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年人焦虑症危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8-08-3063973次播放

视频内容:

老年人的焦虑,跟患者本身焦虑重不重,本身的性格和患者背后的家庭情况有关。如果太焦虑,首先会感到不舒服,会焦虑不安,跟周围人关系可能会受影响,天天担心生病,这种叫疾病焦虑。治疗可以用抗焦虑药,同时做心理咨询。

老年人焦虑症危害包括,有些患者可出现浑身难受、不能躺、不愿吃、不能睡等,但是经过检查并无明显症状;患者可出现与现实处境不符的持续恐惧不安和忧心忡忡,虽然身体本无疾病,或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病,却担忧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断地问医生,担忧看病花钱多。

老年人焦虑症的危害包括药物成瘾。长期使用药物,病人会不同程度上瘾。尤其静脉注射此类药物,虽然病人很快进入舒服、轻松的状态,但成瘾迅速,难以戒断。一旦停药,病人反应强烈。另外,老年人焦虑症的危害是,有些患者可有自杀的危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焦虑症有哪些分型
焦虑症可分为急性焦虑发作、广泛性焦虑及恐怖症等类型,其症状表现不同,应积极进行治疗。
怎样疏导孩子考前焦虑
家长可通过给孩子积极暗示、带孩子户外放松、聆听孩子真实心声等方式来疏导孩子考前焦虑。具体分析如下:
考试紧张心跳快吃什么药
因考试紧张而导致心跳快时,考生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片及类似维生素制剂,必要时可加服小剂量的三环类抗焦虑药品。也可选择使用副作用较小的中药。
害怕高考怎么办
高考生害怕高考,可以适当的调节改善。对于长期存在不良情绪、心理过大者可通过情绪发泄、与他人交流的方法改善,释放内心压力,也可通过游泳、跑步、健身等有氧类运动,缓解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
怎么陪高考焦虑症的人
高考焦虑症是现在很普遍的现象,作为考生的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当宽松的环境,多肯定多鼓励孩子,引导孩子正向思维,多开解孩子,从而缓解孩子的考前焦虑。
焦虑症需要用药物治疗吗
焦虑症需要用药物治疗,甚至还非常的重要、很关键。最好的治疗就是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加自我治疗、自我调整。常用的药物有刹车药和松油门的药,如果用车速过快比喻焦虑的话,那么刹车药就很重要了,吃下去半个小时就会有效,这类的药物一般都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咱们俗称的安定类药物。常用的有罗拉、阿普唑仑、奥沙西泮等。每次一到两片,每天两到三次。或者焦虑发作的时候临时吃一到两片就可以了。原则是间断服药、小剂量服药、定期换药。油门的药能够从根本上缓解焦虑,研究表明:焦虑症主要的问题是5-羟色胺跟去甲肾上腺素这种神经递质失衡。神经地质是大脑里面负责信息传递的一种化学物质,把它比喻为邮差。负责情绪传递和管理的邮差有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其中跟焦虑症最相关的是5-羟色胺功能失衡,而抗抑郁药能够调节大脑失衡的5-羟色胺。所以把这个药物称之为松油门的药物,比较常用有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文拉法新。这四种药物是我们治疗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的比较常用的,首选的抗抑郁药物。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焦虑症要用抗抑郁药物。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焦虑症使用抗抑郁药,这是因为焦虑症主要的问题是5-羟色胺功能失衡,5-羟色胺失衡主要是靠抗抑郁药物来调整的。另外还有一种药物叫属于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像丁螺环酮、坦度螺酮,它可以激动5-羟色胺1A受体,从而缓解我们的焦虑。还有比如说急性焦虑发作时会伴有心慌,心率过快,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普萘洛尔、阿替洛尔,临时口服,能够缓解急性焦虑伴发的心率过快。还有一类药物就是黛力新,不建议选择,因为它的不良反应比较多,也比较重。这类药物,黛力新只适合短期服用,一般一个月以内就要停掉。还有三环类的老的抗抑郁药物,像氯米帕明、阿米替林等等。效果不错,价格也比较便宜,主要就是不良反应稍微重一些,现在已经不是首选药了。患者服用哪些药物,要看患者的病情、用药经历、服药以后的疗效、患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和不良反应,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情况,综合考虑后做出决定,还有密切观察患者服药以后的情况。一般来讲,服用抗抑郁药来治疗焦虑症,遵循是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足量足疗程的原则。
语音时长 03:10

2020-02-19

55678次收听

抗焦虑药有副作用吗
焦虑药一般都是针对紊乱的神经递质进行治疗,比如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实际上5-羟色胺神经递质在人体内本身就存在,在肠道和血管壁上,都有5-羟色胺的反应和受体,所以在吃焦虑药的时候,可能就会作用到肠道和血管,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比如胃肠道恶心、不适、头晕,甚至血压、心率的变化等等。但是只要上市的、系统性的药物就是健全的药物,一定是经过很长时间的验证和很好的临床的RCT研究,才能够全面上市的,所以在上市的基础上考虑到安全性和疗效性,才有可能推到临床进行使用。所以一旦得了疾病以后,还是建议很好的应用药物治疗,而不应该是考虑到药物的副作用,而忽略了疾病的治疗,因为疾病给病人带来的风险和危害远远大于药物的一点点的副作用。
语音时长 01:09

