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体检前晚十点吃东西有影响吗

发布时间:2021-09-0164494次播放

视频内容:

在体检前一天,吃饭不要吃太多,不要吃太多油腻的东西,也不能喝酒,以免影响第二天检查。同时吃饭时间也不要太晚,晚十点以后不要吃东西了。十点以后可以正常饮水,对检查影响不大。

如果吃东西太晚,这些食物可能还在胃肠道内,对第二天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方面会影响血糖的水平,还会影响血脂、心肌酶谱和尿酸的检查。同时由于肠道内有较多的食物还没有消化,可能会产气比较多,对做肝、胆、胰、脾的超声有比较大的影响,有可能导致因为肠道气体比较多,对这些结构看不清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57
核磁共振1.5T和3.0T有什么区别
目前各大医院采用的一般都是核磁共振1.5T或者3.0T。一般来说,磁共振的磁场越高越好,3.0T的磁共振比1.5T做出来的图像空间分辨率更高,图像质量更好,扫描速度更快,增强效果更好,对脑内的微出血检出率更高。同时,3.0T磁共振也存在弊端,如伪影比较多。3.0T的磁共振具有选择性,如果体内有金属内固定物,一般建议做1.5T的磁共振。
体检时验尿需要留晨尿吗
体检时验尿尽量保持晨尿检测,晨尿属于高度浓缩液体,其环境偏酸性,有形成分不易被破坏,更适合进行尿常规检查。在采样检查期间,注意不要将其他液体跟尿液混合,如女性白带、男性前列腺液、精液等,避免引起检测误差。
身体体检挂什么
新生儿体检,可选择保健科或儿科,成年人体检,可选择预防保健科,快速解个人身体状况。
血脂四项都要检查什么
血脂四项就是血脂检查简称,总胆固醇检查、甘油三酯检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查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查,这就是血脂四项。这四项当中,胆固醇增高,是机体形成动脉硬化的重要风险因素。甘油三酯增高,往往代表饮食不当和乳糜微粒增加。如果甘油三酯增加比较明显,头一天吃比较油腻,可能在血液采血外观,表现就是乳糜血现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脂当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脂蛋白,血脂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各占50%,是胆固醇从血管中清除的很重要的物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处炎性物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上沉积,会导致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是动脉硬化很重要的风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是血管保护性因素。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8

64466次收听

总胆红素的正常范围是什么
总胆红素参考区间在3.4到17μmol/L之间。总胆红素检测主要反映肝脏胆红素代谢过程。当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胆汁淤积,可表现为皮肤粘膜黄染现象。胆红素在17.1到34.2之间属于隐性黄疸,即做报告检查、化验检查,超出参考范围。外观检查时,患者没有皮肤粘膜黄染状态。当胆红素检查超342μmol/L就叫显性黄疸,可以明显看到,患者出现皮肤眼白黄染状态。根据黄染状态不同,即胆红素数值不同,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到171μmol/L之间是轻度黄染状态。在171到342μmol/L,是中度黄染状态.当超过342μmol/L,是重度黄染状态。根据胆红素检测数值,可以把显性黄疸分为几个程度。342到171μmol/L之间是轻度黄疸,而171到342μmol/L之间是中度黄疸,超过342μmol/L是重度黄疸。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18

70323次收听

血常规是什么
什么是血常规:血常规是三大常规之一,也是当今世界检测最多的一个检验项目,每年检测的总数量最多的一个检验项目。血常规实际上就是通过血液中细胞的形状、细胞的数量,以及一些化合物的含量等,来判断人身体是否存在疾病或者是健康方面的异常等等。其中一般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血细胞的计数,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用这些计数计算出来的每个血细胞的血红蛋白含量,或者是总的血红蛋白含量等。还有包括血小板的数量,以及一些其他的相关指标。血常规就是其中三大常规之一,对身体的血液进行检测来看身体是否有一些原发性的或者继发性的疾病等。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24

51672次收听

什么病需要化验大便
化验大便能检查出什么病:便常规作为一大常规的检验项目来说,还是可以给医生和患者提供很多非常有用的信息的。便常规检查疾病,首先要根据便常规检查项目。便常规其中有一项比较重要的是便隐血,是看大便中是否含有血液。如果是有新鲜的血液或者是较长时间经过消化的血液,发现了便隐血实验是阳性,有可能是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或者下消化道出血。而且便常规在检测的时候,会对便进行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在镜检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些寄生虫的虫卵,或者是发现阿米巴痢疾、细菌阿米巴原虫,或者是霍乱弧菌等。这些细菌的存在就有可能提示人体受到这些细菌,或者是病原微生物的侵蚀,或者寄生虫的侵蚀等。便常规还可以做一些便的细菌学的培养检查,而培养大便中是否存在除了正常人体正常菌群之外的菌群。一些致病的菌群可以在便常规中发现。所以便常规可以发现人体的细菌感染或者其它的状况,或者是否有上下消化道出血等相关的内容和信息,可以给医生和患者提示非常重要诊断和临床价值的信息。
语音时长 01:03

