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咳嗽变异性哮喘会传染吗

发布时间:2020-07-1464691次播放

视频内容: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否会传染,答案是否定的。因咳嗽变异性哮喘有两方面病因,一种内因,一种外因。内因源自本身的过敏体质,可能患者容易起皮疹,小时候得过湿疹,有药物或食物过敏,是先天带来的过敏体质;外因,可能来源于过敏原接触,如花粉或动物皮毛接触,还有其他粉尘过敏,甚至可能呼吸道感染也会诱发哮喘。

过敏体质没有遗传倾向,而外界环境因素也是病毒或细菌感染,有一定传染性。但只能传播感染状态,不会诱发哮喘。如患者有过敏体质,可能由于感染会诱发哮喘,但咳嗽变异性哮喘不是通过传染获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哮喘发作的样子是什么
哮喘发作的样子表现为气短、三凹征,病情严重时会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等。1.气短:患者出现轻度哮喘时,会出现气短、焦虑、呼吸频率增加、散在哮鸣音。如果出现重度哮喘,则会出现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弥漫性哮鸣音、心率增快。2.三凹征: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在吸气时锁骨窝、胸骨上窝、肋间隙会出现明显凹陷。3.其他: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可能会出现嗜睡、意识模糊、哮鸣音消失或减弱、无法讲话等表现。部分患者,可伴随发热、盗汗、咽喉疼痛、青紫、发绀、乏力等表现。建议患者哮喘发作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措施治疗。患者平时要避免吸烟和吸入刺激性喷雾,饮食方面不能吃虾、螃蟹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20

2022-08-18

12370次收听

02:19
胸口憋闷感觉喘不过气怎么回事
如果患者出现了胸口憋闷,觉得喘不过气,一定要首先明确是生理的原因还是由于病理所导致的。在运动、神经紧张以及劳累的时候,是可以出现胸闷,憋气甚至喘不过气这种情况的,这是属于正常的生理性表现,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精神放松它就可以逐渐地自行缓解。但是如果患者胸口憋闷,喘不过气,在活动的时候与活动有明显相关性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病理性因素所导致的了。出现喘憋的症状,临床上主要考虑要分辨是心源性的还是非圆形的因素,常见的疾病比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会出现严重的喘憋,呼吸困难,常见的心源性因素一般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等,它会出现胸闷、胸痛、深知患者会有濒死感,在心衰的时候也会出现喘憋,这样这种时候,患者还会有不能平卧的症状,心包炎,心肌炎,心包积液等等情况也可以会出现喘憋,还有一些全身性的因素也会诱发类似的症状,比如肝硬化,严重的贫血等等,所以严重的能够导致胸口喘憋压喘不过气,这种情况有非常的多,如果患者自己不能够明确分辨的话,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来就医寻求帮助。OK。
三伏贴能治哮喘吗
三伏贴是治疗哮喘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也就是说三伏贴是可以治疗哮喘的,但必要时仍需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如喷雾剂、口服药物等。三伏贴是利用中医冬病夏治的原理,把中药制成膏药,贴在特定的穴位上,由于一般是在夏天最热的时间段进行治疗,所以叫三伏贴。哮喘是可以采取冬病夏治的,三伏贴治疗哮喘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来治疗哮喘,但如果症状较重,是不能单纯应用三伏贴的,仍然需要配合其他常规的治疗方式。
语音时长 01:16

2021-03-08

91023次收听

哮喘性支气管炎用药
哮喘支气管炎其实就是一种慢性炎症,其中,气道病灶中会有慢性炎细胞浸润,而且还会有分泌物增加,病变后不仅需要护理,更需要药物搭配治疗,同时还应该进行抗炎和降低气道反应性的治疗,所以我们下面来了解下哮喘性支气管炎用药。
青少年哮喘如何饮食
哮喘发病常以阵咳开始,继而出现喘息、呼吸不畅、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因而哮喘病症不容忽视,治疗更应及时。哮喘治疗除了可采用科学疗法治疗外,还应通过食疗辅助治疗。那青少年哮喘如何饮食呢?哮喘饮食又该注意哪几个方面?
变异性哮喘有什么症状
变异性哮喘有什么症状,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咳嗽性哮喘,旧称过敏性咳嗽,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在儿童咳嗽可能只是哮喘的唯一临床表现,如缺乏早期适当的治疗,往往会发展成更严重
哮喘病发作的表现有哪些
哮喘病发作的表现有哪些,大家都知道生活中哮喘疾病是一种慢性呼吸疾病,它的主要症状有喘气急促,咳嗽,胸闷等,有的时候还会伴有呼吸困难,甚至是窒息,严重的还会引起死亡,有的哮喘患者不应该长期做有氧的运动,
哮喘为什么要长期用药预防
哮喘长期用药预防的原因是,近年来有人报道,年龄和症状较轻、血IgE较低并且治疗及时、正确的成年哮喘患者也可临床治愈。相反,未经合理治疗哮喘患者,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可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预后较差。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气道炎症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病理、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虽然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但以抑制气道炎症为主的适当治疗通常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多数哮喘患者通过合理使用现有的防治哮喘药物,可以控制哮喘症状,避免急性发作。约一半的哮喘儿童在发育期中哮喘症状可自行缓解,其中约半数在数年、十几年或数十年后哮喘复发。哮喘患者需通过长期规范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哮喘。避免触发、诱发因素导致哮喘的发生。另外,哮喘患者需注意的是使用最低剂量控制药物达到哮喘控制1年,并且哮喘症状不再发作,可考虑停用药物治疗。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初诊后2至4周回访,以后每1至2个月随访1次。出现哮喘发作时应及时就诊,哮喘发作后2周至1个月内进行回访。
语音时长 01:36

