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术前需要禁食水吗
发布时间:2022-10-1180303次播放
视频内容:
治疗性腹腔穿刺术通过穿刺引流的办法,腹腔内积液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避免积液残留引发感染,促进积液尽快吸收的治疗办法。抽腹水前一般不需要禁食禁水,但是如果患者的腹水量比较多,需要限制水钠的摄入的时候,有可能需要禁止水分的摄入。但是做腹腔穿刺术之前,需要排空膀胱,以免损伤到患者的膀胱。
在术后患者应平卧休息8-12小时,继续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同时警惕诱发肝性脑病。术后穿刺处如有腹水外溢,可用消毒棉球涂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方法
治疗当日需禁食、水,降压药可按日常习惯以少量水送服。治疗前通常需进行全身麻醉,并服用祛泡剂,患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摆放体位后,将牙垫置于口中,轻轻咬住并固定,治疗过程中避免吞咽口水,使其自口角自然流出,如出现恶心、呕吐、呛咳等症状,应尽量放松,并严格遵从医务人员指导,以便安全顺利的完成治疗。准备就绪后,医务人员会经口缓慢导入内镜,明确病变部位后,标记切除范围,随后向病变所在部位黏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使病变部位隆起,待病变完全隆起后,沿标记点切开黏膜,逐步剥离并显露黏膜下层后,完整剥离并切除病变。治疗通常需要15分钟至一小时,具体时间视病灶大小、位置不同,会有所不同。切除的病变组织随即会被送至病理科,经组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腹腔穿刺术的并发症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气体的注入和排出
上消化道内镜下止血术后还需要哪些治疗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过程
治疗前通常需进行全身麻醉,并服用袪泡剂,患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摆放体位后,将牙垫置于口中,轻轻咬住并固定。治疗过程中避免吞咽口水,使其自口角自然流出。如出现恶心、呕吐、呛咳等症状,应尽量放松,并严格遵从医务人员指导,以便安全顺利的完成治疗。准备就绪后,医务人员会经口缓慢导入内镜,明确病变部位后标记切除范围,若病变位于食管,进行碘染色。位于贲门区,进行碘和美蓝双重染色。位于胃或直肠,进行美蓝或0.1%-0.4%靛胭脂染色。应用微探头超声内镜,确定病变位于黏膜层。当病变位于黏膜层时,于病变黏膜下注射含美蓝的甘油果糖溶液,再用针式切开刀点出切除边界。随后向病变所在部位黏膜下层,注射生理盐水,使病变部位隆起,待病变完全隆起后,沿标记点切开黏膜,逐步剥离并显露黏膜下层后,完整剥离并切除病变。治疗通常需要十五分钟至一小时,具体时间视病灶大小、位置不同,会有所不同。切除的病变组织随即会被送至病理科,经组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01:36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及硬化术的适应症是什么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是通过经口插入内镜,在食管静脉曲张部位,利用橡皮圈套扎曲张静脉,或注入硬化剂,诱发炎症反应与纤维化,是曲张静脉闭塞的治疗方法。其适应症如下。一、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使用套扎方式阻断血流,可达到立即止血的效果。二、出血后预防再出血。针对无法手术的患者,如肝功能较差,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可通过套扎方式解除曲张静脉。三、术后出现食管静脉再次曲张的患者,仍可通过套扎方式解决。四、择期预防。
01:36
腹腔穿刺术的术后护理
腹膜腔内液体的形成与吸收,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任何因素导致腹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都可造成腹膜腔内液体积聚,形成腹水。如腹水量逐渐增加,还可引起腹胀、腹部膨隆,并可因压迫横膈而导致呼吸困难。治疗性腹腔穿刺术通过穿刺引流的办法,腹膜腔内积液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避免积液残留引发感染,促进积液尽快吸收的治疗办法。在术后患者应平卧休息8-12小时,继续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穿刺点有无溢液,同时警惕诱发肝性脑病。术后穿刺处如有腹水外溢,可用消毒棉球涂抹,及时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
01:29
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
如腹水量逐渐增加,还可引起腹胀、腹部膨隆,并可因压迫横膈而导致呼吸困难。新发腹水,腹水检验可以协助明确病因,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检测癌细胞等。怀疑自发性或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大量腹水引发的呼吸困难。腹腔积液引发的腹痛和腹压增高。感染性和癌性腹水。无感染的肝硬化大量或顽固性腹水。以上情况都是治疗性腹腔穿刺术,通过穿刺引流的适应症,腹腔内积液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避免积液残留引发感染,促进积液尽快吸收的治疗办法。
01:32
腹腔穿刺术治疗前注意事项
如患有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正在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的药物,曾出现头晕、休克等局部麻醉剂副作用,患有肝硬化、心脏病,或既往有其他特殊病史等,应在检查前将上述情况,如实告知医务人员。必要时需要通过超声,在术前进行定位,明确局部周围没有相应的肠管,和其他脏器,避免存在误伤风险。并且需要在进针前,通过超声预估腹壁的厚度,选择相应长度的穿刺针。此外,如膀胱充盈,可能会导致穿刺针误伤膀胱,因此术前应尽量排空尿液。
02:01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目的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上消化道病变,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人体消化道主要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组成,消化道管壁一般从内向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针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病变,通过内镜向病灶局部黏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并应用特殊电切刀,将病变黏膜或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一种治疗方法。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主要用于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等,因其无需开腹,利用内镜即可切除病灶,所以不仅可以避免,全身麻醉及开腹手术所引发的并发症,而且无需切除器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宫腔镜手术是怎么手术
- 2 肠胃手术有哪些手术
- 3 斜视手术整个手术要的价格
- 4 人流手术哪种手术最好
- 5 胰腺手术是危险手术吗
- 6 重睑手术是个简单的手术吗?
- 7 包皮手术是什么手术
- 8 换瓣膜手术是怎么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