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多地开展电子处方试点 千亿利益链正在形成

王环宇 医普小能手 发布时间:2017-07-13 08:14 9639次浏览
关键词:

日前,西安食药监发布在零售企业推行电子处方服务的试行方案,引起了业内对电子处方的持续讨论,原因在于,电子处方试行背后,处方外流可能引起的医药零售市场格局之变。电子处方与处方外流直接相关,电子处方试点放开,处方外流或同时放量。

西安食药监试点前后,四川食药监、广东食药监等亦出台了相关的试点政策,电子处方,已经成为了处方外流的风向标。

电子处方应用已有多项实例

而除了政策层面的推动之外,电子处方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和医药零售企业之间的流动早有先例。

最早可追溯至2014年10月,全国首家网络医院——广东省网络医院上线,其主要通过第三方开发商(友德医)搭建的远程医疗平台,通过安装在连锁药店的网络就诊点的视频终端,患者可向在线医生求医问诊。之后,网络医生的处方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患者持处方在药店买药。

为什么是零售药店?首先零售药店有很好的地理条件,覆盖率高,拥有触达消费者的第一便利因素;其二是零售药店本身拥有一定的医药专业服务,加上互联网医疗的赋能,零售药店或成为基础医疗的补充,挤占原由诊所等第三终端拥有的市场。其三是医药电商、医药O2O等规模仍然较小,短期内不会威胁到零售药店的主体地位。

市场格局已经发生变化,那么各利益相关方将如何应对呢?首先是药企,作为产品输出方,尽管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但市场规模尚在持续成长,其危机感就不会那么急切。但药品销售渠道从院内为主到零售做大,药企的销售模式必然会随之而变。

对于药企而言,原先的市场渠道以院内为主,营销重心自然放在院内,营销方式包括学术推广、医药代表推广等,目的是让医生多开药,且需监测医生处方的量。

而互联网医疗与旧有模式的差异在于,其诊疗行为是不确定的,在诊疗接通之前,不知道医生和患者来自那里,也无法判断诊疗的产出,所以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和推广。

即使能够与互联网医疗平台接通,对电子处方予以监控,需要覆盖的医生群体也将多而分散,对药企原有的推广体系可以说是很大的挑战。

其次是零售药店,目前看各地的电子处方试点在火热的进行当中,但是吃螃蟹的还仅仅是那一小部分,以全国44万家药店计,参与电子处方流转的药店可能零头都不到。趋势使然,基于互联网医疗的电子处方必须要做,但怎么做又成了问题。

要开辟相应的区域用于布置远程问诊需要的设备,要配备或培训相应的人员辅助用户进行诊疗,要与互联网医疗平台达成合作以确定接入,零售药店承接电子处方亦不简单。

任何一种新销售渠道出现,均会对原有利益链条形成冲击。在基于互联网医疗的电子处方背后,处方外流带来的千亿市场也形成了新的利益链条,而在这链条上的企业和人,都需要应对新模式带来的压力。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