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高血压艾灸哪里

发布时间:2019-04-1957598次播放

视频内容:

在高血压的艾灸治疗中,建议采用周期治疗法,以八天为一个周期。

第一天艾灸中脘、足三里穴;第二天艾灸环跳、阳陵泉穴;第三天艾灸风市、申脉穴;第四天艾灸肩髃、曲池穴;第五天艾灸风池、悬钟穴;第六天艾灸身柱、阳关、三阴交穴;第七天艾灸委中、照海穴;第八天艾灸百会、痖门穴。一般对于高血压患者在前七天的艾灸穴位中,建议患者灸四个疗程以后再开始灸第八天的穴位。

在以上穴位艾灸的同时,建议患者每天还要灸神阙穴30分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一天中针灸的最好时间
通常来讲,针灸的时间没有太多的限制。但是因为针灸是通过针刺以后,调动人体自身的气血来调整经络的偏衡的状态来达到治病,由于白天阳气比较旺盛,这样容易被选的针灸穴位,通过手法给它调动起来,所以白天针灸效果可能更好一点。但是这个并不绝对,比如一些特殊的疾病,有一些疾病和时间发作关系比较密切的,像有些人比如说有晚上发作的癫痫,以前南方这种疟疾是定时发作的这样的病症,那就在疾病发作前针刺会比较好。有一些失眠的病人,比如到晚上睡不着觉,如果有这种条件,也可以在晚上给他针刺,对他的睡眠会有帮助。但是因为晚上医院也不开门,现在医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采取了很多的办法,比如会给病人体内埋一些针,这样在病人睡觉前,可以病人自己做一些穴位的埋针的按压,这样对晚上失眠的状况会有所帮助,所以晚上增加一些治疗有好处。对于一些特殊的针法,像有一些时间针法,那就是另当别论了。
语音时长 01:37

2021-06-25

85340次收听

02:10
脸部针灸一般几次见效
面部针灸主要用于治疗面部的,包括五官的疾病。五官的疾病当中,最常用的是假性近视,再就是鼻炎,另外是牙痛或面部疼痛,包括耳鸣等。多少时间一次治疗,这个主要根据患者和疾病的情况。一个是根据患者的意愿,另外患者的面部皮肤的厚薄,还要根据疾病性质、严重程度。如果症状比较重,那么针灸的频率可能就会比较高,每天一次或者是两天一次。如果这个症状不是很严重,不是急性病症,是慢性疾病的情况下,这时候一般针灸的频率就相对较低,也可能是1个星期2次,或者是2个星期4次左右的样子。
坐炙有什么好处
坐灸是艾灸一种拓展方式,拥有众多效果可改善,月经不调,改善不孕不育,还能够避免妇科炎症反复。和传统的艾灸比较,坐灸拥有更多优势,除了改善此类疾病外,还能够缓解泌尿系统疾病。
针灸有没有副作用
病情加重,使病情恶化。针灸作为中医国粹,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也通行了全世界,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治愈了很多疾病,但是针灸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一些风险的存在,在针灸的过程中,一个是消毒问题,特别要注意,因为针刺毕竟要刺破皮肤,扎到穴位里,扎到组织里,所以消毒也是很重要的。第二个就是在针刺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医生去指导,不要犯虚虚实实之戒。虚虚是虚症,我们又用了泻法,那就变得更虚了,如果这个人是实证,用了补法,患者就变得过火了,调不好也会出现像药一样副作用,让病情加重,使病情恶化也是有这种可能性。另外在针刺的过程中,有些人体质比较敏感,可能会晕针,突然间觉得头晕目眩,脸色苍白,出现晕针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赶快把他放平放在地上,恢复脑的供血,一般经过紧急的处理就会比较好。另外从针刺的手法,最好是找比较专业的医生,比较懂得中医的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的医生来操作针刺的手法,才能避免副作用。但总的来说,针刺的副作用比药物来说相对要比较温和一点,所以最好还是要请专业的针灸医生来进行针灸调理,这样可能会避免绝大部分的副作用。
语音时长 02:25

2020-04-22

57781次收听

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什么?这主要就是我们常说针灸,针灸是针和灸两种疗法的合称,这个灸就是灸法,灸法包括艾灸和其他灸两大类。我们说艾灸主要就是说,它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绒以及艾绒制品来燃烧以后,熏灼体表的一定部位,然后通过经络疏血的刺激,来防治疾病这样一种办法。在灵枢我们的针灸专著里头就说过,这个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就是说针达不到的疗效,我们可以用艾灸的办法,艾灸它主要是用的是艾叶制成的艾绒,艾叶它是辛、苦、温的,辛呢大家,辛是辛辣,辛是可以散寒的,所以它可以治疗寒邪引起的疾病。温是温阳温热,温热它能够驱散寒气,所以它可以温补我们的阳气,温补阳气的不足。同时用艾叶制成的艾绒,它有这个特点,它易于燃烧,热力温和持久。大家看到揪过的艾绒就会看到,艾绒点燃以后,火苗都熄灭了,艾炭还一直会保持一个热的温度,另外艾绒它具有辛温走窜,可以窜达十二经,这样一个作用,它的穿透力很强,艾灸记住火力,药力很快的透达病灶处,并且它能够从体表,深入到身体的里面,熏烤人体的脾部,然后传入到脏腑,调整脏腑的功能失常,艾灸在本草纲目说,艾能灸百病,而且我们一个针灸专著,针灸大成里也说过,艾有参之功,说明就是艾能具有像人参这样一个功效,也就说艾它可以具有补益人体气血的作用。艾灸是一种好的方法,多数是用来治疗寒症和一些气虚、阳虚导致的病症,其他的症候、艾灸能够治,但是如果不是专业医生不建议大家去使用,因为应用不好可能会带来一些后患,可能会导致其他不该发生的情况发生,所以如果能够掌握用艾灸来治疗寒症气虚和阳虚的病症就可以。
语音时长 02:28

