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全血分析5分类是什么

15542次浏览

全血分析5分类指的是做血常规检查时,把白细胞分成了5种,对这5种白细胞进行各种比例的检查,从而对不同的细胞分类作出明确的测量。这样可以更好的对白细胞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病情。

现在的人都比较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身体有异常便会到医院去做相应的检查。检查的项目比较多,其中就包括全血分析5分类。那么全血分析5分类是什么?

一、全血分析5分类是什么

全血分析5分类指的是进行血常规分析时,将白细胞分成了五种,分别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可以对这5类白细胞进行各种比例的检查,从而对不同的细胞分类作出明确的测量。因为每一种细胞分类代表的临床意义是不一样的,通过5分类检查可以更好的对白细胞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病情。

二、全血分析5分类查什么

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占了大多数,其比例增高代表严重的细菌感染,严重升高也有可能是反应性的增生,如恶性肿瘤晚期会出现类似白血病的反应。
2.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和过敏反应有关系,多见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3.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时多半都是因为患上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4.淋巴细胞
这是体积最小的白细胞,由淋巴器官产生,如果淋巴细胞减少,有可能是严重的化脓性感染或接触了放射线引起的。
5.单核细胞
这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同时也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可参与免疫反应,如果单核细胞增多,有可能是受到了细菌感染。

相关推荐

自血疗法最大的危害是什么意思
临床上并没有自血疗法这个概念,跟相近的两个定义一个就是自体血回输治疗。自体血回输治疗主要用于一些择期手术的病人:第一,患者情况不是很紧迫。第二,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好,而手术中又可能用到输血的情况,这时候在手术前预先采集患者的自体血,在手术中把这部分预先采集的自体血,回输给患者,或者在手术中收集伤口的出血,经过净化以后回输给患者,这个实际上对身体并没有存在显著的危害,而且通过避免了异体的输血,可以减少乙肝、丙肝、梅毒、艾滋这些传染病的发生,减少了血液的输注反应,实际上优点是非常大的,不存在很明显的缺点。再一个,跟自血疗法相关的概念,就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是治疗很多恶性血液病的一个可行的方法,现在主要用于一些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08

2021-12-30

78377次收听

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危害是什么
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两大类,一个就是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升高;另一个就是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的血小板的升高。血液系统疾病最常见的,还是骨髓增殖性肿瘤引起的血小板的升高,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这些骨髓增殖性肿瘤,常可见血小板很明显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升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常继发,血小板很明显的升高。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包括一些慢性的炎症,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其他系统的肿瘤,也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升高,但多数都是轻度的升高。血小板升高有什么危害,血小板过高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一些血栓栓塞性的疾病。但是往往这时候血小板计数都是大于600×109/L,特别是血小板大于1000×109/L以后,血小板的过高引起血栓的情况就更多见。
语音时长 00:55

2021-12-30

73694次收听

献血献的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
献血是采静脉血,而不是采动脉血。献血是每一个公民光荣的责任和义务,血液是一个不可再生的资源,危重病人的抢救,很多时候要用到输血的方法。如果大家都不献血,危重病人的救治可能会受到耽搁。献血的时候会对献血者进行详细的病史筛查,一些有心肝肺肾严重的疾病不能够献血;年龄过小或者年龄过大也要排除在献血的侯检者人群之外。一般每次献血200~400毫升的血液,这部分血液捐献出去以后,滞留于肝脾的储备血会迅速的释放到血管中来,不会对献血者造成严重的不适情况。献血前要注意休息,吃的不要太油腻,饮食要清淡一些。献血以后也要注意不要太劳累,避免感冒等等情况的发生。一般经过三两天的休息,身体就会迅速恢复到献血前的状态。
语音时长 01:01

2021-12-30

62229次收听

红细胞沉降率高如何治疗
出现红细胞沉降率增高的情况,需要患者尽快到医院就诊,红细胞沉降率也就是血沉。红细胞沉降率的增高,也就是血沉的增高、增快,鉴于多种的疾病在很多的病理、生理状态下。都能引起血沉的增快,最常见的还是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细菌的感染,可引起血沉的增快。当然细菌的感染还会有发热,会有感染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症状。除此之外一些炎症性疾病,比如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一些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一些创伤手术的病人都会引起血沉的增快。再一个,体内出现一些副蛋白,也就是意义上所说的M蛋白。在出现副蛋白以后,红细胞之间的斥力是减小的,也可以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的排列,造成血沉的增快。所以说出现了红细胞增快以后,建议大家还是到医院就诊。确定一下引起红细胞增快的原因,根据原因进行对症性的治疗。如果是感染,通过给予一些抗感染药物,多数感染控制以后,血沉就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如果是一些其他疾病,早期甄别、早期处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6

