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损害大脑的十大元凶

54566次浏览

损害大脑的因素主要有长期睡眠不足、慢性压力、高糖高脂饮食、酗酒、吸烟、缺乏运动、头部外伤、环境污染、某些药物滥用以及慢性疾病影响。

1、长期睡眠不足

睡眠是大脑清除代谢废物的重要过程,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沉积,增加认知功能障碍风险。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高质量睡眠,深度睡眠阶段对记忆巩固尤为关键。持续熬夜会损害海马体神经再生,影响学习能力。

2、慢性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使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这种应激激素会减少前额叶皮层灰质体积。慢性压力还可能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诱发神经炎症反应。压力管理应包含正念冥想等放松训练。

3、高糖高脂饮食

西方饮食模式会引发胰岛素抵抗,影响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高脂饮食可能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其代谢产物通过肠脑轴影响神经功能。反式脂肪酸会加速神经元细胞膜氧化损伤。

4、酗酒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神经元,长期酗酒会导致前额叶皮层萎缩和胼胝体变性。维生素B1缺乏可能引发韦尼克脑病,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和共济失调。戒断期间可能出现震颤性谵妄等严重并发症。

5、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引发脑血管收缩,一氧化碳则降低血氧输送能力。吸烟者脑白质完整性受损更明显,可能加速阿尔茨海默病相关tau蛋白磷酸化。被动吸烟同样会增加认知衰退风险。

6、缺乏运动

体育锻炼能刺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促进海马体神经发生。久坐不动人群脑血流灌注明显降低,有氧运动可改善脑血管弹性。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能有效维持认知储备。

7、头部外伤

脑震荡可能导致弥漫性轴索损伤,重复性撞击会诱发慢性创伤性脑病。外伤后血肿可能压迫脑组织,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引发脑血管痉挛。接触性运动需做好防护,摩托车驾驶应佩戴合格头盔。

8、环境污染

细颗粒物可经嗅神经直接入脑,重金属蓄积会干扰神经递质合成。空气污染物可能激活小胶质细胞,引发神经炎症级联反应。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可能损害血脑屏障。

9、药物滥用

苯二氮卓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加速认知衰退,某些抗胆碱能药物会增加痴呆风险。非法药物如甲基苯丙胺会过度刺激多巴胺系统,导致神经突触不可逆损伤。老年人应谨慎使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10、慢性疾病

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小血管病变,糖尿病会加速脑微循环障碍。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间歇性缺氧可损伤大脑皮层。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产生攻击神经细胞的抗体,需要控制原发病进展。

保护大脑健康需要建立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地中海饮食模式,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和认知训练。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避免头部外伤风险。出现持续头痛、记忆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建议每年进行认知功能筛查,高风险人群可进行脑健康体检。

相关推荐

血管外科专家谈如何养护血管
养护血管需从生活方式调整、疾病控制和定期监测三方面入手,主要有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定期体检等方式。
容易误诊的血管病
容易误诊的血管病主要有主动脉夹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雷诺综合征和结节性多动脉炎。这些疾病因症状不典型或与其他疾病相似,常被误诊为心绞痛、关节炎或皮肤病等。
02:05
60岁老人体检必查项目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慢性疾病,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种慢性肿瘤的发病率就会逐渐的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除了我们常规的内外科的体检、实验室的检查、影像学方面的检查以外,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着手:第一,为了筛查各种常见的肿瘤,建议拍胸片。如果既往有许多的抽烟史,或者是有家族性的肺癌的病史,也可以进行做肺CT的检查。第二种情况,如果有胃肠道不适的临床症状,建议做内窥镜的检查,比如说胃镜、肠镜等等。第三种情况,为了避免患有脑血管病以及冠状动脉血管存在问题的风险,建议进行CTA检查,来了解心血管和脑血管相应的情况,如果有相应的血管狭窄,那么就提示有存在器质性的心脑血管病的可能。
脑血管意外是什么意思
脑血管意外也被称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或脑卒中,通常是指供应大脑的动脉血管,出现了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会造成患者出现意识障或局造性的症状,比如会出现认知障碍、吞咽困难、言语不清以及肢体瘫痪的症状。并且脑血管意外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出血性脑血管意外或者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前者主要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而后者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建议患者出现脑血管意外后,应该要尽快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配合医生检查和治疗,不能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05