2020-02-24

59028次收听

02:59
总胆红素在什么范围内属于正常
总胆红素参考区间在3点4-17点1μmol/L之间。总胆红素检测主要反映肝脏胆红素代谢过程,当胆红素代谢出现问题,胆汁淤积时候,会出现胆红素升高。可以表现为皮肤粘膜黄染现象。黄疸分为隐形和显性。隐形黄疸就是胆红素在17点1-34点2之间,已经超出参考范围。但是在外观检查时候,患者没有出现皮肤粘膜黄染状态,所以叫隐性黄疸状态。当胆红素检查超34点2μmol/L时候就叫显性黄疸,这时患者出现皮肤眼白黄染状态。可以把显性黄疸分为几个程度。34点2-171μmol/L之间是轻度黄疸,而171-342μmol/L之间是中度黄疸,超过342μmol/L是重度黄疸。
02:15
感染标志物检测是抽血吗
感染标志物检测是抽血。感染标志物检测是采血过程,因为感染标志物检测主要针对的,乙型肝炎标志物、丙型肝炎标志物,还有梅毒标志物以及艾滋病抗体标志物检测。这些抗体或者是抗元都在血液循环当中出现。所以做感染标志物检测要采血。采血过程当中,要注意空腹采血,然后采血之前要注意饮食控制。感染标志物检测,方法学分为ELISA方法,还有化学发光方法,ELISA检测方法相对来讲检测时效要差一些。而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就比较方便快捷,但是缺点相对费用比较高,但是灵敏度要远远高于ELISA方法。
02:16
感染标志物检测要注意什么
感染标志物检测要注意窗口期。常说感染标志物有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艾滋病感染标志物以及梅毒螺旋体感染标志物。这些检测之前最重要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窗口期问题。任何病毒感染机体都有反应过程,也就是窗口期。如丙肝病毒感染以后,要产生丙肝抗体,大概要60-70天左右,在这60-70天里,做感染标志物抗体检测可能是阴性,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感染病毒。所以看分析感染标志物结果的时候,如果是阴性结果,一定要注意排除窗口期问题。这也是感染标志物检测最重要的问题。
02:23
样本采集什么时候送检比较好
样本采集检测项目不同,送检要求也不同。如形态学检查,比如尿里查红细胞、白细胞,便里查寄生虫,查细胞学,这些检查都要求,在一小时内要送检,两小时内完成检测。细胞功能学检查,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查等等,采完血以后要求立即送检。总体而言采集标本以后立即送检到检验课,由专业人员按标本采集目的不同,要求不同,项目不同进行分类保存和检测。需要在家里留取时候,尽量争取在一个小时之内留取完,一个小时之内送到检验科。
女性脉搏正常值是多少
一般情况下,女性脉搏正常值60-100次/分。
体检前应该禁食几小时
体检中的好多项目都是空腹的,因此在体检前需要禁食几个小时。一般8小时就可以了,也就是12点以后,不能吃饭喝水。而且前一天的饮食需要清淡一些,更利于检查。抽血时尽量穿宽松的衣服,避免有压迫手臂的经脉。而且出门要早一点,以免排队的人太多。
体检时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有哪些
体检的时候戴隐形眼镜的病人,一定要摘了隐形眼镜,这样在测视力的时候,可以反映真实的视力。另外就是测眼压的时候,如果戴着隐形眼镜,会影响眼压的测量。还有就是慢性病的一些病人,比如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心脏病的病人,经常发现这类人群就不吃药了,认为来体检了,就停药了,这是很危险的,所以这部分人一定要注意,尤其是高血压的人,起来以后用很少量的水把降压药吃进去,随身带着降压药或心脏方面的药,如果空腹项目做完了,要及时的把药吃进去,这样不容易引起一些体检中的意外。女生一定要注意生理期不要查妇科,不要留尿常规,不要做阴道冲洗,要提醒年轻的夫妇,有备孕准备的情况下,比如半年之内想要孩子,不要做一些放射性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25

2019-06-12

52738次收听

体检前能喝水吗
体检之前能不能喝水,是要看患者的体检项目的,一般体检的项目是分开检查的,所以喝水也是需要看检查什么才能决定的。比如说检查肝功能的一些项目,就不能喝水,喝水会导致转氨酶出现异常的情况,造成数值不准确。但是检查B超泌尿系统的时候,就需要多喝水,抽血检查也是要听医生的吩咐才能喝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