2020-02-27

60481次收听

03:37
艾灸疗法的功效
温经散寒、扶阳通络、消瘀、散结、防病、保健。艾灸疗法有温经散寒、扶阳通络、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作用,如温经散寒作用,用来治疗一些寒性病症,如寒邪侵袭人体,导致经脉闭阻疼痛,中老年人体会更大,如筋骨关节疼痛,着点凉就会加重。老百姓最常用的是艾灸的防病保健作用。因为艾灸能补益正气,防病抗衰,用于各种虚损类疾病,艾灸预防疾病,最早是出自唐代的孙思邈提倡的预防医学。如果人不生病,就要经常灸足三里,利用艾灸防病保健。艾性辛温,多用于寒症、气虚、阳虚病症,可请医生帮助鉴定体质,不要滥用,不治病反而添病。
03:54
艾叶泡脚的好处
解表散寒、温阳通络、祛寒止痛。艾叶本身特点是辛、苦、温,入脾肝肾三经。辛辣有解表散寒的作用,所以能够治疗感冒。受凉感冒后,鼻塞、鼻流清涕,大量清涕、咽喉疼痛、浑身酸痛或伴发烧,可以用艾叶煮水泡脚,温度热一点泡到身体发汗,达到解表散寒的作用,能够促进感冒很快痊愈。另外艾叶可以温阳通络、祛寒止痛。如腰痛、膝痛、关节疼痛等寒湿之邪导致关节炎、中老年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都可以用艾叶泡水治疗。艾叶泡脚有很多好处,艾叶芳香能够驱赶蚊虫,避免蚊虫叮咬。需要注意泡的过程中注意防寒保暖,心脏病、静脉曲张泡的时候不要温度过高,时间不要过久,艾叶泡脚可以增强抵抗力,改善末梢循环。
艾灸的方法
艾灸属于中医针灸的一种,艾灸的方法也是非常多的。有直接灸、电子灸、温管艾灸、温灸器灸,还有间接灸。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施灸的部位,和需要调理、治疗的疾病,来进行艾灸方法的选择。
中医扎针有什么好处
中医扎针是集合了多年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一项治疗方法,因此其具备着很多项好处,它不光可以帮助大家调和体内的阴阳,同时还具备了美容养颜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让大家的身体状态恢复到之前的健康水平当中,是治疗身体虚症和腰腿疼痛的好办法。
02:47
腰间盘突出艾灸有用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艾灸治疗的一种常见病,临床疗效比较显著。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定位或者选穴的方式。第一、可以针对某几个特定的穴位进行艾灸,有命门、腰阳关、肾俞、腰眼、委中、后溪这些穴位,可以采取艾条灸也可以使用艾炷灸。第二、可以艾灸整个膀胱经,这种情况比较适合使用艾炷灸做一些隔物灸,即先在膀胱经上铺一层盐或姜末,然后在上面点燃艾柱。第三、可以做督灸,即顺着督脉在脐上方和两侧点燃艾柱,这种情况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等一些腰部疾病都有比较好的缓解治疗的效果。
拔火罐的好处和坏处
拔火罐的好处一般有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减肥瘦身、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坏处通常有晕罐、恶心和乏力、灼伤皮肤、加重病情、着凉感冒等。建议遵医嘱拔火罐,若身体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具体分析如下:
温针灸有什么功效
驱散机体的寒邪,适用于虚寒性疾病。温针灸是中医针灸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先给病人进行针灸治疗,在进针以后提、插、捻、转,病人得气获得疗效之后,再给患者加上艾灸。加艾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直接把艾绒用手捻的方法附着在针柄上,然后再点燃;另一种,可以把艾条截成两厘米长的一段艾条,插在针灸针的针柄上,再把艾条点着。这除了有针刺激的作用,还有一种温热的效应;温热可以通过针传到机体的深层组织,能把患者机体里的寒邪给驱散,这就是温针灸的作用。温针灸比较适宜用于一些虚寒性的疾病。
语音时长 01:20

2018-12-21

64090次收听

扎火针存在什么副作用
扎火针的副作用有火针会伤阴,引起口干和皮肤发干,皮肤局部残留一小点痕迹、小黑点,还有局部感染。扎火针后,患者容易出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火针会伤阴,扎完之后会觉得口干、皮肤发干,很快就会调整过来;二、皮肤局部残留了一小点痕迹、小黑点;三、局部感染,尤其是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更容易感染,需要更加注意。
语音时长 01:37

2018-09-30

67304次收听

针灸真的有用吗
针灸疗法源于中国,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然而,这种治疗方法在国际上成为流行时尚,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不过,即使针灸疗法开始流行,还是有人怀疑它不过是一个障眼法而已。
01:05
针灸可以天天扎吗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及专家建议来选择针灸频次。针灸是有一定的量效积累作为基础,以疗程论治,一般十次为一个疗程。对于急性患者可以每天进行针灸;但对于慢性病患者、后遗症患者、稳定期患者就不需要每天都针灸,建议隔天或者一周三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