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2型糖尿病

发布时间:2019-06-1456134次收听

语音内容: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里占的比例最高的一个类型,中国的2型糖尿病现在发病率特别高。2型糖尿病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然后进一步又出现胰岛功能的减退,逐渐就会出现高血糖,最后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中国人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非常高,高到11点7%,即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2型糖尿病的患者,而且在18岁的成年人当中,52%的人类都有高血糖异常,异常高血糖进一步发展,也会变成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经常见于肥胖的患者,尤其是高热量饮食、大鱼大肉、吃的比较多、生活节奏比较快、活动量比较小的人特别容易发生,也经常合并心脑血管病、肾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等,所以糖尿病并发症非常多,危害非常大。

在中国面对着2型糖尿病的暴发流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不要认为家族里面以前没有糖尿病,现在就不会得糖尿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质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每一个人都可能发生2型糖尿病,因为亚裔人口比较普遍的对2型糖尿病易感,发病率很高,大家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从一开始就要建立一个良好、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吃水果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水果,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水果如草莓、樱桃、苹果等,并控制每日摄入量在100-200克。水果摄入需结合血糖监测和用药情况调整。糖尿病患者选择水果时需重点关注升糖指数和含糖量。低升糖指数水果如草莓、樱桃、...
糖化血红蛋白5.6相当于血糖多少
不存在糖化血红蛋白5.6相当于血糖多少这一说法,建议患者如果想测量血糖的数值,需要及时地进行实验室检查。在临床上,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之间没有直接的换算方法,因此无法计算出糖化血红蛋白5.6相当于血糖的多少。糖化血红蛋白是血中葡萄糖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的一种产物,与血糖浓度和高糖存在的时间有关。血糖是血中葡萄糖的含量,属于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能量的来源。如果患者想明确血糖的数值,需根据生化检查或者是指血检测来判断是否出现血糖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如果想测量机体血糖的数值,一定要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检查项目。一旦出现血糖数值异常的情况,应该查明原因,积极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1:18

2022-06-10

31626次收听

03:15
查血糖喝水会影响结果高还是低
查血糖,少量的喝水对于结果没有任何影响。通常查静脉血糖的时候,临床的嘱托都是禁食水、药,一般指的是大量的饮水,可能会对血糖造成轻度的影响,但是早晨喝上一百毫升的水,对于血糖是没有影响的。再有对于血糖的检查,进食影响是非常大的。进食以后,再查的血糖,对于血糖以及血脂都会有明显的改变。但是如果大量的喝水,尤其指的是喝饮料,如碳酸饮料,则会对于血糖的高低,影响的结果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碳酸饮料,是不允许喝的,对于检测的血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
02:06
血糖空腹8.6严重吗
说不严重,因为血糖还不算太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情况。所以,如果血糖到了8.6mmol/L了就要进行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还有药物,把血糖控制到理想的范围。因为长期高血糖8.6mmol/L会产生各种糖尿病的后果,就是引起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会失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会衰竭,糖尿病神经病变、会疼痛,还有糖尿病人会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所以一旦产生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这个情况就非常严重了,一定要抓紧时间去治疗。
糖尿病包括哪些临床类型
糖尿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因素,1型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而2型糖尿病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而导致的。糖尿病在临床上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
02:41
糖尿病怎么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包括糖尿病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监测和糖尿病教育,俗称为五驾马车。其中糖尿病教育要作为贯穿整个糖尿病管理的核心因素。除了这五大方面之外,现在更倾向于加上糖尿病的心理治疗。第一,糖尿病饮食治疗,多在于总热量控制,而不在于某一大营养元素控制。第二,糖尿病运动治疗,不建议患者进行剧烈的运动,而是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第三,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经典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第四,糖尿病的监测。监测指标因人而异,要进行个体化管理。
老年人血糖高吃什么好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保持清淡,不能总是吃生冷,辛辣,油腻的东西,而且海鲜类食物尽量也不要吃,更加不能总是吃很多含糖量很高的东西,否则会让患者病情变的更加严重,期间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一定要保持良好,还应该有良好生活习惯,不能经常紧张,烦躁等,要是有这些不良精神因素的话,不会有利于病情恢复,期间定要控制血糖上升。患者要是有必要的话,可以结合胰岛素,降糖药物等有降糖效果的药物一起进行治疗,只有把原发病控制好,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老年人定时定量,根据老年人习惯,可以少吃多餐,使每天的能量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
语音时长 01:26

