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处暑后,鸭肉鸡肉先歇会儿!这3种肉抓紧端上桌,补足底气少遭罪

医颗葡萄 发布时间:2025-08-25 15:01 217次浏览
关键词:

处暑后,早晚的风里已经带着丝丝凉意,这时候要是还抱着冰镇西瓜啃,身体可要闹脾气了!老祖宗讲究“贴秋膘”,可不是让你胡吃海塞,而是要给身体准备过冬的“储备粮”。比起常见的鸡鸭肉,这三种肉才是秋季进补的“隐形冠军”。

一、秋季必吃的三种黄金肉

1、羊肉:温补界的“暖宝宝”

羊肉性温味甘,是典型的温补食材。它富含的左旋肉碱能促进脂肪代谢,特别适合想贴膘又怕发胖的人。清炖时加几片当归,去膻又增补;涮火锅时搭配白萝卜,平衡燥热。注意容易上火的人要控制量,每周2-3次为宜。

2、牛肉:营养界的“全能选手”

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是鸡肉的三倍,对增强体力特别有效。秋季推荐用牛腱子肉小火慢炖,胶质完全释放后连汤带肉一起吃。搭配土豆或山药,既能中和油腻,又能健脾胃。贫血人群可以多吃些牛里脊,补血效果显著。

3、兔肉:低脂高蛋白的“轻食王者”

每100克兔肉只有2克脂肪,却含有21克优质蛋白。它的卵磷脂含量是猪肉的3-4倍,对大脑特别好。红烧时先用啤酒腌制去土腥味,或者做成手撕凉拌菜,爽口不腻。三高人群可以常吃,代替部分红肉摄入。

二、秋季吃肉的正确打开方式

1、搭配当季食材更养生

羊肉配白萝卜化痰湿,牛肉炖莲藕健脾胃,兔肉炒秋葵护肠胃。这些应季组合既能化解油腻,又能发挥1+1>2的养生效果。

2、烹调方式决定营养存留

清炖、煨汤最能保留营养,避免高温油炸。焯水时冷水下肉,能更好去除血沫;炖煮时后放盐,防止肉质变柴。

3、食用时间有讲究

中午是消化肉食的最佳时段,晚上尽量选择好消化的做法。吃肉时细嚼慢咽,每口咀嚼20次以上,减轻肠胃负担。

三、三类人要特别注意

1、痛风患者控制摄入量

所有肉类都含嘌呤,急性发作期要严格限制。缓解期可以少量吃兔肉,但要避开肉汤和内脏。

2、湿热体质适当调整

容易长痘、口苦的人要减少羊肉摄入,可以改吃鸭肉、鱼肉等凉性肉食。烹饪时多加些陈皮、山楂等理气食材。

3、术后人群循序渐进

刚做完手术不宜突然大补,要从肉糜、肉汤开始,慢慢过渡到肉块。避免加入人参等大补药材,以防虚不受补。

秋风起,正是给身体“充电”的好时候。这三种肉各有所长,可以轮换着吃。记住再好的食材也要适量,每周红肉摄入最好控制在500克以内。现在就去菜市场挑块好肉,用热气腾腾的美味驱散秋寒吧!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