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总数高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1-09-0261217次播放
视频内容:
血小板正常范围是一百到三百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一般血小板超过了三百五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的时候,就认为是升高。血小板升高有轻度的升高,也有中度到非常明显的升高。
血小板是止血中的重要内容,当有出血倾向的时候,血小板数值会升高。比如局部有出血问题,或者近期做手术,有比较明显感染的过程,或者是某些肿瘤引起慢性出血的问题,均可引起血小板增多。如果血小板是在监测过程中持续升高,应考虑是不是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若血小板增多是持续的变化,则应判断病人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还是骨髓纤维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红蛋白由哪些组成
血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血红素指的是临床上的血色素,现在正规的名称叫做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升高是什么原因,常见的有血液系统疾病导致了血红蛋白升高,也有生理性的原因导致了血红蛋白的升高,还有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所继发的血红蛋白升高。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红蛋白的升高,常见的有骨髓增殖性肿瘤,比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能引起血红蛋白的升高;生理性的血红蛋白升高,常见于一些长期高原居住的人群。长期高原居住,由于氧的缺乏,造血受到刺激,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和氧结合,缓解体内缺氧的状态;其他疾病继发的病理性血红蛋白升高,也常和慢性缺氧有关系,比如长期慢性肺心病的病人,常会看到血红蛋白轻度的升高。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是怎么回事
中性粒细胞低于4.0×10^9/L就是偏低的情况,如果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2.0×10^9/L被定义为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上导致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病毒感染,此时血常规检查结果中会有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合并中性粒细胞下降,患者往往也存在发热、咽痛、头痛、流鼻涕等流感症状。经过抗病毒治疗一周左右,再次复查血常规时中性粒细胞数量会恢复到正常。第二,中性粒细胞计数持续下降,可能是慢性病毒感染,需要做慢性病毒排查,另一种可能是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造成的,服用一些药物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或者干扰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等。如丙硫氧嘧啶或者他巴唑,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过程中,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下降;另外一些抗血小板的药物,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也可能造成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第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此时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心磷脂综合征等患者,伴有中性粒细胞的轻度下降。第四,血液系统的病变,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性白血病,都可能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需要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来明确原发病。
白细胞正常范围是什么

白细胞正常的范围是4~10×10^9个/L,这是成人的标准。那么新生儿和儿童是比例会略高一点,新生儿的正常范围是15~20×10^9个/L,儿童是在5~12×10^9个/L。一般情况下,会出现白细胞的一个偏高,或者是白细胞的减低。白细胞里边也包括了五类细胞,所以,泛泛的去讲,白细胞升高或减低其实是很不清楚的。因为白细胞里边,最主要的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它的占比是50%~70%。淋巴细胞,它的占比是20%~40%,单核细胞占比是3%~8%,嗜酸细胞应该是小于0.5×10^9个/L,也就是说在5%左右的比例。嗜碱细胞的比例就占比更低了,一般是小于1%的比例。所以白细胞的异常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和淋巴细胞的异常,所以当讲白细胞增多的时候,应当去讲其中是粒细胞增多还是淋巴细胞增多。那么在白细胞减少的时候,也应该是去讲,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还是淋巴细胞的减少,那么这两类细胞的变化,最主要的也是和感染性疾病相关。粒细胞的增多,最主要是和细菌感染相关的。淋巴细胞的增多,淋巴细胞的减少以及粒细胞的减少,也是主要是和病毒感染相关。当粒细胞减少,也可以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说,免疫系统疾病也会侵犯到骨髓,引起粒细胞的异常,以及红细胞、血小板异常。服用药物的时候,也会引起粒细胞的减少。再往后再看,单核细胞的异常,单核细胞的增多也是和病毒感染相关性会更大一些。嗜酸细胞的增多主要是会和过敏,和皮炎的关系会更大一点,还有寄生虫的关系会更大一点。

红细胞沉降率高怎么办
出现红细胞沉降率增高的情况,需要患者尽快到医院就诊。红细胞沉降率的增高也就是血沉的增高、增快。引起血沉增快的原因有:一,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细菌的感染引起。二,一些炎症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一些创伤手术引起。三,体内出现一些副蛋白。到医院就诊以后,确定引起红细胞增快的原因,根据原因对症治疗。如果是感染,通过给予一些抗感染药物,多数感染控制以后,血沉就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如果是一些其他疾病,早期甄别、早期处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成人白细胞高有危险吗
成人白细胞升高危险程度实际上是跟白细胞数量是相关的,高到一定程度就是有危险的,成人的白细胞数量的正常值是4到10×10^9/L,高于10×10^9/L的时候就是高白细胞血症。当白细胞大于50×10^9/L的时候,就是比较高的白细胞了。白细胞淤滞就会造成血栓方面的风险,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达到了50×10^9/L时候,这方面的风险是非常高的。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值超过了20,甚至是超过50×10^9/L的时候,比较大的可能性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或者是类白血病反应。

大腿青一块紫一块怎么回事
这样的表现实际上反映的是出血,出血一般会考虑是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还是由于血管的脆性比较大引起的。所以一般需要做几个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另外需要考虑,是不是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以及血管状态的异常,此时要看病人是不是长期服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若血小板的功能和血管的功能没有问题,可能是由于血管的脆性增加引起的。另外可能是血小板减少带来的,除要做血小板抗体的检测,以及其他的免疫系统疾病检测以外,还应当去做白细胞手工分类,来除外急性白血病的可能性。

血色素高是什么意思
血色素就是血红蛋白,可反映血红蛋白的数量。血红蛋白高的原因有很多,有反应性,还有继发性、原发性。一般情况下,血液浓缩的时候可引起血红蛋白升高,像空腹采血,还有一些病理的血液浓缩,或者是循环血流量不够,都可以出现血液浓缩,出现血红蛋白偏高。此外,像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以及肺心病的病人,长期处在一种缺氧的模式,需要吸收更多的红细胞来携带养料,血红蛋白也会增多。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长期处于一种缺氧状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是偏高的,再有就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全血粘度1和5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嗜碱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血小板计数值正常范围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值正常范围是100~300×10^9/L,只要检查的结果在这个范围内,那就是正常的。一旦超出正常范围,不管是多是少,都要考虑是病理性的因素所致,应及时就医检查。
d二聚体高是什么意思
D二聚体高说明身体当中存在着高凝状态以及纤维蛋白纤溶亢进的问题。D二聚体是凝血功能检查的常见指标,出现D二聚体高的现象可能是凝血出现了问题。
血小板低是什么原因
血小板低对人的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比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等,会造成皮肤黏膜以及内脏出血。血液疾病会使血小板遭到破坏,另外,感染、药物等等都会使血小板降低。要对症使用药物治疗。
血常规检查结果怎么看
血常规是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包括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等参数。对于专业的疾病判断需要医生来制定具体情况,要注意单次血液常规检查提供的有限信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医生的意见进行检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循环不好的症状
血液循环不好也是日常比较常见的一类现象,也是比较的常见,血液循环不好的症状也有很多,也会产生很多的症状,血液循环不好会导致麻木的症状,也会引起身体皮肤出现变化,同样会导致营养不良的现象以及血管阻塞的现象,这些都是血液循环不好的症状,需要及早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