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淋巴细胞计数偏低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1-11-0272426次播放

视频内容:

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比例50%-70%,淋巴细胞比例20%-40%,淋巴细胞计数的绝对值为(0.8-4)×10^9/L。淋巴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见于以下情况:

第一,血液系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血象检查时都是以粒细胞升高为主,这时淋巴细胞比例会相对下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象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都会下降,所以此时单纯看淋巴细胞计数也是降低的。

第二,一些传染病急性期,如严重的细菌感染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此时就会伴有淋巴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

第三,细胞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专门攻击淋巴细胞,会导致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此时血常规检查中淋巴细胞计数就会下降。

第四,药物治疗的影响,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烷化剂治疗、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过程中,一些化疗药物等,影响骨髓造血,此时也会造成淋巴细胞计数下降。

第五,其他比较少见的病变,如淋巴细胞减少症、丙种蛋白缺乏症等,可能造成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细胞免疫能力下降,患者的身体抵抗力相对差一些。

血常规检查时,遇到淋巴细胞计数轻度下降时,一般没有临床诊断意义,但是淋巴细胞明显下降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复查淋巴细胞比例,进行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穿刺检查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红蛋白低有哪些症状
血红蛋白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面色苍白、乏力、皮肤充盈度降低,皮肤色泽、光泽减退,多数还伴有一些毛发脱失。其次,病人的活动耐量很明显下降,出现心慌、活动以后喘息。病人平时能够走七八百米也不喘,这时候可能走一两百米就感到疲乏。除此之外,血红蛋白降低也就是贫血,对身体各个脏器都有损伤。比如一些贫血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引起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等;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一些变化,引起月经不调、精子活力下降;引起呼吸系统,可以导致肺的顺应性下降;引起消化道的症状,导致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当然贫血症状的轻重,也和贫血的程度、贫血的发生速度相关,不是每种症状都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
语音时长 01:02

2021-12-30

66670次收听

粒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外周血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其中一项就是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粒细胞比值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的疾病,特别是细菌感染。在出现细菌感染的时候,会出现粒细胞的升高,会出现发热、C反应蛋白的升高,同时还伴有感染灶本身的一些表现。比如呼吸道的感染,就是咳嗽、咳痰的表现。消化道的感染就有腹痛、腹泻的这些变化。泌尿道的感染就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除了感染之外,其他原因还能引起粒细胞升高,比如一些应激状态,也就是一些比如严重的创伤,在手术以后,在一些非常严重的感染时候会出现这种应激反应。这时候在体内储备的中性粒细胞,会迅速的释放到血里来,引起白细胞总数特别是粒细胞总数的很明显的升高。把应激控制以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就会迅速恢复正常。除此之外,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甲状腺的疾病、一些肿瘤也都可以引起粒细胞的升高。除了这些非血液系统疾病以外,血液系统疾病,比如一些骨髓增殖性疾病,急、慢性的白血病也可以引起粒细胞比值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15

2021-12-30

63405次收听

红细胞大小标准是什么意思
红细胞的大小标准,临床上一般以红细胞平均体积来定义红细胞的大小。体内的红细胞也不是完全均一的,有大一些的,也有小一些的,但是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一般介于80~100fl之间。临床上大于100fl的红细胞体积,认为红细胞体积是增大的;小于80fl的,认为平均红细胞体积是减小的;介于80~100fl的叫正细胞性的。在显微镜下红细胞一般6μm~10μm,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中心圆盘状的这种典型的红细胞形态,中心会呈现一个中心淡染区。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和输送氧气,红细胞在肺泡中和呼入的氧气结合,形成血氧的红细胞,经过左心时把这部分红细胞泵入到动脉中,最后进入毛细血管。红细胞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正因为双凹圆盘状,而且没有细胞核,所以红细胞很容易变形。变形以后的红细胞进入组织,深入组织,把氧气输送给组织,使组织获得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这就完成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
语音时长 01:13

2021-12-30

81519次收听

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什么原因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急性炎症反应,当各种病原菌侵入人体引起急性感染的情况下,C反应蛋白就会明显升高,包括细菌感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等,超敏C反应蛋白的敏感度很高,急性炎症发生后6-8小时开始升高,感染后48小时内可达高峰,随着体内炎症的逐渐消退、超敏C反应蛋白会快速下降甚至恢复正常。一般来说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比较大,但是病毒感染时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不太明显。第二,可见于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急性发作期可以出现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第三,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还见于恶性肿瘤的患者,通常表现为中度以上程度的升高。第四,可见于一些严重的创伤、损伤等应激状态。如重症胰腺炎、烧伤、大手术等后,发生急性心梗或者脑梗等,机体有严重组织创伤、坏死的情况,会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在临床可以用于鉴别一些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评估抗生素治疗的效果,也可以作为手术后监测的一项指标。C反应蛋白需要和血常规检查结果一起来综合判断,对于确诊炎症的类别有一定帮助。
语音时长 01:54

2021-12-30

83097次收听

淋巴细胞计数偏低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比例50%-70%,淋巴细胞比例20%-40%,淋巴细胞计数的绝对值为(0.8-4)×10^9/L。淋巴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血液系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血象检查时都是以粒细胞升高为主,这时淋巴细胞比例会相对下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象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都会下降,所以此时单纯看淋巴细胞计数也是降低的。第二,一些传染病急性期,如严重的细菌感染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此时就会伴有淋巴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第三,细胞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专门攻击淋巴细胞,会导致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此时血常规检查中淋巴细胞计数就会下降。第四,药物治疗的影响,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烷化剂治疗、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过程中,一些化疗药物等,影响骨髓造血,此时也会造成淋巴细胞计数下降。第五,其他比较少见的病变,如淋巴细胞减少症、丙种蛋白缺乏症等,可能造成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细胞免疫能力下降,患者的身体抵抗力相对差一些。血常规检查时,遇到淋巴细胞计数轻度下降时,一般没有临床诊断意义,但是淋巴细胞明显下降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复查淋巴细胞比例,进行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穿刺检查等。
语音时长 02:49

