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奶粉哪个好

发布时间:2019-05-2058552次收听

语音内容:

合适的健康的应该是好的奶粉。什么样算是合适,什么样是健康。

首先,产品的安全一定要保证。这是首先最基础的要求。

其次就是不同的孩子可能要求的奶粉不一样。比如早产儿期有专门早产儿的奶,它可能主要是为了让孩子的热卡提供的更多,蛋白质含量也会更高。对于每个阶段,像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需要的奶粉种类也不一样。

还有一些特殊的孩子,比方一些对氨基酸,对奶粉过敏的孩子,可能会使用一些氨基酸奶粉,或者是适度水解或深度水解奶粉。

实际上哪种奶粉好,是需要看孩子需要哪一种。需要的也是合适的,安全性一定是保证的前提下,才能说这个东西是好的。否则就没法评判一个奶粉到底是什么样的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宝宝吃安抚奶嘴有什么坏处吗
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可能增加龋齿、中耳炎、牙齿咬合异常等风险,但合理使用可缓解哭闹。主要潜在问题包括依赖风险、口腔发育影响、感染风险、营养干扰、睡眠问题。1、依赖风险:长期频繁使用安抚奶嘴可能导致心理依赖,部分宝宝在戒断时出现焦虑哭闹...
婴儿辅食有哪些
婴儿辅食主要为:淀粉类食物,如:米、面等粮食;蛋白质类,如:鱼、肉、肝、血及大豆制品等;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及坚果等。1.婴儿可于4~6个月时开始添加果汁和菜水。如挤出新鲜柑橘汁、番茄汁、山楂汁和绿黄色蔬菜水喂食,以促进此期宝宝对各种味觉的适应。2.宝宝满6个月,可加米糊、面糊、营养米粉等粥状、糊状食物。即使乳量充足,仍应添加淀粉类食物以补充能量、训练吞咽功能,并培养宝宝用匙进食半固体食物。3.8个月起,可据婴儿咀嚼及吞咽功能的发育情况,试食馒头干片、烤面包片或松脆的饼干等,以促进乳牙萌出,并训练婴儿用手抓取自喂,学习咀嚼、吞咽固体食品。米、面不宜去麸皮过多太细,会损失维生素B影响营养价值。稍大婴儿米面制品中还可加小米粉、大豆粉、菜末、肉末等,使维生素、矿物质及蛋白质等含量增加,更有营养。4.8个月后婴儿食物已渐多样化,如可以将蛋、肉、奶、鱼、肝、动物血、菜等食物加入粥、面中喂食,遵循由细到粗、由少到多、逐渐增多种类的原则,保证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
语音时长 01:50

2022-08-01

15792次收听

婴儿吃手是怎么回事
婴儿吃手是正常现象。很多婴儿喜欢把手指或小拳头放在嘴里,吮吸得津津有味。这是婴儿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对小月龄的宝宝来说,嘴是探索和感知世界最重要的途径,用吃手的方式可满足其对世界的好奇心。如果宝宝只是偶尔吃手,家长无须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指以外的其他事物上,自然就停止吃手了。婴儿在生理上本就有吸吮的要求,饥饿时和睡前,常会吸吮手指,尤其是吸吮拇指来安慰自己,这种行为通常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但有时婴儿因要求得不到满足而精神紧张、恐惧焦虑,未获得父母充分的关爱,缺少音乐、玩具、图片等视听觉刺激,孤独时便吃手自娱渐成习惯。家长对这类孩子要多加关心,以消除孤独抑郁的心理。另外,少数孩子体内微量元素缺乏,也可出现吃手,可化验微量元素(手指一滴血即可),确诊后补充相应所缺元素。
语音时长 01:23

2022-08-01

12241次收听

厌奶期怎么办
厌奶期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生理性厌奶仅表现为厌奶,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改变喂食方式、适时添加辅食、营造适宜的用餐环境、增加活动量等方式改善;病理性厌奶则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1.改变喂食方式:宝宝出现厌奶时,家长可采取较为随性的喂食方式,不要经常换奶粉品牌。以少量多餐为原则,等宝宝想吃时再吃,不强迫宝宝吃,否则会让宝宝产生恐惧心理。2.适时添加辅食:要遵守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从小量开始,慢慢加量。每添加一种辅食要观察宝宝状况,可以的话再继续或加另一种,可从米粉、米汤或稀释的果汁开始,后续再加蔬菜泥和果泥,蛋黄等。3.营造适宜的用餐环境:喂食的环境尽量柔和、安静。因宝宝对外界充满好奇,用餐时若有人在旁逗弄,或有吸引他注意力的声音,宝宝会觉得这些比吃更有趣,自然就不想吃了。4.增加活动量:可适当增加宝宝的活动消耗,有饥饿感时,食欲会更好。
语音时长 01:38

2022-07-29

17327次收听

新生儿吐奶怎么办
新生儿吐奶应调整喂养方式,如无改善应及时就诊,由医生明确原因并治疗。新生儿吐奶也称溢奶,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大多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现象,主要是由喂养不当导致的,可以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改善。比如让新生儿身体处于45度倾斜状态喂奶,喂奶时注意速度,不要太急、太快,新生儿吃完奶后适当拍嗝,不要马上把孩子放到平卧状态,不要即刻增加孩子的肢体活动如换尿布、洗澡、运动体操等,哺乳量较大且吐奶较多的新生儿可改为少食多餐,缩短孩子一次的喂奶时间,一般在调整喂养方式后,吐奶情况可有明显改善如果调整喂养方式后仍然没有改善,仍然吐奶频繁,呕吐量大,并且呕吐物呈咖啡色或绿色,或同时有腹胀、腹泻、发热、哭闹、精神不好、嗜睡等情况,应当及时就诊,由医生明确原因并积极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19