2020-03-20

57387次收听

哮喘是怎么引起的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大多数认为是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的疾病,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一些调查研究资料表明,患有哮喘的亲属其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并且亲缘关系越近,哮喘的犯病率就越高。哮喘患者父母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气道反应性增高。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某些激发因素,包括吸入物,如尘螨发粉、真菌、动物皮毛、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如果患者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一些食物,包括鱼、虾、蟹、蛋类、牛奶,还有一些例如像心得安、阿司匹林等药物,甚至包括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因素。目前哮喘的发病激素也不完全清楚,大多数认为哮喘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和神经机制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语音时长 01:21

2020-02-17

63381次收听

02:10
哮喘用什么药物比较好
支气管哮喘主要用解除气道痉挛药物,控制和预防哮喘发作药物,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来选择,如果是急性发作期,需要快速解除气道痉挛,主要是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可比特等;如果是缓解期或慢性持续,主要控制和预防哮喘发作,药物是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氨茶碱药物等。支气管哮喘多是因为气道存高反应性,受到外界刺激,如粉尘、油烟、过敏性的物质,呼吸道感染时,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表现为喘闷、气促、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咳痰。
01:58
哮喘急性发作怎么办
哮喘急性发作,要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快速缓解气道阻塞。哮喘急性发作是因为气道出现一些广泛而多变的阻塞,是可逆的,是它的一个特征,所以要使用药物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防治缺氧低氧引起的并发症。快速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主要是β2受体激动剂,短时间内可以重复3次甚至更多,配合氧疗,一般选用40%的浓度氧,要加湿加温,要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
02:15
孩子有哮喘病怎么办
孩子有哮喘病怎么办?它的治疗原则就是包括哮喘控制治疗越早越好,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就是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第二个就是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接触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注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不可忽视非药物治疗,要重视引起哮喘的病因,比如说哮喘是由于大部分由于呼吸道感染所引起来。另外哮喘可能跟这个吸入的变硬过敏原是有关系的。如这个花粉、羽毛这些、尘螨、还有一些运动可以引起哮喘,另外精神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要注意重视引起哮喘的病因。
02:15
孩子有哮喘青春期后会好吗
临床上观察到,大约有20%到70%的哮喘患儿到青春期哮喘会自然缓解甚至自愈。第一就是因为人在生长发育的时候,激素水平的增长对哮喘,会减少过敏的一些问题。第二就是生长发育以后抵抗力、免疫力增加就不容易感冒、感染。第三就是生长发育以后,气道的气管直接变粗。气道的炎症相对会减轻一点,所以也是不容易诱发哮喘。在哮喘的时候,一个是积极治疗,再一个是早期的干预,包括特异性的免疫治疗,在治疗哮喘的时候,一定要提倡除了药物控制以外,鼓励孩子参加运动健身。再一个,特别是户外运动,要适应自然的环境,增加小孩的自身抵抗力和改善体质和其他免疫功能的改善,对青春期前后哮喘病情的缓解是很有帮助的。
什么是导致哮喘的原因
过敏是导致哮喘的原因,哮喘病是比较特殊的疾病,它是因为人体对某些物质的过敏而引起的。哮喘是人体对很多物质的过敏反应,所以哮喘患者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群,而且哮喘是有遗传性的,家里面其他的人可能不一定发作成哮喘,但是稍微旁系的亲属有过敏的疾病或者容易出现荨麻疹等过敏的疾病,发展到患者身上,有可能他的过敏表现就是哮喘。
语音时长 01:08

2018-09-14

57041次收听

摆脱哮喘自由玩(三)
常听人说“小儿哮喘长到成人就好了,治不治无所谓”,这使不少儿童错过了治疗的有利时机。虽然部分哮喘儿童的确可不治而愈,但近年来大多数医生仍认为哮喘患儿应得到积极而合理的治疗,主要原因就在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具有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