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红斑狼疮传染吗

发布时间:2020-01-0765154次收听

语音内容:

红斑狼疮不具有传染性。它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系统的结缔组织疾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的改变、遗传及日晒等因素有关,但是具体的原因目前还尚不明确。如果女性患者在怀孕时有红斑狼疮,随着激素水平改变,病情可能加重,目前医学界公认说红斑狼疮与性激素关系密切。红斑狼疮好发于女性。在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的照射之后,红斑狼疮的患者可能出现发红、发痒等皮肤刺激症状,进而加重皮损。红斑狼疮起病稳匿或急骤,发作比较凶险,且极易复发,迁延不愈,出没无常,就跟狼一样狡猾。

而红斑狼疮病人的皮肤损害除盘状红斑狼疮出现典型的盘状红斑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还出现蝶形红斑,多形红斑,环形红斑,大疱性红斑。红斑狼疮是一个多基因遗传的自身免疫皮肤病,部分携带易感基因的人群,在受到外界诱发因素,比如感染、精神压力、重大应激事件、怀孕等,易诱发该病。因此,红斑狼疮是不具有传染性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红斑狼疮的症状
红斑狼疮(sle)是一个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红斑狼疮的症状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玻红斑狼疮可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盘状红斑狼疮(DLE)两大类。
怀孕发现红斑狼疮
孕妇也是比较容易患上红斑狼疮的,这自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所以我们大家更是要及时的来发现红斑狼疮的出现,这类疾病的出现人们也是要积极的了解在做好合理的治疗,那么怀孕发现红斑狼疮怎么办?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红斑狼疮孕妇生女孩
得了红斑狼疮孕妇生女孩遗传吗,这是关于红斑狼疮发病原因方面的知识,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红斑狼疮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的疾病,患病后的危害是很大的,需要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我们要想办法降低该病带来的危害,而生活中导致红斑狼疮的发病因素很多,遗传只能作为该病的一个内因。
红斑狼疮对患者的危害有什么
红斑狼疮是一种顽固性的皮肤疾病,该病症状严重,危害巨大。患者病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后会损伤身体的各重要器官,危及到患者们的生命。下面是红斑狼疮对患者的危害
患有盘状红斑狼疮可以生育吗
红斑狼疮是一个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可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状红斑狼疮两大类,而且红斑狼疮是具有遗传性的,那么盘状红斑狼疮能生育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红斑狼疮是怎么引起的
红斑狼疮原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除此之外,一些食品对某些食品过敏,情绪及心态的异常,抑郁的状态。从目前来看,红斑狼疮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目前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一、遗传因素。一部分病人有家族的发病史,患者亲属里面,例如孪生姐妹、母女等,从患本病的机会更多。二、环境因素。狼疮常在以下因素中发病,或病情恶化:1.例如病毒感染,主要是慢病毒。2.日光及紫外线的照射。3.性激素的水平。红斑狼疮的发病生育期女性是占多数的,提示收入群体内雌激素水平对狼疮发病起着重要的作用。4.药物。有些药物是半抗原进入狼疮患者体内,可以诱发免疫应答,诱发红斑狼疮。另外免疫反应的异常包括免疫失调,T细胞、B细胞的功能的失调等等,都可以引起免疫功能的异常,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红斑狼疮的病因不是很清楚,发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一定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语音时长 01:55

2020-08-25

53431次收听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饮食禁忌
系统性红斑狼疮其实对饮食没有特殊的禁忌,但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一个问题是大部分病人需要吃激素,吃激素时很多病人会食欲大增,而且可能激素本身会引起血压、血糖升高的副作用。所以饮食就要注意:第一,不要因为食欲大增,就暴饮暴食,还是要适当控制食量。第二,因为它有可能会引起血压和血糖的升高,吃饭时不要吃太多甜食,尽量少吃一点主食,因为会有高血压的问题,所以要低盐、低脂饮食。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性的疾病,这时要均衡营养,不能在某一方面过度或是过度的不足,而且要吃一些相对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高蛋白类的食物。禁忌方面其实没有什么,有人觉得芹菜、香菜这些有香味的食物会对红斑狼疮有加重的作用,但是其实没有研究能证明这个说法,目前来说是没有科学依据。所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在饮食方面基本上没有特殊的禁忌,只要管理好血压、血糖各方面就可以。
语音时长 01:29

2020-07-28

52312次收听

三七粉能治黄褐斑吗
三七粉能治黄褐斑,但不可盲目使用。三七粉临床治疗上,通过活血化瘀功能对气滞血瘀型黄褐斑起到一定作用。气滞血瘀型黄褐斑在临床上需根据医生辨证确定,一旦辨证后,可通过口服三七及配合其他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起到治疗黄褐斑作用。不可盲目、单味使用三七粉治疗黄褐斑,会导致副作用,三七粉属于活血化瘀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造成不良后果。黄褐斑主要是患者由于先天性因素、后天日晒、怀孕、不当使用化妆品等多方面综合形成。一般表现在面部对称性黄褐色斑片,大多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有时黄褐斑形状不规则,可能发生在脸颊部位,也可能发生在鼻周、上唇等部位。通过一定治疗及情绪调理,黄褐斑会逐渐消退。避免日晒后及不当使用妆品,会形成黄褐斑自动减退现象。黄褐斑如果顽固也可激光治疗,如皮秒激光治疗。
语音时长 02:07