2022-07-29

11225次收听

02:58
刚出生十天的宝宝一天拉几次正常
刚出生十天的的宝宝,一天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一天六次以内都是正常的,如果是人工喂养的,也就是奶粉喂养的宝宝,一般一天拉三到四次,这是正常的。因为小孩的肠道蠕动比较快,而且喝的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粉液体的食物,排空也相对比较快的,所以大便次数都是比较多的。如果大便次数显著的减少,一天不拉或者是三、四天才拉一次,一定要注意有没有肠道畸形,或者是有没有其它的一些乳糖不耐受等等情况。
03:44
宝宝一岁半身高体重标准
宝宝一岁半身高、体重的标准,宝宝的身高、体重标准,这时候一定要看是男童还是女童,对于一岁半的男宝来说,身高标准有一个范围,在这里推荐的是73.6厘米到92.4厘米之间。平均一岁半的男宝宝身高是82.7厘米,而对于女宝宝来说身高标准与男宝宝相比就是稍微的低一点区间是72.8到91厘米左右,平均的身高是81.5公分这是一岁半内的宝宝身高的范围以及标准值。这些都是根据儿研所的身高、体重中国内地宝宝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曲线图来给大家取的这个数值。
宝宝的几种药可以掺一起喝吗
宝宝几种药尽量不要掺到一起喝,主要宝宝年龄比较小,胃肠道功能还比较差,如果几种药同时服用会对肠道造成负担,宝宝会出现呕吐、腹泻、恶心等症状,也会加大药物之间产生反应,会出现相互抵消药性的现象。宝宝生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治疗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或者按照药物的类型间隔一段时间再服用另外一种药。在服用药物期间,大人需要多观察宝宝身体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停止用药,不良反应如果比较严重,妈妈需要立即带宝宝到医院就医治疗,结合身体情况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0:59

2021-06-09

71214次收听

02:59
3个月的宝宝可以竖着抱吗
3个月的宝宝不建议竖着抱,因为宝宝的颈部肌肉力量还不足以支撑头部的重量,所以不建议竖着抱孩子,竖抱时间较长,容易造成宝宝出现颈部损伤或脊柱变形。有时候孩子吃完奶,需要进行拍嗝,拍嗝的时候可以竖抱。但应注意竖抱的方式,竖抱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托住孩子的颈部,用另外一个手去拍打后背,拍出饱嗝来,再接着把孩子恢复到躺着的位置。不建议3个月的宝宝长期的竖抱,但是如果宝宝确有需要,短暂的将孩子竖抱起来是可以的。
03:02
哺乳期妈妈吃什么宝宝会胀气
如果母亲在哺乳期间,吃的牛奶、豆浆,这种高蛋白的食物比较多,孩子会出现腹部胀气,出现肠胀气的情况。土豆、红薯还有山药这种块茎类的食物,含的淀粉含量比较高,淀粉含量高也很容易产气,所以也会导致小宝宝出现肠腔的胀气。另外,甜食如果吃多了,宝宝也会受到影响,也会出现胀气的情况。除了这几大类食物以外,另外就是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在哺乳期吃三文鱼比较多,三文鱼这种生冷的,相对也会刺激孩子的肠胃,出现胀气的情况。
新生儿喝奶后拍不出嗝怎么办
新生儿拍奶嗝为了预防胀气和吐奶,若新生儿喝奶后拍不出奶嗝,宝妈需纠正拍嗝的姿势。若喂养姿势正确、喂养时间合理化,很多孩子吸入空气过少,也会存在拍不出奶嗝的情况,喂奶后可多竖抱孩子。日常需规定合理科学化的喂养时间,避免孩子过度饥饿。
新生儿吃奶量怎么看
新生儿吃奶量是需要提前掌握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出现喂养不足的情况,小孩子会出现哭闹和休息不好的现象,一般需要根据哺乳次数和相关的哺乳规定量来判断,其次可以根据日常的排泄次数来分析有没有吃饱。
宝宝喂养常见知识有哪些
通常喂养宝宝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宝宝。在喂养姿势上面,也可以采用坐姿、侧躺、斜倚和橄榄球抱姿来喂养宝宝,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吸收。
01:33
婴儿缺钙的表现
通常新生儿缺钙常常会在夜间突然惊醒,啼哭不止。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显。生长迟缓,学步晚,骨关节畸形。多数1岁左右学迈腿走路,或者会由于骨质软,表现为“X”形腿或者“O”形腿,肌肉松软无力,腿骨疼痛。有些长时间缺钙会出现关节痛。还有一些可能影响到整体身高发育。缺钙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
硅胶奶瓶多久换一次
硅胶奶瓶由液体硅胶制作而成,有透明度高,耐热性强,不易破碎变形的优点。此外硅胶奶瓶在设计方面,经过不断进化,通过改变奶嘴奶瓶角度,有利于宝宝进食,培养宝宝自主进食的能力。硅胶奶嘴在长期使用之后,可能会发生变硬,变形的情况,所以一般建议奶嘴三个月更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