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手脚冰凉出汗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19-11-2270908次收听

语音内容:

手脚冰凉出汗是由于气虚血瘀以及表虚、阳气不足、经络不通、经血不够等。中医上会认为是气虚血瘀以及表虚引起,中医认为气有温煦肌表的作用,女孩子到了冬天以后由于气不足,体表阳气不足,就会出现手脚冰凉这种情况,另外阳气还有敛阴的效果,可以把这个体表的汗进行一个充分的回收,敛汗,如果体表阳气不足往往就会出现手脚冰凉。

另外就是经络不通,或者是经血不够不能运行。往往是淤血这种表现,中医除补气、养阴之外还要进行活血通络治疗。中医活血通络药往往会有丹参,像红花、桃仁可以很好的缓解阳气偏虚,经络寒凝以及脉络不通的症状。

在食疗方面可以让病人用当归,羊肉,党参、黄芪等做一道非常味美的药膳。一方面补气、养血,另一方面温阳,对于手脚凉出汗效果是非常好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出汗不一定是排毒
出汗不一定是排毒,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正常生理现象,排毒主要通过肝脏、肾脏等器官完成。
01:58
吃辣满头大汗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吃辣满头大汗可能是辣椒素刺激、环境因素、体质湿热、多汗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因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治疗。1、辣椒素刺激:辣椒中含有较多的辣椒素,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刺激,使新陈代谢加快,导致满头大汗。建议控制辣椒的摄入,减轻辣椒素的刺激。2、环境因素:在湿度和温度较高的环境食用辣椒,可能会增加人体的湿度和温度,引起满头大汗,可以通过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以防出汗过多造成脱水。3、体质湿热:容易影响脾胃功能,食用过多的辣椒时可能会造成津液大量外泄,导致出汗较多,可以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连翘败毒丸、二妙丸等药物缓解。4、多汗症:吃辣时神经系统异常可能会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溴丙胺太林片、硫酸阿托品片、盐酸奥昔布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容易使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出很多汗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甲亢灵胶囊、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治疗。建议日常生活中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保证营养均衡,如南瓜粥、绿豆粥等,还可以食用苹果、草莓等食物补充维生素,有利于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脚汗多怎么办
单纯脚汗多,考虑因多汗症引起。多汗是临床多见的症状,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病因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多汗症是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皮肤汗腺过多分泌的一种疾病。多见于汗腺分布丰富的部位如手掌、足底、腋、头部、面部和外阴等处,对称发生。多汗是临床常见症状,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多汗症和继发性多汗症。原发性多汗症,常常从青少年就开始,青年时期明显加重,平时手心、足心、腋窝以及面部会出现对称性的多汗。原发性多汗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可能逐渐地减轻并且缓解。脚汗多可以经常洗脚,勤换袜子,可以口服谷维素和维生素进行调节。严重者可以进行肉毒素皮下注射。继发性多汗症指继发于机体某些特异性疾病,如感染、代谢、药物中毒等,亦可继发于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上应针对原发病治疗。
语音时长 01:35

2022-07-26

13157次收听

一动就出汗是不是肾虚
一动就出汗并不是肾虚。一动就出汗,有时候甚至不动就出汗,叫做自汗症。肾气是汽车的发动机,是五脏六腑的根本,身体的五脏六腑的所有的功能状态都需要肾气的鼓舞,都需要肾气的推动。一动就出汗,主要的汗是由胃阳来巩固的。胃阳又是由肺气来固护,所以说一动就出汗,跟肺胃之气是密切关联的。所以在临床上面遇到一些长期的自汗的病人,会给他用一些固护肺胃的药,而不仅仅就是代表肾虚而导致。
语音时长 01:22

2021-12-30

74057次收听

手心老是出汗怎么办
如果手心经常出汗超过正常的范围,在医学上就诊断为局限性的多汗症。本病男女均可以发生,比较常见于手掌、脚掌、腋下、腹股沟、会阴等部位,其中以手掌和脚掌最为常见,多数没有季节性的区别,这种类型的多汗症经常初发于儿童或者青春期,一般可以持续数年,多数到25岁以后就会自然减轻,患者常会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的障碍,例如皮肤的湿冷、青紫或者苍白,容易出现冻疮。手部多汗会给生活带来一定的不方便,比如社交上的障碍,或者是写字、弹琴、纺织等生活的不方便。从治疗上来说这种多汗症,首先要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局部的外用药物治疗,包括收敛性的药物,例如明矾溶液、鞣酸溶液或者是甲醛溶液等,这些药物的使用可以减少局部的汗出。系统性的用药,包括正经药物,如苯巴比妥、溴剂、谷维素等药物。还有一些抗胆碱能的药物会有短时效果,但是服用以后,可能会出现皮肤潮红、心悸等不适症状。常用的物理治疗,包括离子透入治疗等,局部还可以应用肉毒杆菌来注射治疗,注射的部位可以有4~6个月的近似无汗。对其他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汗症,多采用局部的交感神经切除术。
语音时长 02:47

