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恒瑞市值破3000亿 未来想象空间何在

医言小筑 发布时间:2018-06-08 17:34 1501次浏览
关键词:

6月6日收盘,恒瑞市值达到了3035亿元,坐稳了3000亿市值!从上市到突破千亿,其用了16年,从1000亿到2000亿元,恒瑞用了一年,从2000亿元到3000亿元,只不过用了半年时间。那么4000亿元会有多远?

对于恒瑞的表现,有网友曾调侃说,“恒瑞这是要上天的节奏”。结果一语成谶,6月1日,恒瑞便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签约,将参与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独特的任务药品保障项目。根据协议,恒瑞医药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将就“空间站任务多种预灌封注射针剂研制及长期保障”开展长期合作,首批纳入开发的有6个新药品种。

说上天就上天,说破3000亿就破了,成为了亚洲市值最高的药企,而在A股所有企业中,恒瑞的市值也已经进入了前30名。

恒瑞的突破,对中国医药上市企业来说奠定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当然,我们更要看到领头者需要的实力。此前很多企业对标,以外企为目标,现在也有一部分企业开始以恒瑞为对标企业,并向其发起冲击,超越恒瑞成为一些企业的目标。

恒瑞往前倒推40年,其与大多数企业一样资质平平,不过是一个做红药水、紫药水生意的小厂,没名气、没技术,只能做点原料药小生意。在红药水生意上,恒瑞干了20年,其利润只不过数万元,在市场竞争下,破产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不过,1990年,32岁的孙飘扬上任厂长,扭转了当时的困境,也奠定了今天的恒瑞。

面对彼时的困难,新上任的孙飘扬以异乎寻常的战略调整进行了新恒瑞的打造。当然,当时也许并非叫做战略调整,只不过是为了活着。但是如何活这是企业家之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选择题,任何选择都是有风险的,选对一马平川,选错万劫不复。

所幸的是孙飘扬选对了。当时他针对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小,附加值低的状况,提出了进入“仿制药”赛道的选择,在产品结构上做文章,现在看来的成功其实在当时都是“力排众议”所得。

1990年,研究肿瘤药的机构和药厂并不多,孙飘扬却将恒瑞的发展方向定在了肿瘤药上,靠贷款,收购了中国医科院药研所开发的抗肿瘤药——异环磷酰胺的专利权,由此开启了肿瘤药事业的发展,也让恒瑞销售迅速上台阶,突破亿元。

另外一个对恒瑞颇为重要的年份是1996年,其开始了麻醉产品线的布局。众所周知麻醉药市场存在政策壁垒,该领域有严格控制,也并非哪家企业想做就能做的。但是一旦进入,就会享受到政策壁垒的红利。

在通过两个产品线的布局之后,有了原始积累的恒瑞,如孙飘扬所言:“你没有技术,你的命运就在别人手中,我们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由此开启的则是恒瑞走向研发创新的历程。

值得注意的是,其创新药品种绝大多数为注射剂。这也跟恒瑞医药制剂国际化的战略有关,一直以来恒瑞都将视线集中在注射剂等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高的领域,以及抗肿瘤、手术麻醉等市场容量极大的领域,也正因此尽管数量并不算多,但几乎恒瑞医药获批的产品都是能带来大量利润的重磅产品。

2018年至今,恒瑞创新产品走出国门亦有了新突破。2018年1月4日,恒瑞与美国Arcutis公司正式达成关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JAK1抑制剂(SHR0302)的授权许可协议,Arcutis公司获得恒瑞该产品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独家临床开发、注册和市场销售的权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恒瑞也已经着手规划在海外建立自己销售队伍的事情。如果该战略实施,对恒瑞而言,无疑是走出中国市场的重要一步。

3.营销硬实力

尽管一直以来,恒瑞医药一直以研发的形象被外界称道,但恒瑞的动作不仅在研发上。其实在营销方面,恒瑞的实力并不弱于哪些以营销见长的企业,而且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及营销效率,从2017年开始,恒瑞就对其营销体系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变革。

在营销方面,恒瑞推进了分线销售模式,采取纵向分线、横向协调策略,细化细分市场挖掘市场潜力,并加大学术型、专业化的推广力度。

2017年,恒瑞已经在2016年公司7200多人的基础上,将规模扩充至了10000人左右,而为了实现未来新获批产品的快速放量要求,分线调整后销售人员净增2200人,形成一个学术型、专业化推广的专业销售队伍。

并且在扩大队伍的同时,逐步在全国各省设立区域管理中心,强化平台管理建设和属地管理,在扩大销售队伍的同时,还注重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将引进人才与自我培养相结合,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体系,提升各部门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恒瑞医药也在年报中提及,未来其会在县域市场开发方面继续发力,通过在各省会城市建立的区域管理中心,搭建学术、医学临床、公共事务等组织构架,不断完善区域职能,满足区域发展需要。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