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耳炎可不可以引起面瘫

发布时间:2018-08-1056741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中耳炎出现了胆脂瘤,能破坏面神经的结构,导致面神经断裂,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瘫症状;轻微者为一过性的面瘫,严重可以遗留永久性不可逆的面瘫,危害非常巨大,要早期治疗避免出现面瘫这种严重并发症。因此,中耳炎可以导致面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21
中耳炎不治疗会自愈吗
有一部分中耳炎不治疗确实会自愈,比如抵抗力比较好的人得了急性的卡他性中耳炎,或者急性的化脓性中耳炎,因为抵抗力比较好,慢慢地自己也能好,但大多数中耳炎是不能够自愈的。一旦得了中耳炎,比如感冒了以后出现一侧,或者双侧的耳朵闷、堵、耳朵疼,一定不要自己在家里硬扛或者自己吃药,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医生检查了以后发现,如果确实是中耳炎,一定要积极的治疗,经过治疗以后绝大多数病人都会痊愈,如果不经过治疗,可能很大一部分病人会留下这样、那样的并发症。
02:03
中耳炎严重吗
中耳炎一般不严重,但出现并发症是比较严重,儿童的中耳炎症状较重,全身症状较重,高热、耳朵疼,特别是婴幼儿中耳炎,中耳结构发育不完全,很多生理性裂隙存在,儿童性中耳炎易导致颅内的并发症,需及时发现、足程治疗。成年人中耳炎最主要对身体危害较大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其中一种特殊类型中耳胆脂瘤,会破坏中耳、耳朵周围结构,慢性中耳炎胆脂瘤可能会破坏骨头,一直破坏到脑子里引起化脓性的脑膜炎、脑脓肿、脑积水、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累及生命。
02:17
耳朵发炎会引起发烧吗
耳朵发炎有部分病人可以引起发烧。急性外耳道炎或急性中耳炎部分病人会有发烧、耳朵痛并且伴有耳闷、耳鸣、听力下降。急性中耳炎引起耳朵流脓,病人的发烧、耳闷、耳痛的情况反而会得到缓解。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诊,临床诊断为急性中耳炎以后,通常会进行口服抗生素治疗,耳朵脓性分泌物比较多要及时地进行清理,并给与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一般病人在1周到10天左右发烧会逐渐缓解,症状逐步缓解直至痊愈,若病人在1周到10天持续高烧并且流脓停止或脓性分泌物比原来多,应警惕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
中耳炎会引起肚子疼吗
中耳炎不会引起肚子疼痛。中耳炎是中耳耳道的疾病,是细菌微生物感染中耳耳道引起的炎症;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耳道流脓的情况,是由于细菌感染分泌物或毒素不能自行排出引起的。大部分中耳炎是局限在中耳及耳道的疾病,部分严重的患者病变会沿神经淋巴组织进行扩散,但大部分局限在头面部,引起面部肿胀甚至蜂窝织炎的情况。一般不会累及下腹部,不会出现腹痛等情况。腹痛原因很多,需要进一步诊断。当腹痛剧烈时需及时医院急诊就诊。平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当症状明显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19

2021-04-20

79664次收听

中耳炎发烧需要挂水吗
中耳炎发烧需要挂水。当患者出现中耳炎发烧症状,就需考虑是感染到了病毒、细菌,导致耳膜发生炎症感染引起的现象。可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对于急性期的中耳炎就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治疗,可以将身体当中的炎症完全的消除。但对于慢性中耳炎来说,也会引起发烧的症状,而且会出现持续高烧,当出现发烧时,一定要及时的进行物理降温,如果温度相对来说比较高,就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口服抗生素类的药物治疗,也可以静脉输入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退烧。
语音时长 01:16

