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严重吗

发布时间:2019-12-2456425次播放

视频内容: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导致早产儿失明的比例,大约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八,已成为导致世界儿童失明的首要原因。

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更多的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出生以及成活率的提高,ROP的发生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尽管其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却存在着比较多的并发症。伴随血管的发生和成熟过程,可以导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预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通过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进行预防。视网膜病变最主要的因素是早产,不是所有的早产儿都会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孕周越小体重越轻,越容易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同时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高血糖、低出生体重、吸氧史,尤其是高频通气史。早期筛查最重要的是矫正胎龄,在生后4到6周要开始进行眼底的检查,之后每1到2周进行筛查,筛查至早产儿矫正胎龄到40周,如果还没有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ROP的可能性就不大了。不要在34周以内进行分娩是最好的,即使有高危的因素不得不提前分娩,也尽可能延迟到35周或36周再进行分娩,是最好的预防的方式。第二种预防方式是早产儿娩出之后吸氧,尤其是在进行高频通气的时候,要严格的监测血氧饱和度,不要保持非常高的血氧饱和度,在高频通气的状态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百分之93左右就可以。
语音时长 01:56

2020-03-12

57664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算是严重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或简称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导致早产儿失明的比例大约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八,已成为导致世界儿童失明的首要原因。无论在发达国家或者是说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视网膜致盲的问题。由于医学的进步,更多的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出生及成活率的提高,ROP的发生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尽管其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却存在着较多的并发症。伴随血管的发生和成熟过程,可以导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需要积极的治疗。在活动期不能自行消退的病例,终于瘢痕化而形成纤维膜,因程度不同,由轻至重可以分为1到5度,能在活动期的第一二阶段自行停止者,视力没有太大的损害,是有纤维膜的残留,而未累积黄斑部分者,并可保留较好的视力,当纤维膜形成为4到5度时,视力高度不良。
语音时长 01:24

2020-02-21

54593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症状是,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毛细血管的内皮增殖小结,血管呈小球状,其周围可有纺锤状间叶细胞增殖。抑制神经纤维层变厚,可有小血管及水肿,神经纤维层进一步增厚,新生的毛细血管牙穿破内建模达到视网膜的表面,严重者可进一步进入玻璃体,可在其中继续生长成血管纤维膜,产生出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基底后可见不同程度的血管纤维膜形成,与同视网膜之前的纤维条索相连,虹膜周边前粘连,后也可以粘连,瞳孔膜形成,以及继发的青光眼等相应的改变。
语音时长 01:09

2020-02-21

60071次收听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我们临床上进行分期,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分为1到5期。1期、视网膜后极部由血管区同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2期、白色的分界线进一步的变宽,其增高形成高于视网膜表面,形成一个隆起的嵴;3期、嵴形隆起愈加明显,并且呈粉红色,此其伴有纤维的增殖进入玻璃体;4期、部分有视网膜的脱离,根据是否累积黄斑可分为AB两级:4A主要是为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4B为视网膜脱离累积黄斑;5期、主要是视网膜的全部脱离产生漏斗型,这个漏斗型可分为宽的、窄的,或者是前宽后窄,或者是前窄后宽的这4种的漏斗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增生和机化膜形成,最终结局会导致晶状体后纤维膜而导致失明。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21

52225次收听

早产儿什么时间要做眼底筛查
早产儿有出生有不同的胎龄,不同胎龄出生的早产儿什么时候需要做眼底检查呢。这个早产儿视膜病的筛查时间,初次筛查时间最好同时考虑生后日龄和矫正的胎龄,尤其是在矫正胎龄与严重的ROP出现的时间更相关,也就是出生时胎龄越小者,发生ROP的时间相对越晚,出生体重小于1251克的早产儿,矫正胎龄小于43周者60%发展为1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18%的发展为3期,1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平均出现于矫正胎龄的三十四点三周,阈值前的ROP出现于矫正胎龄三十五点七到三十六点六周,阈值的ROP出现于矫正胎龄三十六点七到三十七点三周,平均是三十六点九周,95%的阈值的ROP出现于矫正胎龄42周以前,但最早可在31周出现。目前大多数国家将首次筛查的时间定在出生后的第4周,或者是矫正胎龄的32周,比如说宝宝出生后的第4周或者是矫正胎龄32周的,进行眼底筛查。美国儿科学会或者是眼科学会,在2006年对孕周日龄矫正胎龄和ROP初筛的关系进行了很好的总结,我们国家也颁布了指南,我们这个指南规定首次筛查时间为出生后的4到6周,筛查的方法一般是用间接眼底镜或者是眼底数码照相机进行筛查。
语音时长 01:53