2020-02-14

49993次收听

红斑狼疮的症状
红斑狼疮的症状有皮肤表现,口腔溃疡,脱发,关节系统,内脏系统和血液系统等,其他还有发热症状。一、比如红斑以及皮疹以及雷诺氏现象等。二、比如关节的红肿、疼痛。三、可表现为肝脏的损害,肾脏的损害,所以称为狼疮肝、狼疮肾,除此之外,心血管也可有损害。四、包括贫血,血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减少,通过实验室的检查,会发现有很多的异常,比如自身抗体的出现以及免疫球蛋白的降低、T细胞亚群、细胞免疫的失常等,对于红斑狼疮的早期表现,临床症状,患者要引起重视,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19

2019-10-08

51097次收听

01:34
红斑狼疮是什么病
红斑狼疮是可侵犯到人体各个脏器,包括肾脏,肺脏以及胃、消化系统的自身免疫病,主要分两种: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状红斑狼疮。日常生活中以及临床上的风湿免疫科中提及的红斑狼疮,主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很多人认为,红斑狼疮很难缓解甚至无法治愈。实际上,红斑狼疮预后、治疗及诊断与其他自身免疫病一样,若患者和家属以及医生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早期诊断,并且早期规范治疗,完全可缓解红斑狼疮病情甚至治愈。
02:01
红斑狼疮怎么治疗
红斑狼疮有针对临床症状和临床表现两种治疗手段。第一,可用缓解病情药,如羟氯喹,对皮疹有较好效果。第二,对于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其他肾脏损害的病人,可根据病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合理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以免造成副作用。第三,生物制剂、白细胞介素及中医的中药对缓解红斑狼疮的病情也有好处。在治疗过程中,切记不要仅仅使用中药或西药,要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结合方式治疗红斑狼疮,才能更有效的控制病情。
02:08
红斑狼疮早期症状
红斑狼疮早期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育龄期妇女或者年轻女孩子容易出现面部的皮疹,以及日照后的皮肤会出现发红的症状,叫光过敏现象。第二、脱发的症状。第三、口腔溃疡的症状。第四、不能解释原因的关节肿胀或者疼痛。第五、机体的乏力症状。如果育龄期妇女出现皮肤的症状,口腔溃疡,关节的不适,以及低热,乏力等症状,都需要及时的去医院就诊。有的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仅在体检中发现白细胞轻度下降或者血小板轻度下降,但是自身抗体指标偏高,这时狼疮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02:08
红斑狼疮传染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其他人。因为传染病有病原学,比如痢疾、乙肝,或者结核都有相关的微生物感染证据,可以通过呼吸道和血液系统传播。目前认为,红斑狼疮发病跟以下因素有关:第一、遗传有关,因为狼疮的发生有家族聚集倾向;第二、跟自身免疫有关,患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导致免疫紊乱所致;第三、跟激素水平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育龄期妇女易患疾病,所以激素水平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第四、紫外线有时会造成狼疮发病。因此红斑狼疮不是传染病,而是一种多种因素造成的自身免疫病。
红斑狼疮怎么治疗
红斑狼疮由于每个人表现不一样,所受累的脏器也不一样,所以治疗现在讲究精准医学,也就是量体裁衣,每个人都要针对具体情况来治疗。但是有一个基本原则,一般狼疮需要用激素。如果想让激素起的作用更好,或者撤激素撤的比较顺利,要加一些二线药物,比如羟露葵、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在治疗过程中,因为它是慢性病,所以要监测。一方面要监测疾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同时也要观察副作用。比如吃药以后,对肝有没有影响,对肾有没有影响。为了治病不能添病,所以要两方面兼顾,第一是疗效,第二是副作用。
语音时长 01:29

2018-09-21

65785次收听

02:14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可以影响身体的很多器官以及组织,这种疾病的病情表现特别复杂。一般情况下,红斑狼疮的病程会反复发作,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多个系统。患有红斑狼疮的病人面部非常容易出现红斑,患者也可以出现多发性溃疡的症状,可以出现雷诺式现象,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化验检查,可以出现蛋白尿,可以出现血的异常,比如白细胞低、贫血以及血小板低,或者是会出现无名原因的发热等情况。红斑狼疮主要会影响年轻女性,也包括孕龄期的女性。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雌激素有关。有研究表明,小孩男女间的发病比例不大;中年人的比例为1:8;老年后比例又出现减少的情况。实际上,雌激素的变化,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