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1-04-3084006次播放
视频内容: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一般提示感染乙肝。建议做全项的乙肝五项检查,就是人们常说的“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和e抗体,以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查看感染的状况。
此外,还建议检查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因为是感染乙肝的状态,所以要看体内病毒复制活跃的程度。如果有家族史,建议定期检查的过程中查肝功能,还有腹部B超以及甲胎蛋白。
综上所述,如果肝功正常,表面抗原阳性,一般是处于携带状态。如果肝功能不正常,表面抗原阳性,可能就是乙型肝炎的阶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乙肝病毒会导致胎儿畸形吗
乙肝病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但概率较低。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后,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影响胎儿,可能引起早产、低体重或新生儿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胎儿肝脏损伤。多数情况下规范干预可显著降低风险。

急性乙型肝炎能治愈吗
急性乙型肝炎是可以治愈的,一般在成年人年龄阶段感染乙型肝炎,90%都是急性的,能够彻底治愈。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后,可以导致机体引起急性的乙型肝炎,一部分人也可以发展成慢性的乙型肝炎。急性的乙型肝炎在发病初期,虽然消化道症状比较明显,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油食、肝区疼痛,甚至有低热等症状,肝功生化转氨酶也明显的升高,甚至出现黄疸,胆红素的升高,但是急性的乙型肝炎,经过休息和治疗以后,肝功能够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也能得到缓解,病毒随着肝功的好转,病毒也会逐渐的被清除。

没有乙肝抗体的人会被传染吗
没有乙肝表面抗体的人,一旦有暴露的机会是有感染可能性的。乙肝病毒的感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来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在婴幼儿时期的感染往往是形成慢性携带者,成年人感染的时候,呈现急性肝炎或隐性感染,就是自发的把病毒清除。所以没有抗体的人有暴露的机会,还是有可能被感染的,尤其是高危人群。比如医务工作者、经常接触血液制品的人、有慢性肾衰,要经常做透析的高危人群,还有免疫功能低下的,都要及时的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疫苗以后产生表面抗体,再有暴露的机会,就感染不上乙肝病毒。
查乙肝怎么查

首先查乙肝五项,可以探测肝脏有无损害、查明原因、判断预后以及鉴别黄疸等。肝功能试验的临床应用对于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次,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检查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其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等类型。病毒DNA检测,乙肝病毒DNA测定是直接反映HBV复制状态及传染性的最佳指标,乙肝病毒DNA的含量能直接反映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是否传染,传染性有多强,因此在乙肝的病程治疗中起到了一个主要的作用。肝脏彩超检查,能进一步明确有无占位性病变及有无肝硬化,肝内实质回声等情况。必要时肝穿刺检查,当出现诊断不明的肝脏疾患时,应考虑做肝穿刺:如疑为肝炎而难以确诊者,或需进行病理检查协助分型者;肝肿大和(或)脾肿大原因不明者,或需与肝结核、脂肪肝等疾患相鉴别者;病毒性与药物性所致肝损害情况不明者等等。

大三阳小三阳指标是哪三项
在乙肝五项检查中,前四项是2对,核心抗体是半对,因此被称为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的检查结果来区分大三阳、小三阳。乙肝小三阳是指乙肝两对半中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及核心抗体阳性、表面抗体E抗原阴性的情况。大三阳是指乙肝两对半中,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及核心抗体阳性、表面抗体E抗体阴性的情况。一般E抗原以HBV-DNA成正相关,大三阳者HBV-DNA大多为阳性。而小三阳者HBV-DNA可为阴性,即便HBV-DNA阳性,但水平也相对要低一些。
乙肝高危人群有哪些

乙肝高危人群有血液制品的使用者、医务工作者、静脉药瘾人群、同性恋人群、母婴传播途径导致的高危人群。乙肝病毒的传染,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进行传染。乙肝病毒的传染,主要在高危人群当中,比如血液制品的使用者,像血液病的人群,如果长期的使用血液制品,或者像慢性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的透析,也会导致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医务工作者,比如像外科手术的医师,在手术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比如针或者刀的割伤、扎伤。静脉药瘾的人群,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静脉药瘾有共用注射器的危险的因素。纹身,大面积的纹身,像女性纹眉、纹眼线、打耳洞等,还有长期经常去非正规的诊所进行洗牙等,都可以导致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这一类都属于血液接触导致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同性恋的人群,主要通过性传播,因为是非正常的性接触的方式,更容易导致黏膜的损伤,如果一方有乙肝病毒的感染,对方就很容易接触到乙肝病毒,从而导致感染。还有母婴传播途径所导致的高危人群。如果有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没有使用母婴阻断药物的孕妇,生下来的孩子,也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慢性乙肝的主要症状都有哪些

