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头颈部cta是检查什么病的

发布时间:2021-07-2976995次播放

视频内容:

头颈部的CTA,重点检查的是血管疾病。可以查动脉,也可以查静脉。

CTA是CT打药的血管成像,A是一个动脉造影。CT打药的动脉造影检查,可以查动脉血管有没有结构上的异常。头部和颈部是分开的两个部位,头部主要是看颈部的动脉,比如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还有椎动脉。

头部CTA查的是颅内血管,颅内的血管可以查的是颈内动脉,可以明确地判断这些血管有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有没有斑块造成的狭窄。另外,有没有结构上的异常,比如动脉瘤或者是动静脉畸形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睡觉被口水呛醒是怎么回事
睡觉被口水呛醒,说明是口水分泌的过多,而且咽下功能减弱所造成的。原因是比较多的,首先第一可能与脑血管病有一定关系。因为脑血管病以后造成咽反射的减弱、患者咽下功能减弱,所以分泌口水以后,就不能及时的吞咽下去,就会出现呛咳、呛醒的现象。第二,考虑就有可能与患者饮食有关系,如果吃得太油腻、过于辛辣等,叫肥厚甘腻,包括一些过甜,造成气食管反流等,都会引起出现口水分泌过多,睡觉时患者的反射比较弱,引起患者的呛咳。第三,患者口腔本身的问题,比如口腔炎症,由于牙菌斑的存在,造成酸性环境的出现,使唾液腺分泌过多,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口齿、口腔不洁的现象。第四,胃肠道的问题,比如像菌群的失调、胃肠道功能的紊乱等,自然造成一些酸性物质,胃酸往上反,会刺激到口腔,引起这种情况。所以引起口水增多,睡觉被呛醒的原因比较多的。首先可以就诊神经内科,进行脑血管病的筛查,比头颅CT、头颅核磁筛查的检查。如果真的发现有脑血管病,而且患者的确是咽下功能减弱了,称之为假性球麻痹或者真性球麻痹。的确是有这种情况时,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康复等综合的治疗方案,症状才能缓解。如果是跟饮食有关系,就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温软食物为主,不要吃肥厚甘腻的食物。如果是口腔的问题,可以在口腔科进行口腔的一些治疗,牙齿的矫正或者炎症的消除,自然症状也就会逐渐的缓解。如果是胃肠道功能的问题,可以在消化内科,进行胃肠道功能的调节,比如服用益生菌,每日热敷腹部按摩腹部、调整胃肠道的结构,必要时中医中药进行体质的调整,这些都能够很好的缓解口水被呛醒的现象。所以患者可以从自己的饮食,从自己的心理状态,基础疾病综合的治疗,这样才能缓解上述的症状。
语音时长 02:27

2021-11-05

50902次收听

02:22
70岁老人头晕什么原因
70岁老人头晕的原因,经过分析主要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脑卒中。突然的天旋地转,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严重的时候还有肢体的活动障碍、肢体的半身麻木等临床症状,要考虑到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发生,比如说急性的脑卒中、突发急性脑血管供血不足、脑栓塞、脑梗死、脑出血等等。第二种情况,血压波动。如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在血压大于180mm汞柱,或者是低压大于120mm汞柱,对短时间之内的血压上升幅度过高、过快,就会出现血压的波动过高,引起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临床表现。第三种情况是心源性。对于既往有明显的心源性疾病的患者,在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或者是心衰的情况下,也会有头晕的症状。第四点,如果是慢性头晕,即昏昏沉沉的那种头晕、头沉、头脑不清醒,可能是动脉硬化引起的,它是一种慢性的脑供血不足,建议到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由专科医生来帮助判断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身体左半边麻木怎么回事
身体的左半边麻木,常见的原因是急性的脑血管病。急性脑血管病出现左侧麻木,一般病变的部位在丘脑,或者脑桥,可以引起偏侧的肢体麻木,即偏身麻木。患者一定要及时的就诊医院,急诊行头部CT的检查,首先需要排除脑出血。当排除脑出血后,考虑脑梗死引起的症状,此时需要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若梗死在溶栓的时间窗内,可以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如果已经超过了溶栓的时间窗,或者是没有溶栓的适应症,就要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治疗、同时予脑保护的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加重。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73451次收听

什么病引起记忆力下降
临床上有很多疾病,有可能会引起记忆力下降,其中以神经系统的疾病最为常见,而神经系统疾病当中也是一变性病,最为常见就是痴呆,各种类型的痴呆都有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比如说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和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等等。除此之外,颞叶梗死、帕金森病也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另外一些分神经系统的疾病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比如说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再者,正常情况下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脑功能退化,本身就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另外,神经衰弱、压力过大也可能会引起记忆力下降。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76243次收听

