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在手术后预防切口疝

发布时间:2018-09-1452391次收听

语音内容:

术后预防切口疝,医生首先应做好手术缝合处理,病人要注意补充营养,预防便秘和咳嗽。

手术后预防切口疝,医生应该更好地为患者缝合,选择更加结实和更好的缝合材料;从病人的角度来说,应该注意保持营养均衡,避免出现低蛋白、低营养血症。其次,避免出现伤口出血,也不要出现术后腹压增高等情况,比如大便要保持比较顺畅,积极预防便秘,排便时不要盲目用力。还要避免剧烈的咳嗽,预防感冒,不要出现打喷嚏使劲这些情况。

另外,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选择一个更大点和更轻质、有一定的弹性的补片,也能够抵御咳嗽和打喷嚏所带来的不良的影响,能够减少疝的复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切口疝手术是大手术吗
切口疝手术并不属于大手术。切口疝通常指的是在腹部手术之后,如果患者过早的进行离床活动或者因为切口感染以及咳嗽便秘等因素,会造成切口裂开,从而形成切口疝。对于切口疝的情况,通常可以采取手术的方式缓解,主要包括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手术等。虽然这不属于大手术,但是需要根据患者发生的部位、大小以及腹腔粘连的情况不同,手术的方案和治疗情况也会有所差异。建议患者在手术之后还是要做好护理工作,以免延长病情恢复。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90939次收听

怎么预防切口疝
切口疝本和手术切口有密切相关,切口疝的预防要求外科医生精心设计切口、改善患者术后愈合能力、积极处理引起腹压增加的原因和对切口及时换药、清创,减少切口感染。一、精心地设计切口,使用正中切口,避免使用切口疝发生率比较高的旁正中切口或者经腹直肌切口。二、改善患者术后的愈合能力,加强营养纠正患者的贫血、低蛋白症状,补充维生素。积极治疗合并症以及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慢性咳嗽、咳痰的患者相应用止咳化痰药物,减少腹腔内压力增高导致的疝发生。三、积极处理引起腹压增加的原因,比如腹腔内胀气、便秘,适当灌肠通便,减少腹腔内的压力增加。长期的排尿困难,及时应用减轻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减轻排尿的困难。四、对切口本身及时换药、清创,减少切口感染。
语音时长 01:16

2020-03-12

56639次收听

切口疝什么时候手术更好
切口疝形成之后局部组织需要再进行塑形,这个过程大概需要6个月左右时间。为了预防术后再次复发,切口疝的修补一般以疝发生后6个月实施比较好。因为第一次手术之后,腹腔内的脏器存在着炎性粘连,局部解剖层次不清肠管这种炎性的黏连,修复手术如果实施得过早,往往会由于组织辨认不清晰会导致腹腔内组织的损伤,尤其会导致肠管的损伤,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问题,得不偿失。切口疝的原则一般来讲需要切除原有的手术瘢痕,良好的显露疝环需要周围游离的范围相对也比较大,然后在还纳疝内容物之后,在无张力或者低张力的条件下来进行修补组织的各个层次重新缝合,因此这个时间建议在6个月以上再次实施切口疝的修补手术。
语音时长 02:12

2020-03-12

66942次收听

切口疝不做手术有哪些危害
切口疝由于它自身解剖的原因,所以本身并不会发生嵌顿。但是如果不做手术往往会随着病程延长,病情也会逐渐地加重,导致疝环本身逐渐增大,周围的肌肉、组织、腱膜也会日趋的薄弱,使疝环增加增大,腹腔内的脏器也会越来越多地突出于腹腔之外,疝囊也变成巨大的切口疝,使得真正的腹腔容积逐渐减少,疝囊成为容纳部分腹腔内脏器的第二腹腔,或者称为“腹外腹”。给患者的生活造成非常大的不便,也给患者本身带来比较大的麻烦,以后的治疗也会增加相应的难度,使再次治疗的时候复发率相应地增加。因为疝本身并不会自愈,所以建议患者一旦发生了这种切口疝的情况,及时来正规的医院就诊不要使病情严重,加重之后再来会给患者本身带来很大的不利条件。
语音时长 01:20