乙肝患者的表现可以有很大不同。急性黄疸型乙肝可以表现为怕冷、发烧、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色发黄如同浓茶色,大便较稀或便秘。前期有的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类似感冒。有患者可伴有关节酸痛,时常被误认为是风湿病。也有少数出现剧烈腹痛,而被误认为是急腹症。还有少数可出现荨麻疹,患者的白眼球、皮肤和黏膜发黄,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加重。恢复期黄疸渐渐消退,症状逐步消失。无黄疸型的乙肝不会出现白眼球、皮肤和黏膜发黄的症状,但是也会有轻重不等的厌食、厌油腻、疲乏无力、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乙肝在临床中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和慢性都可以表现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都可能出现眼睛、皮肤发黄的症状。一般来说,黄疸的深浅与病情轻重有关,与传染性则没有直接关系。
乙肝病毒传染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我国,HBV主要经过经母婴、血液和性接触传播。HBV母婴传播多发生在围生期,HBV阳性母亲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HBV至新生儿。研究表明大三阳、高病毒载量母亲的新生儿更易发生HBV母婴传播。成人主要经血液和性接触传播。既往有输血史、注射毒品史、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HCV/HIV感染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及有接触血液或体液职业危险的卫生保健人员和公共安全工作人员等均有较高的HBV感染风险。同时HBV也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如修眉、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与HBV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男男同性恋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高。
乙肝如何治疗
儿童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
乙肝疫苗和麻疹疫苗不能同时接种,注射乙肝疫苗前,应抽血检测与乙肝相关的抗原和抗体,注射后应保持局部健康,三天内最好不要擦洗,以免局部感染引起抓挠。对于发烧或持续发烧的人,体温超过37.5℃。建议在体温恢复正常后,查明原因,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不需要治疗要根据情况来定。乙肝病毒携带者,因为没有肝炎的表现,它只是乙肝病毒核酸阳性,但转氨酶是正常的,需不需要治疗,要根据情况来定。但是如果年纪大于40岁,有肝纤维化或者肝硬化,或者家里有肝癌、肝硬化的家族史,就要治疗。

乙肝是很严重的病吗
现在社会上都俗称着乙肝有三部曲: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所以大家就很害怕,得乙肝也害怕,也忌讳跟乙肝病人交往。一旦到肝癌的时候根本就没法治疗,就等于判死刑一样。不过总的来说最后发展到这样,最坏结局的比例也不是很高。特别是像乙肝,如果成年人感染乙肝,90%都能自己好,小孩五岁以上,特别是围产期婴幼儿的感染,他的慢性化很高,可能达到91%都变成慢性,所以乙肝要看是什么时候得的,如果成年人得不用担心,绝大多数都能自己好。乙肝它主要是通过体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日常的生活接触,其实传染几率不是很高,所以大家也不用特别的恐惧,它不像甲肝跟戊肝,可能接触通过粪口途径就可以传播,感染的几率又高,而乙肝就不一样,日常的握手,甚至一起吃饭也不见得能传染乙肝,所以它的传染性不像甲肝、戊肝那么厉害。如果朋友之间有澳抗阳性的病人,也不要太过于慌张。肝硬化的病人里可能大约5%左右的人会进展到肝癌,所以说肝硬化和肝癌,并不是每个有乙肝、慢性乙肝病人的最后的结局,它有一定的比例,比例确实也不算很高,特别是现在,虽然说没有根治乙肝的药物,可是有很好的抗病毒药物来控制病毒的复制,改善肝脏的炎症,可以减缓或者是降低肝硬化还有肝癌的发病率,所以现在乙肝虽然不能根除,可还是有很好的药来控制病情,让病情很稳定,能正常工作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