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阿普唑仑片怎么吃

83133次浏览

生活中有非常多被压力困扰的人群,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精神状态不佳,失眠,睡眠不稳定,轻度抑郁等等,这时有必要通过药物治疗,以免病情发展恶化对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而阿普唑仑片就是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那么阿普唑仑片怎么吃呢?

一、阿普唑仑片的作用
  该产品主要用于焦虑,紧张,激动,也可用作催眠或焦虑的佐剂,它还可以用作抗恐慌药物,可以缓解急性酒精戒断症状,抑郁症患者应谨慎使用。
  二、阿普唑仑片的用量
  最大不应超过两片,这样可以产生更好的催眠效果。成人的平常量:抗焦虑,开始0.4mg一次,每天3次,根据需要增加剂量,最高限量为每天4毫克。1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尚未确定。该药对老年人更敏感,从小剂量开始,0.2mg(半片),每日3次,逐渐增加至最大耐受量。

三、阿普唑仑片的副作用
  1.常见不良反应,嗜睡,头晕,乏力等,大剂量偶有共济失调,震颤。
  2. 罕见的皮疹,光敏性和白细胞减少症。
  3. 个别患者经历兴奋,语言增多,睡眠障碍甚至幻觉。停药后,上述症状迅速消失。
  4. 该药物可以令人上瘾,长期使用停药后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特点是兴奋或抑郁。
  5. 少数患者口干,注意力不集中,出汗,心悸,便秘或腹泻,视力模糊,血压低。

四、注意事项
  1. 那些对苯二氮卓类药物过敏的人可能对阿普唑仑片过敏。
  2.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
  3. 癫痫患者突然停药可导致癫痫发作。
  4. 严重的精神抑郁症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自杀倾向,应采取预防措施。
  5. 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成瘾,如停药时应停止长期使用,应逐渐减少。
  6. 对于对这类药物耐受性低的患者,初始剂量应小,并逐渐增加剂量。
  7. 在高空作业,司机工作,并在危险中工作的人谨慎使用。

相关推荐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分离性焦虑症
想要克服分离性焦虑症,可以在和孩子分开之前,给孩子做多方面的训练,让孩子适应分离的环境。日常生活中也不要让孩子过度依赖家长,不要对家长过分的依恋。应该让孩子和亲人们都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例如三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可以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家长,或者告知孩子出去买菜,一会再回来,给孩子制造短暂分离的机会,让孩子在分离时慢慢适应,就能克服分离性焦虑症。这样孩子的所有情感不会只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即使分离后,也不会出现焦虑症。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1

94680次收听

反应迟钝挂什么科
反应迟钝可选择神经内科进行诊断。导致反应迟钝原因多见于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需明确病因,进一步治疗。
考前怎么缓解紧张
考试前可采取深呼吸的方式缓解紧张,能有效降低呼吸频率。同时可适当活动肢体,建议做扩胸运动或伸展运动,以放松肌肉和稳定情绪。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树立自信心。
考试焦虑症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考试焦虑症表现较为明显,考生在临考前会有焦虑、烦躁、失眠等表现,而在考试当中会出现心慌、紧张、呼吸困难等表现。其治疗方法主要以心理调节和药物治疗为主,轻者适合心理调节,重者则要服用药物缓解。
害怕高考怎么办
高考生害怕高考,可以适当的调节改善。对于长期存在不良情绪、心理过大者可通过情绪发泄、与他人交流的方法改善,释放内心压力,也可通过游泳、跑步、健身等有氧类运动,缓解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
解郁安神颗粒的功效
解郁安神颗粒的功效方面,具有理气开窍的作用,还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这种不良症状。解郁安神颗粒能够激活患者体内的疲惫神经,从而可以让患者的焦虑症得到有效的缓解,恢复健康。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焦虑症的治疗和抑郁症其实一样,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抗焦虑症的药有一系列。这个由医生来决定,比如,它是否是焦虑症,焦虑症的程度,还有病人求助的欲望,是否愿意服药等。非药物治疗,比如可以出去散散步,去游泳、打球、爬山、做运动,它也能让脑子形成一种脑啡肽,让人很愉悦的一个减轻焦虑的方法。还有,比如,有时候也可以分分心,找一些爱好,有些人焦虑症,然后自己干点自己喜欢的,或者其他的事情分分心,病情也可以见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焦虑症也应该做心理咨询,找心理咨询师做一对一的访谈,或者说参加一些团体治疗也是会有帮助的。
语音时长 01:31

