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抽动症会导致智力下降吗

发布时间:2021-03-3183091次播放

视频内容:

抽动症一般不会导致智力下降,因为抽动症仅为脑功能运动方面的障碍,表现出一部分肌群的异常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智力、认知部分无太多影响。

但是,有的孩子会因抽动症产生异常心理,比如自卑、老眨眼睛且控制不住、焦虑,会合并以上情况,但不会影响智力水平,在抽动症的孩子内,一般不会出现该情况。

抽动症都与遗传有关系,孩子抽动,父母也在眨眼睛、挤鼻子,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抽动症对于智力没有影响的,只是表现出来一些肌群异常的抽动动作,而且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抽动症可不可以治愈
临床治愈的患者主要体现在,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的抽动两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且孩子的工作学习没有受到影响,这时就达到临床痊愈的标准。但对于抽动症来说,在遇到一些应激事件,如孩子学习比较紧张,考试前,天气变化比较剧烈,孩子感冒,往往好多已经痊愈的孩子,又会再次的出现挤眉、眨眼、咧嘴症状。所以对于抽动症治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患儿一定要注意给其减压,保持心情舒畅,要保证孩子有合理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兴奋,做好日常调护,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语音时长 02:16

2021-09-29

91187次收听

抽搐症状怎么治疗
抽动症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如果病情轻微,没有心理负担,不影响正常交往、不影响生活,一般采取非药物治疗就可以。主要包括合理安排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不熬夜、不喝咖啡、浓茶叶水、少吃甜食。同时家人也要多理解和多鼓励患者,抽动症大多数预后较好,非药物治疗就可以控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同时合并心理问题,存在社交困难、自卑等情况就应该服药进行治疗,比如氟哌啶醇、泰必利等副作用相对较少,可以作为首选,也可以选择可乐定、阿立哌唑等药口服。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0

105767次收听

防治抽动症不能大意
说到抽动,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实它的危害还是很大的,因此防治抽动症不能大意,由于现在一家一个孩子可谓是一个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爱惜孩子一定要有方式方法不应该过度的溺爱,特别是要注意一些疾病的发生,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对于小儿抽动症应该怎样预防?
得了抽动症能治好吗
得了抽动症能治好吗?抽动症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不大熟悉,但是很多的孩子出现这种疾病的时候家长都非常担心影响以后的生活,就想尽快的治疗,但是到底能不能治好是家长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抽动症及其检查方法有哪些
抽动症是一种令很多孩子和家长感到非常无力的疾病,甚至有的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不老实,有很多奇怪的面部表情就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了抽动症,想去医院给孩子检查,又不知道该做哪些检查,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抽动症及其检查方法有哪些?
抽动症的护理方法有什么
很多的孩子都受到了抽动症的侵扰,所以我们不得不对此病加以研究,这样才能够尽量避免此病的威胁,专家说,这种疾病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严重,所以提醒大家,在该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护理工作,下面是抽动症的护理方法。
儿童抽动症注意事项
儿童抽动症的注意事项比较多,社会环境和心理关注方面要给宽松的环境,增加孩子信心,这样有利康复。饮食方面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休息环境注意安静,适当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锻炼注意力。儿童抽动症是孩子不自主的动作增多,临床上叫行为性抽动。还有语言性抽动,比如骂人、大喊大叫、发怪声等。同时有注意力下降、任性、不听话、学习成绩下降、多动,会捣乱破坏课堂的学习秩序。这对孩子来说是不由自主的。对家庭或学校来说,如果孩子老师不认识这种问题,觉得孩子的淘气是调皮,给他责难、打骂或体罚,让他到边上站着或一个人在那待着,对孩子的病情不利。建议在看完病、知道这个病后,不要不承认它,要大胆的认识这个病,和老师、幼儿园阿姨沟通,孩子本身易激动,易亢奋,再吃刺激性食物是不利的。孩子本身多动控制不了,所以要给他安静的环境休息好,给他充分的休息时间。暴力性的视频要少看或不看,注意视频用眼时间。多带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很多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协调能力。这种孩子的协调能力是下降的,要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谈心,多鼓励孩子,学校要少批评、多鼓励,发现孩子的亮点,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有利于康复。
语音时长 03:29

