
罗氏创立于
1896
年,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在
2009
年通过并购
Genentech
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品牌。罗氏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体外诊断服务供应商。罗氏此次以
154.79
亿美元位居
2016
年全球药企品牌价值排行榜第
2
位。
罗氏主要专注于肿瘤、神经疾病、感染疾病、免疫疾病和眼科疾病等领域,公司品牌对医疗保健人员用药决策的影响力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医疗保健人员认为罗氏通过提供药品和伴行诊断试剂盒而在个体化治疗方面遥遥领先。
在医疗保健人员眼中,罗氏是重金投入新药研发和科学发现的典范,正是巨额研发投入保证了罗氏的行业领先地位,而且罗氏致力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各国支付方、政府及相关决策人员的关系也很友好。
3.
默沙东
默沙东的业务覆盖全球
140
多个国家,以
138.8
亿美元位居
2016
年全球药企品牌价值排行榜第
3
位。
默沙东专注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肿瘤等领域,公司品牌对医疗保健人员用药决策的影响力在同级别药企的平均水平之上,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常年积淀下来的口碑和影响力。在医疗保健人员眼中,默沙东可谓制药行业的
“
黄埔军校
”
,培养了大批制药专家和人才。
默沙东计划在
2016
年庆祝公司创建
125
周年,进一步向外界强化其作为一家富有创新精神的制药企业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良好口碑和声望。
4.
杨森
强生旗下的杨森制药公司专注于心血管及代谢疾病、免疫疾病、感染疾病和疫苗、神经疾病、肿瘤等
5
大领域,以
138.66
亿美元位居
2016
年全球药企品牌价值排行榜第
4
位。
杨森的公司品牌对医疗保健人员用药决策的影响力好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其是强生子公司的身份。杨森的价值主张是
“
改善患者生活,改变疾病管理和预防方式
”
,医疗保健人员认为杨森奉行
“
以患者为中心
”
的宗旨,为医疗行业提供了出色的医疗保健解决方案,积极与医疗保健人员和患者构建和谐的关系,持续扩大自己的医疗服务业务范围。
如今,杨森在科学研究和新药研发方面的投入也给医疗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
诺华
诺华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以
134.96
亿美元位居
2016
年全药企业品牌价值排行榜第
5
位。
诺华的制药业务覆盖心血管及代谢疾病、眼科保健、免疫疾病
/
皮肤疾病、神经疾病和肿瘤等多个领域。为了加强肿瘤业务的实力,诺华在
2014
年以全球疫苗业务交换了
GSK
的肿瘤业务。
诺华的公司品牌对医疗保健人员用药决策的影响力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诺华的目标是针对全球患者的需求持续提供改进的医疗方案。在医疗保健人员眼中,诺华针对众多医疗卫生需求推出了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综合解决方案。不过调研对象认为,诺华的品牌价值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临床治疗之外,包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与
等建立的非传统制药业务合作关系。
6.
安进
Amgen
是全球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创立于
1980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千橡市,以
134.61
亿美元位居
2016
年全球药企品牌价值排行榜第
6
位。
Amgen
专注于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疾病领域,包括肿瘤
/
血液疾病、骨科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疾病、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公司品牌对医疗保健人员用药决策的影响从整体实力上讲仅次于辉瑞。医疗保健人员对
Amgen
在专属领域的杰出表现评价颇高,对
Amgen
在拓展业务范围方面的能力非常认可。调研对象同时也都认为
Amgen
针对专科领域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投入了充足的人力和财力。
Amgen
凭借贫血药打下了如今在制药行业的地位,同时与默沙东、罗氏、诺华等制药巨头也开展了积极的合作,以加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药的开发,这一点是医疗保健人员评价其品牌价值的加分项。
7.