2020-03-12

59438次收听

01:56
切口疝的诊断是什么
切口疝是指腹部手术后在手术切口部位发生的疝。切口裂开患者的腹外疝发生率往往会达到30%以上,切口疝的发生往往和解剖因素以及切口的缝合技术有关。但如果切口发生了感染,或者术后有剧烈咳嗽、反复嗝逆等腹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时,切口疝的发病率可以达到10%。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在腹外疝发病率中排第三位。多发生在腹部的纵行切口,尤其是经腹直肌切口、腹直肌外缘切口。如果切口获得了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病率往往在1%以下。另外患者的一般状态,比如年龄较大、营养差、肌肉萎缩以及肥胖也会导致切口疝发病率增加。
01:58
切口疝术后会复发吗
任何疝修补,无论采用传统的疝修补,还是无张力的疝修补,术后都有复发的可能。切口疝由于切口疝大小以及周围的腹壁愈合情况,导致切口疝的复发率在腹外疝中最高。一般疝修补术后半年之内的复发,往往和手术缝合技术、补片类型相关。一般手术两年后复发和患者自身因素有明显关系。比如腹腔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长期便秘,以及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排尿功能困难,或者患者本身肥胖、糖尿病、腹水、便秘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切口疝术后复发率相应地增加。
02:21
如何预防切口疝
切口疝可以通过切口设计,改善患者切口愈合能力,减少伤口感染等进行预防。一、要求外科医生精心设计切口,尽量使用正中切口,避免使用切口疝发生率比较高的旁正中切口或经腹直肌切口。二、术后要改善患者的伤口愈合能力,比如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低蛋白症状、补充维生素。积极治疗一些合并症和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慢性咳嗽、咳痰患者相应的用止咳化痰药物。三、对切口本身要及时换药、清创,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积极处理引起腹压增加的原因,比如腹腔内胀气、便秘、长期排尿困难,及时的应用药物减轻相应的症状。
02:49
切口疝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切口疝手术后应该注意术后短时间内疝的恢复。一、短时间内佩戴腹带可以帮助患者抵抗腹腔内的压力,减轻腹部对于修补区造成过高压力所导致的疼痛。一般建议佩戴6个月以上。二、术后患者尽量减少影响腹腔内压力的疾病或活动。长期的便秘、排尿困难或者慢性咳嗽的患者,术后应及时进行规律治疗干预。三、吸烟患者应戒烟。吸烟对胶原蛋白代谢的影响,以及慢性吸烟患者经常慢性咳嗽都是术后切口疝复发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患者应该适当加强营养,同时要适当运动。
切口疝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腹壁切口疝一般是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对于年老体弱、有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慢性疾患者、癌症晚期和合并内外科是急危重症者,可以做非手术治疗,包括:保护切口疝、防止疝内容物损伤;局部使用弹力腹带或腹围包扎,防止疝块突出;处理咳嗽、便秘等全身情况。现代,腹内压力增高已非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因为应用人工材料的无张力修补技术,可不增加术后的腹腔压力,而预防术后的切口裂开或切口疝复发。
切口疝术后的不良反应
切口疝的不良反应就是手术以后出现感染,局部出现积液,积液以后出现红肿、发烧,然后不得不穿刺或者切开引流,还有腹腔间室综合症,切口疝手术以后病人出现复发,复发多数是由于补片选择的大小没有恰当,补片钉和固定没有确切所导致。
切口疝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患有腹壁切口疝的病人常是因为腹部手术后切口受到病菌的感染,或者有些患者在做了腹壁手术后,因为护理不当,切口感染、裂开,或者咳嗽让腹内压增高时,都可能会导致腹壁切口疝疾病出现。目前手术是治疗这种疾病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做过切口疝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手术部位慢性疼痛和手术部位无法用力以及发生排异反应这三种后遗症。
如何预防切口疝
预防切口疝要术前加强营养,注意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术后控制腹腔压力和剧烈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使劲排便。术后定期清洁消毒切口,避免伤口感染。糖尿病病人,应注意控制好血糖。术后可以用腹带保护伤口,降低切口张力避免切口裂开。
切口疝修补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切口疝修补术前应重复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检查,特别注意检查咽喉、心、肺、血液及手术部位。手术前一日完成手术区皮肤准备。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或存在其他使腹内压增高的情况时,应待其得到控制后再手术。
术后容易长切口疝的人群
切口疝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切口愈合不良,通常认为,肥胖者、糖尿病患者、凝血机制不好的病人、肝功能不好的病人、营养不良的病人等,伤口不容易长好,而伤口不容易长好就有可能出现切口疝。另一方面比如患者伤口里边有出血的、伤口里感染的、伤口里边出现积液的这一类的病人,伤口也是不易愈合好,不愈合好病人术后腹压增高,就会诱发疝气。还有比如缝合的技术,有很多的大医院的医生做这个手术里边做得很漂亮,到关肚子的时候,医生可能不太重视,让学生去关。当然学生也是应该的,学生也要经过锻炼小大夫也要经过一个锻炼。但是还是建议要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去做缝合,而不要把这个伤口完全就扔给小大夫或者学生,缝合伤口的不良的技术,甚至一些材料,比如粗丝线、比如打个结每个节的张力强度不一样,都会诱发疝气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53

2018-09-14

64026次收听

03:04
切口疝手术的时机和原则
如果发现切口疝,首先需要观察病人有没有出现一些症状,如果患者没有出现症状,非感染愈合半年以后,患者就可以再接受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是感染愈合,经过一年以后的时间,患者才可以再接受手术治疗。如果切口疝的病人,出现一些症状,比如出现肠梗阻的情况,而且病人已经不能够进食,对于产生这种情况的患者,就得随时进行手术。对于患有切口疝的病人来说,手术的治疗原则,通俗来讲,就是补洞,包括切除切口瘢痕;在显露疝环以后,沿其边缘清楚地解剖出来腹壁的各层组织;回纳疝内容物以后,在没有张力,或者是低张力的条件下,修复各层腹壁的组织。通常情况下,进行手术之前,就要给患者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估,包括患者疝的大小以及粘连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