吡拉西坦注射液作用是什么
吡拉西坦注射液主要药物成分为吡拉西坦。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各种症状,同时也能够治疗由于脑功能障碍出现的记忆力下降、行为反应迟钝等症状。此外,也可用于改善儿童在发育阶段出现的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
颈外动脉闭塞需要手术吗
颈外动脉闭塞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急慢性期来看,如果是急性期,且狭窄率高达50%以上,还伴随明显症状,那么可以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脑血管搭桥手术。如果是慢性期,为了防止血管出血、脑梗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建议还是通过口服降脂、抗血小板等药物进行保守治疗。
基底动脉闭塞能治好吗
只要能规范的治疗,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基底动脉闭塞是可以治好的。病情较轻时可应用溶栓药、降纤药、他汀类药物等溶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病情;病情严重时,可以进行支架介入术、脑血管搭桥术等治疗,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基底动脉闭塞怎么治疗
如果基底动脉闭塞病情较轻时,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有溶栓的药物、抗凝的药物、扩张血管的药物等;如果病情特别严重或出现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可以尽早进行介入取栓术、血管开通术等手术治疗,降低疾病的危害。
脑血管意外鉴别诊断是什么
脑血管意外鉴别诊断,脑血管意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医学上它包括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都称之为脑血管意外,所以它的鉴别诊断也是这三方面的诊断。首先,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一般患者发生在50~65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在安静状态下起病,患者病程比较缓慢,一般都有高血压的病史,患者会出现神经缺损的定位的体征,比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一般大面积脑梗死,很少有意识障碍,可以出现头痛等情况,严重时可以并发癫痫等并发症。对于脑出血的患者一般多见于中青年,一般45岁到50岁的人有高血压病史,而且血压控制的一般并不很好,在情绪激动或者活动以后发病,患者会突发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伴有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这些全脑症状以及神经缺损的定位的体征,做头颅CT时可以看到高密度影,这是脑出血的表现。而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多见于先天性动脉瘤的破裂,年龄可能会更轻。一般见于35~40岁左右的青年人在活动后或者情绪激动后发病,一般并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病的病史,可以有家族史,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头痛,会伴有恶心、呕吐,有的严重时会伴有意识障碍,基本上没有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做CT时可以看到脑池,或者是脑裂、脑沟的一些高密度影,可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做腰椎穿刺术时,脑脊液呈均匀一致的血性,更能充分说明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所以这三种疾病发生时,有的症状比较雷同,需要患者及时就诊于急诊科或者神经内科,进行相关的病因查找,一般做头颅CT做相关的检查,当鉴别诊断以后及时进行治疗,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
语音时长 02:27

2020-03-20

55364次收听

03:05
脑血管狭窄的原因
造成脑血管狭窄的原因包括年龄因素,血管出血问题,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年龄因素方面,如果小于10岁的孩子,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都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所致;如果10~30岁的年轻人,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考虑是结节性动脉炎;如果40~8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考虑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当出现代谢性疾病因素时,比如高血压患者会使得动脉发生硬化、动脉弹性下降、疏松能力下降,从而使一些血管的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对于血管壁造成了打击,出现打击后,血小板就会往上堆积,造成血管狭窄,逐渐堆积造成血管闭塞。
03:07
脑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
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的方法是指将导丝一般先进行脑血管造影,将导丝插入到相关部位后,进行相关的处理。一般用滤网把相关斑块碎后,狭窄部分打通,使患者症状得以改善。脑血管狭窄是神经科比较常见的问题,狭窄程度不同,症状也不一样,如果到一定程度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血管闭塞,因此脑血管狭窄的治疗非常关键。如果狭窄大于50%,就要采取的是介入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目前是一个比较成熟,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手术,三甲以上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或介入科,都可以进入治疗室。另外,患者术后需服用抗凝药物,防止支架血栓形成,定时到医院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患者药物需不定时调整。
03:00
脑血管病如何防治
防治脑血管病总的原则是做到健康生活方式,管好嘴、迈开腿和拥有好心态。防治引起脑血管病的因素。若得过脑血管病,要做二级预防。首先要防治引起脑血管病的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在没有得过脑血管病时做一级预防,请专科医生根据你的情况按照指南来做,可能要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用他汀抗击血管的炎症。如果是得过脑血管病,要做二级预防,要用抗血小板的,还有抗血管炎症的药物,至于怎么抗,用多长时间,要看患者的情况而定,还要看个人的年龄、个体差异,对药物的敏感性等等,由专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脑血管供血不足症状
脑血管供血不足是患者的大脑局部出现了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脑血管供血不足会导致患者的精神意识出现异常,运动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脑血管供血不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功能障碍的症状。
脑血管病怎么预防
通过控制“三高”,改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不吸烟、控制饮酒、生活规律、不熬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脑血管病。脑血管病的预防实际和很多因素有关系,最大的一部分脑血管病从原因上来讲是老年病,老年病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出现一种疾病。也有其因素,比如炎症、血管异常等。最常见脑血管病应该主要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脑血管病,比如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血糖增高、糖尿病、吸烟、过度的饮酒、生活不规律等都能导致脑血管病。这些因素都是能够控制,比如常说的“三高”,通过就诊,医生给患者的建议或者是服用的药物都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语音时长 01:49

2018-09-07

56859次收听

02:13
脑血管病的预防
脑血管病的预防有很多因素,和年龄或其他因素有关,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应主要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脑血管病,比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增高、糖尿病、吸烟、过度饮酒、生活不规律等都能导致脑血管病,但这些因素都能够控制,比如常说的“三高”,通过医生就诊或者服用药物都可以达到控制目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也可以通过自身有意的控制能得到改善,比如不吸烟、控制饮酒、生活规律、不熬夜,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