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肠胃炎
发布时间:2020-02-1161210次收听
语音内容:
急性胃肠炎疾病,是指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的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其临床表现以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和不同程度自体中毒为特征。胃肠炎可分为慢性胃肠炎和急性胃肠炎两种,可能会出现部分或全部症状,包括腹泻、呕吐、丧失食欲、腹痛、精神不振、发烧,可以发肠胃炎、肠胃疾病、小儿胃肠炎、慢性胃肠炎、小儿急性胃肠炎。当人们得了胃肠炎,初期往往出现一些症状,如面色难看、精神萎靡不振、四肢乏力、不太愿意说话,气血也有明显不足,还会怕冷,身体特征上常常表现有腹部不适或有隐痛感等。
如果肠胃炎是急性的,那常伴有并发性炎症,还会出现发热、脱水、酸中毒等症状,有更严重的患者还会有休克的症状。正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的严重阶段。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在发现症状后,6~10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小米粥、汤面糊、鸡蛋汤等。如果出现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可以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
当胃肠炎有所好转,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薄皮馄饨、豆腐脑、蒸蛋羹等。适合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进食1~5次。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蔗糖。
胃肠炎恢复期要特别注重节制饮食,饮食上宜吃些清素、软烂、温热的食物,避免过早地进食肥肉、油炸食品、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如芹菜、黄豆芽、韭菜、蒜苔等。恢复期后3~5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饮食进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语音内容:
急性胃肠炎疾病,是指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的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其临床表现以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和不同程度自体中毒为特征。胃肠炎可分为慢性胃肠炎和急性胃肠炎两种,可能会出现部分或全部症状,包括腹泻、呕吐、丧失食欲、腹痛、精神不振、发烧,可以发肠胃炎、肠胃疾病、小儿胃肠炎、慢性胃肠炎、小儿急性胃肠炎。当人们得了胃肠炎,初期往往出现一些症状,如面色难看、精神萎靡不振、四肢乏力、不太愿意说话,气血也有明显不足,还会怕冷,身体特征上常常表现有腹部不适或有隐痛感等。
如果肠胃炎是急性的,那常伴有并发性炎症,还会出现发热、脱水、酸中毒等症状,有更严重的患者还会有休克的症状。正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的严重阶段。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在发现症状后,6~10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小米粥、汤面糊、鸡蛋汤等。如果出现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可以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
当胃肠炎有所好转,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薄皮馄饨、豆腐脑、蒸蛋羹等。适合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进食1~5次。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蔗糖。
胃肠炎恢复期要特别注重节制饮食,饮食上宜吃些清素、软烂、温热的食物,避免过早地进食肥肉、油炸食品、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如芹菜、黄豆芽、韭菜、蒜苔等。恢复期后3~5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饮食进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语音答疑
短视频
语音答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急性肠胃炎是怎么引起
- 2 急性肠胃炎怎样引起
- 3 急性肠胃炎应该注意什么
- 4 急性肠胃炎严重吗
- 5 急性肠胃炎怎么引起的
- 6 急性肠胃炎什么引起的
- 7 急性肠胃炎怎么处理
- 8 怎么避免急性肠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