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进医保 能让药品销量增长多少?

王环宇 医普小新 发布时间:2019-02-12 09:27 1607次浏览
关键词:

医保基金是我国医药市场最大的支付主体。进入医保目录意味着患者付费负担减轻,医院用药意愿加大,理论上自然会带动药品销量增长,对促进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因此,在动态调整方案落地前的历次医保目录集中调整都吸引了行业的重大关注。

NO.2 来那度胺

来那度胺胶囊主要用于治疗曾接受过至少一种疗法的多发性骨髓瘤,原研厂家是美国新基公司。自2005年上市以来,瑞复美全球销售额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全年销售额已超过80亿美元。虽然我国多发性骨髓癌以及骨髓异常综合征总患者基数多,市场潜力大,但是来那度胺原研药在国内的销售并不如全球市场风光,直到2017年谈判进入医保后才开始放量,特别是2018Q1相比上一季度翻倍增长。

来那度胺治疗效果好、临床应用安全、不良反应小,在NCCN2019新版指南以及2017年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中被推荐为一线用药,叠加医保谈判降价效应,推动了临床使用量的明显提升。

NO.3 阿利沙坦酯

沙坦类降压药是国内高血压患者的一线用药,阿利沙坦酯片是信立泰开发的独家专利新药,属于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ARB)拮抗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治疗高血压。我国高血压患者保持着年均4%左右的增幅,虽然降压药市场空间大,但是药品种类繁多,ARB类药物更是高度竞争。

阿利沙坦酯片2017年销售额不到800万,通过国家谈判进入医保,28%的价格降幅也显示出了竞争力。不过由于医保落地程序繁琐,阿利沙坦酯片在2017年只进入了极少的医院,由于基数较小,2017Q3的翻倍放量跟跟医保降价相关。随着医保落地和阿利沙坦酯片进入更多的医院,2018年显示出了持续、稳定并且明显的放量效应。

NO.4 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是第一个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单抗类医保药品(2018年加入了西妥昔单抗),虽然疗效确切,但高昂的价格限制了患者的使用。贝伐珠单抗在2017年底经过谈判进入国家医保,降价63%,降价后即迎来临床需求的极大释放,2017Q3的销量爆发式增长了近160%。但受制于生物药的产能供应问题,2017Q4开始一度出现环比负增长。随着产能供应跟上,贝伐珠单抗销量的环比增幅趋于稳定。、

从同比来看,贝伐珠单抗在2018Q2的销量相比2017Q2增长了300%,进入医保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NO.5 利拉鲁肽

利拉鲁肽属于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具有降糖和减重的双重优势。随着多款每周1次的GLP-1受体激动剂获批上市,全球GLP-1药物市场扩容迅速。2017年之前,国内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尚不成熟,规模很小,占整个降糖药市场份额也很小。一方面因为进入市场晚,另一方面是因为价格较高,作为一种慢病用药,超出了国内患者的承受能力。利拉鲁肽通过谈判成功进入医保后,降幅43%,医保支付标准410元/支,国内的用药群体迅速扩大,在2017Q3出现了显著放量。

NO.6 曲妥珠单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大约20%,是一种侵袭性比较强的乳腺癌,在不予治疗的情况下预后极差。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重组DNA衍生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选择性地作用于Her2,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自1998年上市以后经久不衰。曲妥珠单抗在进入国家医保之前就已被多个省市地区的医保覆盖,国家谈判让其由原来的每瓶21600元降价至7600元,降价幅度高达65%。

NO.7 重组人尿激酶原

重组人尿激酶原(普佑克)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资助项目、国家一类生物新药,临床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在再通率方面(85%)、安全性方面(脑出血发生率仅0.19%)和性价比方面优于瑞替普酶、阿替普酶和尿激酶等竞争对手。在国家医保谈判中重组人尿激酶原以降价11.5%进入。

NO.8 替格瑞洛

替格瑞洛是一种直接作用、可逆结合的血小板抑制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作为氯吡格雷的换代品种,对于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更强、起效更快速,能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的发生率,自上市以来已经被多部欧美治疗指南推荐为ASC患者的一线或首选抗血小板药物。

全球心血管疾病居高不下,带来抗血栓药市场前景广阔,2017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替格瑞洛销售金额超过1亿元。但2017年医保目录抗血栓用药中还增加了达比加群酯、阿哌沙班、舒洛地特、阿加曲班、依替巴肽、吲哚布芬和磺达肝癸等新品,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替格瑞洛的销量增长曲线整体来看还是比较顺滑的,相对本文其他品种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大起大落的情况。

N0.9 艾瑞昔布

艾瑞昔布是恒瑞研发的骨关节炎用药,与塞来昔布相比,缓解骨关节炎作用相当,但在心血管、肾功能方面安全性更优,自2012年上市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恒瑞凭借其自身优势以及庞大的销售网络再加上新医保目录的推进,实现稳定放量,销售额一直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

NO.10 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是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通过减少血清尿酸缓解痛风。痛风作为我国第二大代谢类疾病,患者基数庞大,但治疗用药品种却不多,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痛风药市场主要由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醇和秋水仙碱4个药物组成。

NO.11 康柏西普

目前我国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的发病率接近发达国家,患病人群数量在360万人左右。康柏西普2017年通过谈判降价17%纳入医保,医保支付标准为5500元/支,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一同进入医保支付目录,医保支付标准为5700元/支。康柏西普相比雷珠单抗的竞争优势包括更佳的治疗效果、更少的注射次数以及以及本土制药企业销售渠道的优势,康柏西普的市场份额在未来有望超过雷珠单抗。

康博西普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在2017年第四季度至2018年初陆续完成地区增补。从数据上看,在降价及医保的双重影响下,康柏西普呈现了一个稳定平稳的放量趋势。

NO.12 阿哌沙班

阿哌沙班是直接作用于凝血因子X的抗凝药,其临床效果受到广泛认可。新医保目录对其报销范围限定为下肢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所以即使在栓塞预防、深静脉栓、肺栓塞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销量增长并不是特别显眼,但医保覆盖后,总体上还是带来了销量的增加。

NO.13 帕罗西汀

帕罗西汀常释剂型作为抗抑郁症一线药物进入国内后销量一直稳定增长,一度占据领头羊地位。缓释新剂型2017年通过谈判进入医保,销售迅速增长,随着人们对抑郁症危害性的认识加深,抑郁人群的增长,抗抑郁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帕罗西汀作为一线抗抑郁药物,临床安全性较好,市场容量大,但由于仿制药大量掠夺原研市场,竞争激烈,所以销量增长不明显。

结语

从上述品种的医院销售情况总体来看,在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大多数品种在2017Q4之前都出现了明显的放量,特别是对于一些临床急需的、价格昂贵的抗癌药以及疗效出色的慢性病用药,销量增长显著。但是对于一些市场相对成熟,竞品较多的品种,进入医保后尚未看到销量的显著增长。

对于类似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利拉鲁肽等生物药品种,我们透过数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在经过2017Q3或2017Q4的极大放量后,受制于供应等问题,销量增幅出现比较明显的一个回落。来那度胺、阿利沙坦酯等小分子药物在这一点上有所不同,销量增幅回落可能主要是基数变大的因素。

此外,由于部分药品价格下降较多,销售额的变动幅度一般会小于销量的变化幅度,但随着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地,销售量增长的积极因素大于价格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会实现销售额的增长。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