2021-12-30

78457次收听

血红蛋白高危害
血红蛋白高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高对人体可能会有一些危害。首先血红蛋白异常增高的情况下,血液黏稠度也会增加,血流缓慢以后容易产生高粘滞血症,特别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其次,血红蛋白升高如果是血液系统的病变造成的,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出现脸色较红、出现脾脏肿大等症状,长期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可能诱发胃溃疡、胆囊结石等消化系统的病变,病史超过10年的部分病人,还可能会转变成急性白血病或者是骨髓纤维化,这些疾病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目前治疗方面相对也比较棘手。当然血红蛋白升高也可以见于正常的人群,如长期高原居住的人会出现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值的情况,但是此时并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此时不需要给予治疗,对人体也没有危害性。血红蛋白的参考值范围有性别差别,男性应该是130-175g/L,女性应该是115-150g/L,新生儿比较高一些,参考范围是170-200g/L。血红蛋白升高的情况下,需要根据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甚至骨髓穿刺检查等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血红蛋白过高造成的各种并发症。
语音时长 02:09

2021-12-30

77702次收听

02:45
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说明什么
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成,对人体有防御作用,白细胞升高提示机体内有急性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可以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致病菌。如果进行检查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也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急性炎症反应,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白细胞中如果淋巴细胞高,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流感初期有C-反应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升高;如果中性粒细胞或者单核细胞明显升高,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如敏感菌所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如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比较敏感,但是不具有组织特异性。第二,可能是应激或者急性创伤因素下造成的一种急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就是C-反应蛋白,同时白细胞的防御作用也会让其数量增多。第三,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急性期也会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白细胞可能轻微升高,此外多伴有类风湿因子或者相关免疫抗体的阳性。当出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也升高的情况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检查结果、既往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因,确诊病因以后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目前的急性炎症反应。
01:49
输血完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输血完的不良反应包括: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即常说的一些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皮肤瘙痒,皮肤上出现一些红疹、风团,这和输注的血液中含有一些异体的抗原有关。二、溶血性反应,最常见的是血型错配引起的溶血性反应。表现为突然的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现在临床通过ABO血型和Rh血型两套血型系统的鉴定,出现血型错配的概率已经很低。但对一些特殊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亚型错配的问题,导致溶血反应。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如输血相关的特发性肺水肿,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01:46
嗜血细胞综合症能治好吗
嗜血细胞综合症能否治好,要根据疾病诊断早晚、患者个体情况、接受治疗的方式综合确定。嗜血细胞综合症是一种急进性的血液科疾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高热、心肝肺肾各个脏器功能性进行性的损害,很多病人在确诊以后还未来得及接受正规治疗,就已经死亡。在现代医学的正规治疗下,嗜血细胞综合症的死亡率也非常高。但以VP16、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为主导的化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疾病控制以后,病人需要接受异基因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来获得长期生存。
03:09
白细胞低是什么病
白细胞减少,要区分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还是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分为急性病程和慢性病程,在急性病程里,最多见的应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当然粒细胞减少也可以是由于药物引起的。慢性粒细胞减少,包括慢性的病毒感染,还有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是免疫系统疾病,可以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首发症状。持续粒细胞减少,特别是粒细胞低于1.0×10^9/L的时候,要高度警惕,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的减少最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02:57
嗜酸性粒细胞数偏低是因为什么
嗜酸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的占比非常低,一般在0.5×10^9/L以下。一些应激情况,像寒冷、饥饿,可看到嗜酸性粒细胞一过性减少,某些病毒感染也可看到一过性的嗜酸粒细胞减少。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时候,也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也会见到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更关注的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带来的危害,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更常见的是一些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皮炎,以及湿疹的疾病。如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较高,甚至是时间非常长,则应怀疑骨髓增殖性疾病。
血浆置换为什么要做3次
血浆置换要做3次,可能是因为1次血浆置换无法完全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具体分析如下:
输血前准备
如果因为身体的需要,是需要进行输血前的准备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输血治疗效果。比如说在输血之前,要进行化验治疗,化验是为了保证安全。要进行传染病的检测,还要检查溶血的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输血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当患有慢性贫血,出现了大量失血,凝血功能出现了异常等情况下,就需要通过输血来进行救治。这时候就需要注意输血的流程及注意事项。首先需要核对好一切信息,然后使用装有滤器的标准输血器来进行输血。输血的过程中要先慢后快,观测好患者具体情况。
什么是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是一种抗肿瘤生物治疗的药物,特别适用于晚期肾细胞,或是腹水癌患者的治疗,也用于其它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而且白细胞介素,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产生的因子药物,能够直接参与造血吸干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增殖。它虽是一种药物,但也有副作用,所以患者在服用时,要注意用量。
球蛋白
球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中的血清蛋白,它具有免疫作用,可以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一种复合物,叫做抗原-抗体复合物,而这种复合物会阻断病原体对人体的危害,让其失去致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