2021-06-10

89149次收听

02:44
脖子疼头晕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突然发生的颈后的疼痛,伴有头晕、视物旋转,并且恶心呕吐,这个时候一定要警惕有没有急性的脑血管病。如果突然发生的颈后痛、伴头晕恶心吐,血压急剧的增高,这个时候要警惕有没有出血,比如小脑脑干的出血,或者是蛛网膜下腔的出血。这部分人他可能没有其他的体征,比如偏身的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等。由于供脑部的血管,都从颈部往头部走,所以在一些姿势不良的时候,除了头疼之外,也会伴有头晕的症状,头晕程度剧烈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
喝酒后失忆是怎么回事
喝酒喝失忆主要是由于过度饮料饮用酒精之后造成大脑麻痹的状态。因为当大量饮用酒精之后,酒精在胃肠道通过胃肠道的黏膜吸收进入血液,从而会对大脑皮层粘液的记忆中枢起到抑制的作用。酒精使得记忆力下降或者记忆缺失,从而会导致失忆的症状,往往对饮酒后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不能够正常的回忆,通过休息或者大量饮用水促进对酒精的代谢作用,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会逐渐下降,记忆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但是要注意长期酗酒会对大脑造成伤害,不利于身体健康。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1

59235次收听

基底动脉狭窄能治好吗
基底动脉狭窄一般是很难彻底根治的,但是该病通过早期诊断干预,也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基底动脉狭窄是指基底动脉管腔发生狭窄,影响后循环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急性或慢性的缺血缺氧,从而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卒中的一种疾病。该疾病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血管内的治疗,是可以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卒中的风险,并且在治疗后是要积极的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加强日常生活的管理,这样才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发病的概率,促进病情的康复。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1

70886次收听

曲唑酮停药困难吗
曲唑酮停药并不困难,因为这类药物一般没有成瘾性和依赖性。若服药期间失眠、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已经完全得到了改善可以缓慢的减少服用剂量,在停药的过程中不能着急,速度一定要缓慢,每次可以减少1/4看看身体是否有什么不适,如果可以耐受,这个剂量维持2~3周,然后在继续减少服用剂量,每次减1/4直到停药为止。曲唑酮属于精神科用药,治疗周期较长,精神科的疾病很容易复发,停药后如果外在因素的刺激后有可能病情复发,但这种情况属于疾病的特点,并不属于停药困难。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0

93537次收听

经常头蒙是什么原因
经常头蒙属于常见临床症状,考虑是患有脑血管疾病、功能性疾病、颈椎性疾病、血压异常等疾病引起。通过脑部CT、核磁共振、血压、血脂、胸片、心电图检查可确诊疾病。
基底动脉闭塞脑干梗死怎么办
如果基底动脉闭塞发生脑干梗死,首先需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是在超早期,而且适合溶栓,可以进行溶栓治疗。若是过了溶栓的窗口期,可以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有意识障碍需要进行醒脑治疗,颅压升高还要进行降颅压治疗。病情稳定之后要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基底动脉闭塞能支架手术风险大吗
基底动脉闭塞可以进行支架手术,不过这项手术的风险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大脑当中的血管都非常薄弱,在进行支架手术的时候,有可能会对其它的血管壁造成损伤,从而引发颅内出血,这样就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治疗效果。
02:50
脑血管供血不足的症状
老百姓所说的脑供血不足,实际上往往是供氧不足,是因为睡眠差、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的。在专业上脑血管供血不足直接就叫后循环缺血或者前循环的缺血。后循环指的是供应脑干和大脑后半部分,后循环缺血有两种情况,就是有TIA也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还有一种就是脑出血,也就是脑血栓形成,因为整个的管理眩晕的中枢部分,都是后循环供血的,所以会引起头晕、眩晕。前循环的缺血可以造成肢体的无力、发麻,甚至有些面部的无力、发麻等。
02:51
脑血管疾病怎么回事
脑血管疾病,是人体供血的血管出了问题,原则上分前循环和后循环。最多见的是因为动脉硬化造成,患者有高血压,本身有动脉硬化,也没有进行特别好的治疗,最后就造成了脑血管出问题,叫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出血性的和缺血性的。出血性的就是血压没控制好,导致脑出血。缺血性的脑血管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还有一种是所谓的血栓形成了脑梗死,它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动脉堵住了,另一种情况是心脏本身导致的。
脑血管病怎么预防
通过控制“三高”,改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不吸烟、控制饮酒、生活规律、不熬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脑血管病。脑血管病的预防实际和很多因素有关系,最大的一部分脑血管病从原因上来讲是老年病,老年病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出现一种疾病。也有其因素,比如炎症、血管异常等。最常见脑血管病应该主要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脑血管病,比如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血糖增高、糖尿病、吸烟、过度的饮酒、生活不规律等都能导致脑血管病。这些因素都是能够控制,比如常说的“三高”,通过就诊,医生给患者的建议或者是服用的药物都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语音时长 01:49

2018-09-07

56859次收听

01:09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引起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脑血栓、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俗称脑溢血,是指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较为典型的表现有一侧肢体突然麻木、无力或瘫痪,毫无防备跌倒;口角歪斜、流口水、语言含糊不清或失语,还有头痛、头晕、智力整体水平低于正常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