2020-02-21

55534次收听

02:5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现在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眼科的局部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激光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是贝伐珠单抗的单克隆抗体的局部注射治疗;还有巩膜手术以及玻璃体的切除术,来改善他的视网膜的病变。治疗主要由眼科来治疗,儿科医生要对具有早产儿病史、有吸氧史或者母亲孕期有高血糖病史等等,这些不良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建议早期的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时请眼科会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最好是要采用多学科的评估,然后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以免出现不良的预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又简称ROP,最常发生的一期是发生在34周,二期发生在35周,三期发生在36周,最多也不会超过矫正胎龄的40周发病,最严重的就是导致了视网膜的一个脱落。
02:5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预防
早产儿视网膜的病变受最主要的因素是早产。主要的预防手段还是要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尽量不要在34周以内进行分娩,娩出之后吸氧。1、不是所有的早产儿都会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般情况下孕周越小体重越轻,越容易出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同时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2、早期筛查是最重要,矫正胎龄在生后4到6周时,开始进行眼底检查,之后每1到2周进行筛查,筛查至早产儿矫正胎龄到40周,如果还没有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ROP的可能性就不大了。3、早产儿娩出之后吸氧,尤其是在进行高频通气的时候,要严格的监测血氧饱和度,最好是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3%左右就可以了。
02:4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预后怎么样
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做到早期积极的筛查、治疗和预防,相对的预后也是比较好的。1、早期视网膜病变1期或者2期的情况下,可以随着患儿的视网膜的发育自行好转,所以随访是非常重要的。2、视网膜病变已经到3期,5期了,预后就比较差了,最常见的会导致视力下降,玻璃体的永久性增生,严重的会导致失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旦确诊,要进行积极的随访和评估,要保证1到2周进行筛查,不要等到ROP达到3期、4期、5期之后再进行治疗,对预后非常不利。可能会导致失明的发生,对患儿以后的生活质量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实际上ROP还是重在预防和早期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许多症状。活动期玻璃体呈浑浊状,眼底较前模糊,纤维膜形成期视网膜外周苍白浑浊,可见不规则小色斑,患者的视力也是非常差的,Ⅲ度出现纤维机化膜牵拉视网膜形成一个或数个皱褶,早产儿身体是比较差的,所以一定要定期检查。
02:1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为双眼发病,轻度的话可以治愈,严重者会因出现视网膜脱离等病变而导致失明。一般在出现3期病变的时候,进行激光治疗,又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玻璃体腔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为ROP的热门的治疗方法。与激光的治疗相比,可以避免全麻和破坏性的并发症,从而降低潜在的风险。目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安全有效可实现周边网膜血管完全血管化,且获得较好的解剖获益。治疗后主要的并发症为视网膜脱离,其他全身的并发症非常罕见。
02:2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分为5期:1期视网膜后极部由血管区同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2期白色的分界线进一步的变宽,其增高形成高于视网膜表面,形成一个隆起的嵴;3期这嵴形隆起愈加明显,并且呈粉红色,此其伴有纤维的增殖进入玻璃体;4期部分有视网膜的脱离,根据是否累积黄斑可分为AB两级;5期主要是视网膜的全部脱离产生漏斗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手术效果如何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所以即使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有可能需要,如:早期病变经过手术后,可以恢复较好视力。视网膜脱离的患儿,就要通过采取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恢复部分视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早产儿之所以会出现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早产导致视网膜发育不成熟,再一个就是孕妇在孕期应用了β受体阻滞药或者患有贫血,除此之外,吸氧时间过长或浓度过高也是主要的发病原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预防
由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吸氧是ROP最危险的因素,应尽量减少早产儿的发生率。合理的氧疗及护理是预防的关键,不合适的滥用氧气、过多的侵袭性操作均可导致ROP发生,故必须严格掌握氧疗指征、方法、浓度、时间,同时监测血气。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氧疗时间,所以早产儿出现视网膜病变是可以治好的。
怎么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容易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因此可以通过严格限制用氧和缩短氧疗时间来进行预防,同时需要大剂量使用维生素类药物,还要经常予以散瞳。如果要从根本上起到预防作用,就需要积极做好筛查工作。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