2019-12-18

60962次收听

餐后2小时胰岛素正常值
餐后2小时胰岛素含量有一个正常值范围,具体来说为9.93到124.9皮摩尔每升,只要处于这一范围就说明没有异常。
糖尿病怎么治
糖尿病主要是体化治疗,综合治疗以及全方位治疗。从控制血糖、加强运动、选择合理的药物、健康教育、监测血糖,五个方面进行。一、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戒烟限酒,通过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活动量来达到一个制定饮食计划,每天限量,定时定量,少油少盐少糖的饮食。二、加强运动,每周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尽量的做到每餐餐后半小时或一小时,达到一个中等强度的运动量。三、药物选择,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选择一种合理的降糖药,单用或连用使血糖达到长期稳定的状态。四、家属和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认知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的危害,怎么积极的控制血糖,减少的危害,加强患者的依从性。五、经常监测血糖,使血糖长期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以达到长期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54

2019-12-09

57958次收听

酮症酸中毒是什么引起的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一个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在没有胰岛素以前,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是100%,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后,患者抵抗力特别低,特别容易合并感染,而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后,血液特别粘稠,容易继发心脑血管病,甚至肾衰,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急性并发症;但是现在胰岛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已经不是太危险的疾病,基本上经过治疗以后100%都能够抢救成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的原因实际上很复杂,常见原因有:第一,最常见的是原来打着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突然听信祖传秘方或者保健品,然后停止进行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者中药的规范治疗,停止治疗后血糖控制不好,就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第二,如果本来血糖控制尚可,但是最近合并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出现高烧,经常诱发酮症酸中毒。第三,脱水也经常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发的一个原因,比如出大汗、患胃肠炎、拉肚子、大吐、大泻或者利尿药用的特别多的时候。一旦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果现在还是口渴、喝水喝的多,但是不想吃饭,因为糖尿病本身是多食、消谷善饥,现在突然不想吃饭,说明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这个时候就需要赶紧化验尿、化验血糖,如果确诊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用太紧张,该住院应该赶紧住院,接受胰岛素输液治疗,许多病人能够抢救过来。
语音时长 01:07

2019-06-14

59952次收听

02:02
什么是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指的是身体中间的各种内分泌腺体,包括其中的一种腺体,只要出现分泌功能不正常,都属于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概念非常广泛。脸上长粉刺,女性月经失调,这些症状都可以称为内分泌失调。但是内分泌失调并不是特指这些症状。内分泌失调可能脑垂体功能出现障碍、甲状腺功能障碍、甲状旁腺的功能障碍、还有胰腺的功能障碍、肾上腺的功能障碍,以及性腺的功能障碍等很多方面,判断是否有内分泌疾病,需要到专科医生那里去进行咨询或者相关的检查。
02:30
桥本甲状腺炎症状
桥本甲腺炎早期没有症状,严重会出现怕冷、少汗、脑子思维比较迟钝、皮肤比较粗糙,最严重时会出现皮肤增厚,夏天不出汗,对外界反应迟钝,少数会出现怕热、多汗、心慌、出汗等症状。大部分桥本甲状腺炎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在甲亢或者甲减时,才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二甲双胍可以减肥吗
二甲双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药物,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帮助,可有效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而且也具有减肥的作用,但是不应该仅仅把它作用作为减肥上,因为可能会造成很多的影响,比如说中老年人群在服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特别的注意起来,可能就会导致乳酸中毒,另外在服用时也应该避免饮酒同时还应该注意副作用的出现。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
控制总热量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消瘦者可适当增加热量达到增加体重。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安排好饮食,达到即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主要有急性并发症会中毒,损害脏器,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急性并发症来势比较凶猛,如果有足够警惕,及时发现去医院治疗,一般不会留下长期损害。主要包括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低血糖或感染。如果反反复复发生急性并发症,会遗留并发症。比如反复低血糖可能引起神经智力的损害,长期的血糖高没有控制会对各个脏器都有损害。大血管病变就是心血管的病变和脑血管病变以及外周血管病变,还有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主要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慢性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对各个脏器造成损伤。
语音时长 01:44

2018-09-29

5233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