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高温来袭,医生提醒慢性病患者:宁可吹吹空调,也别频繁做7件事

健康解读者 发布时间:2025-07-31 17:13 0次浏览
关键词:慢性病

三伏天里,空调房和室外就像两个世界。刚推开玻璃门,热浪就糊了一脸,后背瞬间湿透。这种天气,慢性病患者可得当心,有些看似解暑的行为,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身体。

一、高温天最危险的7个行为

1、突然冲冷水澡

从40℃的户外回来,皮肤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这时候一盆冷水浇下来,血管剧烈收缩,血压瞬间飙升30mmHg以上。尤其高血压患者,可能诱发脑出血

2、猛灌冰镇饮料

食道紧贴着心脏,5℃的冰水经过时,会刺激迷走神经异常放电。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心悸,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绞痛

3、中午户外运动

地表温度超过60℃时,运动耗氧量增加50%。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容易呼吸困难,哮喘患者气道痉挛风险升高3倍。

4、空调直吹后颈

颈椎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后颈受凉会导致肌肉痉挛。有研究显示,28%的颈椎病急性发作与空调直吹有关。

5、出汗后不补水

慢性肾病患者每小时要补100ml水。脱水状态下,肾脏血流量减少,肌酐值可能突然升高。

6、吃隔夜凉菜

糖尿病患者血糖高,本身就是细菌的培养皿。凉拌菜放置4小时后,大肠杆菌数量能翻200倍。

7、擅自停药降压

有些高血压患者觉得天热血管扩张,就自行减药。其实夏季血压波动更大,突然停药可能引发脑梗。

二、科学度夏的3个秘诀

1、温差控制法

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最安全。建议空调设26℃,出门前先关空调适应10分钟。

2、阶梯式饮水

每小时喝100-150ml温水,不要等口渴再喝。心衰患者要控制总量,可分15次少量饮用。

3、巧用物理降温

在手腕、颈动脉处敷湿毛巾,比全身冲凉更安全。老年人可用薄荷油稀释后涂抹太阳穴。

三、必须警惕的4个危险信号

1、头晕伴恶心

可能是低钠血症,夏季出汗多容易电解质紊乱。

2、小腿肌肉抽筋

不一定是缺钙,脱水时也会出现,要及时补含钾饮品。

3、尿量突然减少

慢性肾病患者尿量少于400ml/天,要立即就医。

4、夜间胸闷惊醒

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可能提示隐性心衰加重。

慢性病患者度夏就像走钢丝,既要防暑又要防"过度防护"。记住空调不是越低越好,关键在保持稳定。备个便携药盒,把常用药分装好,突发情况才不会手忙脚乱。这个夏天,愿你和健康平稳相伴!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