2021-07-09

89169次收听

03:18
容易出手汗什么原因
手心是大汗腺分泌丰富的位置,所以本身是容易出汗的地方,但是有一些人的手掌出汗会明显多于正常人的数量。如果手心经常出汗超过正常的范围,在医学上就诊断为局限性的多汗症。这种类型的多汗症,经常初发于儿童或者青春期,可以持续数年,多数到25岁以后就会自然减轻,患者常伴有末梢循环功能的障碍。从治疗上来说,多汗症首先要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需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常用的物理治疗包括离子透入治疗,局部还可以应用肉毒杆菌来注射治疗,其他治疗无效时也可以考虑手术。
一紧张就出汗怎么回事
一紧张就出汗一般都是因为紧张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所致,这是很常见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果说症状表现比较严重,有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也有可能是患上了多汗症。
02:11
出汗能减肥吗
出汗和减肥之间不存在联系的,出汗是体液通过毛孔排出的一个过程,往往是需要降温或者降低体内温度的表现,甚至是排出体内的一些毒,并没有起到减肥的效果。很多人以为出汗可以减肥,是由于一些商家的虚假广告,在临床上已经验证一些药物可以让人出汗,但是没有起到减肥的效果。所以想要减肥的话主要是控制饮食以及做运动从而达到减掉脂肪的效果,控制自己的饮食,尽量少食入一些碳水化合物,多吃一些纤维素和这种谷物,另外,可以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同时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比方说慢跑,或者是打球,这些是可以帮助减肥的。
爱出汗是什么原因
一,阳气虚弱,头部出汗多,可能是因为阳气虚弱或者是胃火旺。二,肝阳上亢,额头出汗异常,可能是肝阳上亢所致。三,肺气不足,鼻子出汗异常,原因可能是免疫力低下、肺气不足所导致的。四,内分泌失调,颈部出汗异常,可能是内分泌失调,或者是体内湿热导致的体内气机不畅。五,饮食重口味,腋下汗腺多,出汗多,但有人会伴有浓重的气味,这可能跟日常的饮食的味道过重有关。六,脾胃失和,脾胃失和会导致身体的血液循环变慢,影响氧气的输送。所以脾胃失和的人,一般会胸口出汗。七,脾胃湿热,如果手心有出汗,可能是因为出现了脾胃湿热、血虚等问题。
语音时长 01:35

2019-10-14

61561次收听

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容易出汗是情绪紧张或脾胃湿热引起。额头出汗,肝阳上亢,诊断: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肝阳上亢引起,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鼻子出汗,肺气不足,诊断:如果平时鼻子总爱出汗,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个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高免疫力。建议肺气不足主要是由于其天生体质虚弱造成。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以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手心、脚心出汗,血虚,诊断: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另外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
语音时长 01:56

2019-10-14

51236次收听

经常出汗是怎么回事
出汗本是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常常莫名的出汗,就可能是身体出现了疾病,比如脾胃出现问题,还有身体过于虚弱的时候,都是很容易出汗的,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也很容易出汗;容易出汗的人可以通过降温、加强锻炼、改变饮食等方法来缓解。
手足多汗症怎么治疗
患有手足多汗症的人可以选择使用中药来进行治疗,例如艾叶、苦参等熬制成的水。还可以使用镇定剂或者是注射肉毒杆菌。另外,外用的止汗剂或者是对穴位进行按摩也能够缓解该病而诱发的出汗的问题。
脚出汗多怎么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的脚出汗比较多,即使是在冬季也会出汗。这就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脚经常出汗,我们首先要寻找出汗的原因。一般是遗传的原因,这种事遗传导致的先天的体质容易出汗。另一种跟年龄阶段有关系,比如说青春期出汗可能会比较多。另外精神紧张等因素也会刺激出汗。平时可以选择用明矾液泡脚,或者用姜水泡脚等等。长期坚持一般都会有一定的效果。脚出汗多的人要注意饮食,平时还要注意选择穿合适的鞋子,选择透气的袜子等等,对于缓解出汗现象都会有一定的效果。
02:41
脚出汗怎么办
治疗脚汗多有两个方法:一、浓盐水泡脚,运动后准备一盆500毫升的水,放入一勺盐,坚持每天泡,可缓解脚出汗;二、花椒水泡脚,500毫升的水放入10克花椒,泡十到二十分钟。缓解脚出汗的同时,可有效去除脚的异味,预防脚气的发生。
03:04
脚出汗是什么原因
脚出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脚部汗腺发达,鞋的透气性较差等都属于正常。若脚部出汗过多,中医认为跟下焦湿热有关。下焦湿热的人往往会身体出油较多,脚不仅出汗,还会伴有脚气,甚至有大便粘滞不爽或便秘等症状,情况严重时需要及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