2019-07-24

54443次收听

怎么治疗焦虑症最好
实际上病人都想得很简单,吃点药就行,或者扎个针就好,按摩一下就好,越简单越好。其实这里头很复杂,为什么会发生焦虑,与我们的性格有关系,性格又怎么来的呢。父母遗传的后天教育,与我们幼年童年成长当中,所经历的教育关系,如果以往受过一些,担心的恐惧的害怕的事情,影响了自己,在自己内心深处烙下了一定的印象,碰到问题他总是想得比较严重,它总是比我们想得大,总是想的是万一如果假如怎么办,他想的特别复杂。一片药不能解决问题,两片药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它必须要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的内心实质的问题。甚至可能是我们成长经历,某些影响我们的因素有关系,所以要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药物治疗可以迅速的缓解我们的症状。我们心率达到120的时候,吃了药以后,可能慢慢的降到90次、80次,但是它能缓解症状。但是有些性格问题心理的因素、认识方面不一样,这要在医生的帮助下,能缓解症状。但是他的认识,不在医生的帮助下改变,尤其是这些焦虑症的病。有些认识问题,它相对来说比较绝对化,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我们经常叫绝对化思维。其实这是我们人,应该变通一点,应该灵活一点。要么就是白的,要么就是黑的吗,没有灰的吗,没有中间地带吗。所以说做事做人同样都要学会变通,学会灵活,要介入新的治疗,才是最好的办法。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它不能改变我们的心理认识活动。
语音时长 02:20

2018-11-20

73404次收听

焦虑症胃不舒服的症状有哪些
焦虑症实际上症状可以从头到脚,包罗万象。可以引起胃的不适。它可以引起胃的烧心,胃里反酸甚至恶心症状。过去我们认为焦虑就是一个躯体化的症状,其实以身体表现为主。怎么会影响胃呢,肯定胃不舒服去做胃镜,去做胃部的检查,其实也不然。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现在我们逐步认识到胃肠是我们情绪表达的第二器官。我们紧张、担心,实际上是我们生气的时候会气得饭都不想吃,那吃饭和生气有关系吗。就是情绪影响到我们的胃,胃是我们情绪表达的第二器官,生气了以后情感是我们第一表现。第二器官的在胃肠,所以它会引起胃不适,不要认为焦虑发生导致的胃不舒服。其实大多可能是因为焦虑以后引起的胃部不适的反应,因为胃肠也参与我们的情感表露,情感表达。
语音时长 01:31

2018-11-20

63152次收听

03:30
焦虑症的原因
焦虑症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自身的原因和外界的原因。首先外界的原因,对学生来说是升学考试和平时的考试,与同学关系,受老师的批评等等;对已经工作的人来说是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又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而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原因。自身原因又分两点,第一是生理上,比如得病,尤其是癌症,或者身体某些病久拖不愈容易焦虑;第二,性格原因,或者心理性格方面的原因。所以产生焦虑症的原因,首先是内因,其次是外因,其中内因尤其是性格占主要方面。
05:50
考前焦虑症怎么办
考前焦虑症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比较轻的考试焦虑症在考试的时候一般还比较镇定自若,但是会做与考试相关的梦。还有一种考前焦虑,会影响学习效率,比如在考试前出现明显的焦虑,吃饭、睡眠都受到影响,效率、记忆力、注意力下降,产生更多焦虑,影响学习效率。应对考前焦虑要回到自身,第一,改变认知模式;第二,认识到不一定要追求最好的那个结果;第三,用一些特殊的办法训练自己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接受能力。
03:19
焦虑症药物治疗效果
常见的焦虑可以分为焦虑情绪、焦虑状态、焦虑障碍、焦虑症。如果更严重,患者可能不愿意上班,也不愿意见陌生人或者朋友,整个人的功能严重受损;对于较轻的焦虑情绪或者较轻的焦虑状态,可以适当调整,不一定要用药物;但是相对比较重的焦虑状态,或者焦虑症,有明显的担心害怕、身体不舒服、晚上睡眠差,主张使用药物。正规的抗焦虑药加上镇静安神药,如安定类,病人使用以后能够较快改善睡眠。
焦虑症怎么治愈
焦虑症需采取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方式缓解,但能否根治需取决于患者是否能够处理好应急刺激。焦虑症的根治不取决于大夫而取决于患者,每当一次焦虑发作,医生可以采用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方式缓解。但焦虑症再一次发作,需取决于患者是否能学习到好的思维方式和好的应对压力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应急刺激。
语音时长 00:53

2018-09-21

59288次收听

01:29
中医是怎么看焦虑症的
中医没有焦虑症的病名,而是把焦虑症这种症状的疾病,归于郁病。焦虑症主要是由于各种情志过激引起的脑神不利以及气血失调的一类疾病。对于焦虑症患者的特点,其一是脑神不利,其二是气血失调。在临床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发现,不同的焦虑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的症型。一般情况下,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比较常见的症型会有心胆气虚、心脾两虚、阴虚内热以及痰热内阻型。另外,焦虑症患者常见的症型,还有瘀血阻络型。在焦虑症患者的治疗上,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症型,来采取一些不同的方药,以帮助患者缓解这些症状。除此之外,想要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也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的治疗方法,比如中医的耳针、针灸。
01:54
焦虑症怎么治
焦虑症是神经症中相对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的疾病。一般的焦虑情绪不用治疗,比较重的焦虑症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自我调节。焦虑症的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采用抗抑郁剂、抗焦虑剂,来治疗。需停药以及加量的时候,要咨询医生,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在服药期间,注意和医生保持联系,出现副作用或其他问题,及时解决。心理治疗就是认知行为治疗,还有人本主义或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等。药物治疗是治标,心理治疗是治本,两者缺一不可。另外还有自我调节,做一些放松训练,都可以治疗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