吉利德
Gilead
创立于
1987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福斯特城,是上榜企业中最年轻的生物制药公司,以
133.61
亿美元位居
2016
年全球药企品牌价值排行榜第
7
位。
Gilead
的业务领域主要聚焦在艾滋病、乙肝
/
丙肝、血液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炎症、呼吸疾病等领域。公司品牌在艾滋病、肝病等领域对医疗保健人员用药决策有极其强大的影响力。医疗保健人员对
Gilead
加大研发投入来推进医疗需求未满足产品的上市也表示非常认可。
Gilead
的声望在并购
Pharmasset
并推出革命性丙肝新药
Solvadi
之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与日俱增。此外,
Gilead
在具有传统优势的艾滋病领域也不断推陈出新。医疗保健人员因此也把
Gilead
视作能够推出超预期医疗解决方案的公司而给予了高度评价。
8.
诺和诺德
诺和诺德总部位于丹麦,拥有
90
余年历史,是糖尿病领域的领先者,以
102.06
亿美元位居
2016
年全球药企品牌价值排行榜第
8
位。除了糖尿病之外,诺和诺德在血友病、生长激素疗法和荷尔蒙替代疗法等领域也有卓越表现。
诺和诺德的品牌价值充分体现了其致力于预防、治疗和治愈糖尿病的公司使命以及在糖尿病领域的行业地位,对医疗保健人员用药决策的影响也远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
医疗保健人员高度认可诺和诺德在改善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付出的努力,并且认为诺和诺德一直在提供超预期的医疗解决方案,而且为自己的糖尿病产品提供了丰富的支持性服务(相关阅读:赛诺菲
PK
诺和诺德:糖尿病市场谁革谁的命?)。
9.
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一家创新驱动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心血管、代谢、呼吸、炎症、自身免疫、肿瘤、感染、神经疾病等领域创新型药物的开发和商业推广,业务覆盖全球
100
多个国家,以
81.23
亿美元位居
2016
年全球药企品牌价值排行榜第
9
位。
阿斯利康的公司使命是推动科学发展,发现改变命运的药物,打造了一个
“
科学能带来什么
(What science can do
)
”
的品牌定位。医疗保健人员认为阿斯利康拥有极强的市场影响力,是制药行业的领先企业,同时拥有极强的研发能力,对开发可改善患者结局的药物极度专注。
2014
年,阿斯利康在拒绝辉瑞收购时重申公司业绩增长动力强劲,并通过一系列并购来壮大自己的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和呼吸疾病业务(见:
2015
全球重磅药品交易大盘点)。
10.
葛兰素史克
GSK
由
2000
年
Glaxo Wellcome
与
SmithKline Beecham
并购重组而来(见:全球制药企业并购
TOP25
),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在制药、疫苗和消费者保健这三大业务全球领先,以
67.78
亿美元位居
2016
年全球药企品牌价值排行榜第
10
位。
GSK
的制药业务覆盖呼吸疾病、艾滋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和泌尿疾病等一系列急慢性疾病,在呼吸疾病和
HIV
感染领域拥有多个重磅药物和丰富的管线储备。
医疗保健人员对
GSK
有很强的品牌认知,认为
GSK
在多个疾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很好地把科学知识积累转化到满足医生和患者需求上来。
GSK
在
2014
年与诺华达成交易,以肿瘤业务交换了后者的疫苗业务和消费者保健业务。
结语
Interbrand Health
公司
CEO Jane Parker
表示:
“
上述
10
家公司正在拥抱医疗保健行业的变化,他们有效提高了公司的品牌价值,保持公司业务成长,加大创新力度,为全球患者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
”
纽约大学心脏病学专家
Ronnie Hershman
教授指出:
“
生物制药行业依赖重磅炸弹药物的境况已经持续多年了,但是医疗保健行业正在发生变革,内科医生的需求正在变化。制药企业应该做出转变并思考他们还能提供什么服务了。
”
医疗保健人员未来对制药行业的期许不仅仅是提供一些药丸,而是一揽子的创新型医疗解决方案。因此,一些领先的制药企业正在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提高透明度,探索一些诸如数字疗法的非传统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