2021-12-30

52463次收听

03:01
低蛋白血症的诊断标准和病因
低蛋白血症是指血浆总蛋白质值减少,特别是血浆白蛋白的减少;低蛋白血症诊断标准为血浆总蛋白低于60g/L,其中白蛋白小于30g/L。引起低蛋白血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疾病造成身体对蛋白的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如结肠癌、胃癌、食管癌、胆道系统疾病、胆囊癌、重症胰腺炎等。第二,蛋白质的合成障碍,如各种原因的肝脏损害,使肝脏蛋白合成能力降低所致,一些血液系统疾病造成的蛋白分泌减少。第三,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如消化道溃疡、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第四,蛋白质分解加速的情况,如长期发热病人、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等。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身体出现了氮负平衡,如蛋白质摄入的少,会出现营养不良,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青少年和儿童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成年人会出现消瘦、水肿、疲惫无力、体力下降,甚至出现轻中度贫血。肝脏疾病造成的低蛋白血脂,严重的情况下出现腹水。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情况下,一定要进行全身的检查,寻找原发病,积极进行治疗。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日常饮食上的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适当的吃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类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02:55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是什么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英文简写HCG,是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有以下临床意义。第一,判断女性有无怀孕。女性月经排卵期同房,精子卵子结合受精以后受精卵移动到子宫腔内着床形成胚胎,在发育成长为胎儿过程中,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HCG,通过孕妇血液循环排泄到尿中。受精后1-2周内通过检查血清中HCG就能很好的确定怀孕。怀孕后血清HCG的浓度随着孕周增加会呈现规律的、动态性变化,一般是出现隔日翻倍现象,到怀孕第8周时,HCG水平会达到高峰,怀孕第4个月开始降至中等水平,并一直维持到妊娠末期。怀孕早期血清HCG水平偏低,不符合孕周参考值范围的情况下,可能是异常妊娠,如宫外孕、先兆流产等。所以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临床上用于诊断早孕的重要检测项目。第二,用于康复评估,如宫外孕治疗后、人工流产或者自然流产后的评估,宫外孕经过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每周定期复查HCG,只有血清HCG恢复到非孕期的参考值水平,才能说宫外孕治愈。流产后一个月复查时也需要关注血清中HCG是否恢复。第三,生殖系统肿瘤,未怀孕的情况下,HCG在0-10ng/ml范围内。如果HCG明显升高,排除了怀孕可能,那么需要考虑有无合体滋养细胞肿瘤,卵巢癌的患者HCG会显著升高,此时HCG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有一定帮助。
01:37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构成机体免疫屏障的重要细胞之一。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50%~75%。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细菌感染。此外,一些继发的血液系统疾病、急慢性白血病、炎症状态及应激状态也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放化疗所导致的白细胞损伤。此外,一些肝病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其他系统疾病,长期慢性疾病,也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02:58
血小板plt偏高是什么意思
血小板的缩写是plt,plt偏高代表着血小板数量偏高。血小板的正常范围是100到300×10^9/L,数量大于350×10^9/L每升的时候,认为是达到增多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如果血小板的数量达到1000×10^9/L,可认为是非常明显的升高,可考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或者是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350到1000×10^9/L属于轻度升高,可能是继发疾病引起,包括慢性的感染性疾病,慢性的出血性疾病与某些肿瘤性疾病。此时,更多的是做慢性感染,慢性出血以及肿瘤排查。
03:07
正常人的白细胞是多少
正常成人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数值为4到10×10^9/L。正常人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还有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发生问题,反映出来的是细菌感染还有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反映的更多是病毒感染。单核细胞比例绝对值持续超过1.0×10^9/L,考虑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嗜酸细胞在过敏或皮疹,或是湿疹疾病的时候,可以出现轻度升高。如果增多比例较高,且持续时间很长,要考虑慢性嗜酸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细胞增多或者是同时有嗜酸细胞增多,考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白细胞两万多意味着什么
如果检查时,查出白细胞两万多代表着身体有炎症产生,而且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此时患者需要及时确诊是哪里感染了,而且还要确定感染的菌种,如需必要还需要做细菌培养,通常医生会先给患者使用普通的抗生素医治。若是结果出来了,确诊是什么菌种后,再对症采取杀菌的抗生素进行医治。
献血后可以喝酒吗
献血之后人体还较为虚弱,此时是不提倡喝酒的,以免增加肝脏、心脏等负担,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除了不能喝酒,献血之后还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铁、叶酸以及维生素B12的食物,帮助促进造血。
什么血型招蚊子
一般O型血的人在日常会经常招蚊子咬,被蚊子咬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一定要注意防蚊措施的使用,尽量做好防护,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引起蚊虫叮咬的情况。如果被蚊子叮咬后,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患者应及时就医。
血常规检查什么
血常规可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是贫血或血液病患者要检查的基本项目。但是,很多人对血常规检查了解不多,对于数值的判定没有一个标准。单独的血常规检查可以看出血液系统疾病,并且了解各项指标计数,并结合患者的症状初步诊断疾病。
我们平时生活中,如何呵护辛勤的血液系统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造血系统非常完善,有各种机制保护自身不受伤害,并且为全身各器官提供保障。但我们也应该了解血液系统的一些特点,在生活中自我调理,远离血液系统疾病。下面多方面的介绍一下血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