2021-04-20

91786次收听

得了中耳炎需要注意什么
得了中耳炎后,平时要预防感染。且定期检查,看听力恢复情况如何,再考虑是否需中耳充气治疗。也要改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平时远离嘈杂环境,洗澡的时候防止不洁水进入耳内。有胆脂瘤的患者,还需观察症状看是否要二次手术。
分泌性中耳炎用药用哪些药最好
中耳炎是现在不少人患上的疾病,它的出现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希望能够尽快治愈,中耳炎如果不能够及时得到控制的话对于患者来说危害是很大的,所以要能够在生活中好好对付中耳炎,那么分泌
慢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中耳炎是一种耳科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大多发生在儿童的身上,虽然这种疾病不是很严重但我们也不能去忽略这种中耳炎的发生,那么慢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呢。
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中耳炎分为很多种类型,病因是不完全一样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有上呼吸道的感染、外伤、免疫力下降等;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有感染、肿物、功能障碍等;慢性中耳炎的病因有急性中耳炎的反复、自身免疫力下降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多半是由于上呼吸道的感染,比如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还有咽鼓管的功能障碍以及鼻咽部的肿物,中耳的通气引流障碍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再有耳朵外伤之后、鼓膜穿孔之后细菌通过鼓室途径感染,通过鼓膜进入。再有就是自身免疫力和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也会容易感染。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也比较多:第一个就是咽鼓管的功能障碍;第二个是细菌的感染;第三个就是鼻咽部的肿物,还有气压伤、气压的变化,比如说潜水或乘坐飞机。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又会有很多原因:一个是机械性阻塞;再一个就是功能性的。机械性阻塞比如小孩的腺样体肥大压迫咽管、咽口,阻塞咽管的正常通气引流;还有急性鼻炎,再有鼻咽部的肿物,比如说有鼻咽纤维血管瘤压迫咽管咽口。还有全身性疾病,自身免疫力差,抵抗力下降,也会出现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的病因也是很多:第一个是急性中耳炎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第二个由于也是自身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而出现慢性中耳炎一般治起来比较困难,保守治疗很难去根治,大多数是需要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2:23

2020-02-14

58300次收听

02:21
中耳炎的危害有哪些
中耳炎的危害,主要是中耳炎的不适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耳炎常见症状包括耳痛、急性中耳炎、发烧,患者会有明显的不舒服,中耳炎还可以有耳流脓的情况。中耳腔有脓液、有感染,就会造成听力下降,导致患者听不清周围的声音。中耳炎持续发展、加重,还有可能出现颅内的感染,甚至出现耳后鼓膜下的感染。中耳炎损伤了内耳,有可能引起头晕以及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听力下降难以恢复,只有彻底治疗好中耳炎,症状才能得到逐渐的恢复。
耳朵流脓是什么原因
耳朵如果出现流脓,有几个原因。首先要看看有没有中耳炎,鼓膜是不是完整的。这个就需要到医院来进行检查。如果出现黄脓病,这时伴有感染性的情况,感冒、鼻炎、使劲擤过鼻涕这种情况,或者感冒期间乘坐过飞机,都可以引起中耳炎。这时候就可以出现鼓膜的穿孔。前期会出现耳朵剧烈的疼痛,后期耳朵开始流脓,耳痛可能就没有了。一般中耳炎会有耳朵流水的情况。还有耳朵流水是外耳道湿疹。外耳道湿疹本身它也可以出现耳朵流水特别多,一般流水的质地比较白、稀或者是黄色结晶。但是黄跟黄脓的黄不太一样,它是澄清的,比较清一些,不是特别的浓稠。这种耳朵流水也可能是外耳道湿疹的问题。所以还是要到医院里鉴别清楚,进行诊断。
语音时长 01:16

2019-11-18

54622次收听

治疗中耳炎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中耳炎的药物,首先是头孢拉定胶囊,需要分成成人或儿童用药;其次是氯霉素耳栓,是一种外用药物;再者是阿莫西林片属于一种口服药物,只要是用来消炎的。中耳炎患者需要及早治疗之外,还要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
中耳炎的药物治疗方法
中耳炎这种不良症状的治疗方法,一般采取氧氟沙星滴耳液这种药物来进行局部治疗就可以了。不过,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之中,需要用到一些辅助治疗药物,比如需要使用双氧水来清洗一下外耳道,以免发生大量的脓液积聚,影响了治疗效果。
中耳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中耳炎症状与病程有关,可有以下表现:耳痛;耳朵排出粘稠,红色或血红色液体,可能意味鼓膜已经破裂出现穿孔;慢性中耳炎还可以引起面瘫,颅内外感染,比如脑膜炎;出现听力下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或者是笨拙。
语音时长 01:32

2018-08-10

57754次收听

01:51
怎么预防中耳炎
中耳炎的预防应该从小抓起。大多数成人的中耳炎,都是由于患者小时候诊断不及时、处理不得当遗留下来的慢性中耳炎,所以中耳炎的预防应该从儿童抓起。首先要尽量做到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其次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饮食均衡,避免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尽量避免耳部外伤,避免由于鼓膜穿孔导致的中耳炎。如果有中耳炎发生,应该及时治疗、准确治疗,尽量避免中耳炎迁延不愈导致转归为慢性中耳炎或者导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中耳炎的预防应该从小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