2020-03-12

57923次收听

引起抽动症原因
引起抽动症的原因目前医学上还未明确。可能和链球菌感染、机体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病毒感染有关。中医认为抽动症和肝、心、脾有关系,所以中医治疗是从心、肝、脾入手。抽动障碍也有一定的家族因素,一般是父系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大概是3:1到5:1。抽动症并非大脑有器质性的损害,而是大脑神经递质方面异常,在做脑电图检查中大部分是正常的,少部分显示轻度损害。临床上,不典型的脑炎、癫痫、过敏性疾病、咽炎或鼻窦炎,都有可能引起面部抽动,需要与抽动障碍相鉴别。
语音时长 02:31

2020-03-09

60491次收听

03:54
抽动症吃什么药
抽动症可以选择抗精神病类的药,以及中成药。西药如氟哌啶醇、硫必利等,对控制疾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相应的副作用。长时间的服药,可能会造成身体的耐药性。中成药临床中常用静灵口服液,治疗抽动症也有一定效果。另外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治疗用药,效果也比较好。抽动症的治疗不能忽略精神方面的治疗,要多鼓励、多表扬,有利于孩子的康复。另外要注意训练注意力,和运动方面的治疗,如感统训练等。
03:22
抽动症的危害有哪些
抽动症会导致孩子自卑、注意力不集中影响生活和学习,危害到正常的心理发育与智力发育。抽动症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行为性改变。一、周围的朋友或者家长、老师的不理解,歧视,或者周围环境的不和谐,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自卑,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二、抽动症的孩子多伴有多动。可能会对周围人的生活、学习造成干扰,引起矛盾。三、抽动症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四、抽动症的孩子可能会发生腹部抽动,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或者孩子的心理发育,甚至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03:21
抽动症多久能治好
抽动症是一种身心疾病,其治疗效果及时间长短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症状的发病年龄,发病后有没有坚持正规的治疗,病情有没有反复发作和患者所处的环境。环境主要包括是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性格。因此,抽动症的治疗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对应治疗。对于年龄偏小的患儿,可以先接受心理治疗,找到病因后进行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协调治疗,然后配合药物治疗。一般建议让患儿先吃中药,因为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少。若一些患儿在发病后并未接受治疗,抽动、秽语、或者嗓子发声的症状,可能会迁延到终生,甚至对他的性格、人格以及与其他人的相处产生影响,所以还是主张尽早的治疗。
01:23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称抽动障碍,起源于儿童时期,有些患者是在青少年时期起病,是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抽动症表现是一种不自主的、快速的、反复的肌肉抽动。根据疾病的特点和病程,分为短暂性的抽动障碍和长期的抽动障碍。有些病人有慢性的抽动障碍,病人在慢性抽动障碍中,伴随喉部发生抽动障碍。还有病人属于多发性抽动症,除眼部抽动还有鼻子、嘴的抽动,甚至出现肩膀抽动的症状,被称为多发性抽动障碍。
01:39
儿童抽动症能自愈吗
儿童抽动症能不能自愈要看具体症状。对于儿童抽动症症状短暂、比较轻、初发的病人,有部分不需要药物治疗,这类病人可以自愈。但是有部分病人,即使使用药物治疗,也不能完全治愈,甚至有些发展到成人,症状依旧存在,这类病人通常占50%到70%。治疗抽动症,以患者不抽动、不挤眼、不皱鼻子为治愈的标准。对抽动症患者还需要注意心理行为,当患者有抽动症时,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对患者心理上留下阴影,需要医生和家长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这类病人需要全方位的治疗。
儿童抽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儿童抽动症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因素都会引起这个现象,身体里面的很多疾病也会产生这个症状,主要的因素包括了体质因素、精神因素、习惯及模仿,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应该要确切的知道背后的原因。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是一种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疾病,症状是反复发作的不自主抽动,主要症状表现为抽动和行为障碍。会不自主的运动抽动和音抽动,出现不由自主的眨眼、噘嘴、点头、耸肩或者是踢腿等症状。
语音时长 00:50

2018-09-14

6490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