2019-06-12

63895次收听

02:20
如何治疗焦虑症最好
焦虑症治疗需要药物和心理两者结合治疗效果更佳,在平常服药的同时,要注意自我情绪状态的调剂,要注意多和别人交流,多交往,给自己宣泄口,不要压抑,并且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治疗焦虑症很复杂,很多病人都想得很简单,认为吃点药或者扎个针就能好。其实焦虑的发生与性格有关系。性格又和父母遗传、后天教育、后天经历有关系。比如在很小时受过使自己害怕的事情,影响了自己,在自己内心深处烙下了一定的印象,碰到问题他总是想得比较严重,想的特别复杂。所以焦虑症很复杂,不是一两片药就能解决的问题。治疗焦虑症要分两方面治疗,一方面是药物治疗,一方面是心理干预。药物可以迅速的缓解症状,但不能解决心理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缓解。做事、做人要学会变通,学会灵活。
03:19
怎样缓解焦虑症症状
焦虑症发作需要在专业医生帮助下才能达到治疗。放松呼吸,也是一种缓解焦虑的办法。但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帮助下去做这些事情。因为自己可能不掌握要领,相反越做越急,越急越达不到效果,自己自信心将会越来越低。焦虑症也不是不治之症,希望患者对自己发生的焦虑,不要太过于紧张担心。每个人都有焦虑的出现,焦虑其实就是着急、心急,但是焦虑症发生时,就相对比较少。焦虑的发生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慢性焦虑,也称广泛性焦虑。第二种较为严重,其形式可表现为惊恐发作。大多常见就是广泛性焦虑,会莫名其妙的觉得自己突然感觉心慌、气短、胸闷、呼吸困难,会表现头疼、头晕、眩晕,植物神经出汗等,自己会特别害怕、特别恐惧。通过同事的帮忙,或者120的帮忙以后治好,他又总在担心自己以后会不会发生,他总是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01:17
什么是抑郁焦虑症
抑郁焦虑症是既有抑郁又有焦虑的临床表现,但是它以抑郁为主,同时有焦虑。抑郁焦虑症跟单纯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有所不同。有的焦虑症病人只有焦虑的表现,不伴有抑郁的症状,有的抑郁症的病人只是以抑郁为主,不伴有焦虑的症状。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是惊恐、紧张、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患者焦虑不安,容易胡思乱想,容易莫名其妙的恐惧,还会有呼吸困难、尿频尿急、心慌、呼吸急促等反应。而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还会出现一系列躯体症状,性功能减退、性欲下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03:31
压力大焦虑怎么办
工作压力是焦虑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职场压力管理牵涉到焦虑,因为压力大的时候,第一可以导致情绪上焦虑不安、担心害怕;第二会导致身体不舒服;第三出现失眠。压力大焦虑会损害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应对这些压力,首先要理清最近压力大的缘由是什么,到底是某一件事情突然发生,还是手上的工作量太大,还是目标调得太高、对自己要求太高,还是同时做很多件事情顾及不暇。回到工作中来的时候,把事情分轻重缓急理清楚,合理分配精力和权力,适当让同事多帮忙等等。
老年焦虑症有什么症状特点
老年焦虑症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焦虑和躯体症状,有基础疾病者,会觉得基础疾病症状被放大。老年人的焦虑症跟普通焦虑症区别不大,首先他会存在精神上的焦虑,如出现害怕、担心等情绪。也可能会出现较多躯体症状,如身体突然疼痛等。
语音时长 01:30

2018-09-21

56839次收听

强迫焦虑症可以治愈吗
强迫焦虑症能否治愈没有明确诊断,对于强迫症而言,其治疗难度较高,需结合多种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比如药物治疗强迫焦虑症疗效为40%,若结合心理治疗,通过一些技能的训练,或配合中医治疗,可减轻反复思维、反复的动作和减轻强迫症状。
语音时长 01:13

2018-09-21

52011次收听

焦虑症怎么治愈
焦虑症需采取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方式缓解,但能否根治需取决于患者是否能够处理好应急刺激。焦虑症的根治不取决于大夫而取决于患者,每当一次焦虑发作,医生可以采用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方式缓解。但焦虑症再一次发作,需取决于患者是否能学习到好的思维方式和好的应对压力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应急刺激。
语音时长 00:53

2018-09-21

59288次收听

01:59
焦虑症可以喝酒吗
不太建议焦虑症患者饮酒。对于焦虑症的患者来说,如果想要通过饮酒去缓解焦虑的情绪,其实通过这种方法,并不能达到治疗焦虑症的目的,而是会掩盖疾病的症状。一方面,患者饮酒会容易形成一些恶性循环,最后会造成一些酒精依赖的问题;另一方面,从焦虑症的药物治疗方面来讲,其实有很多的抗焦虑药物以及抗抑郁的药物,可以与酒精互相作用。比如说,有一些常常会给焦虑症患者用的苯二氮卓类的药物。这类药物其实是一种中枢神经的抑制剂,酒精也属于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将这两者用在一起,就会起到加大这种药物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医生来讲,就会很难去评估药物的疗效。而且这种情况,对于患者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