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反胃了想吐该怎么办呢

发布时间:2020-02-1464946次收听

语音内容:

单纯反胃想吐,排除其他原因,如没有器官功能障碍,没有肝病或肾脏疾病,没吃药物,不是术后,经过医生评估,仅是主观症状,可以用促消化、促进胃肠蠕动、运动功能的药物来缓解种症状。

反胃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里,导致恶心想吐的情况,如果反流的胃内容物从口腔中吐出,叫做呕吐。如果反流通过吞咽反射,继续回到胃内称之为反胃。反胃时患者有想吐的感觉,这种情况要注意观察。

反胃想吐、恶心、呕吐,将胃内的胃内容物、食物、消化液吐出,要观察呕吐物性状,有没有咖啡样物质,咖啡样物质说明有消化道出血,还是普通的胃液和进食到胃内食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普通人有没有必要做胃镜
这个要根据具体病人的情况来进行决定。普通人年龄不到40岁,没有家族恶性肿瘤史、胃的癌前病变,也没有癌前疾病,同时也没有做过胃的手术,也没有长期幽门螺杆菌没有治好,一般人不需要做胃镜。临床上做胃镜,第一就是有胃肠道症状的病人,比方说胃不舒服、胃疼、恶心、呕吐、反酸、烧心、打嗝,甚至有吐血、拉血这些情况,需要做胃镜。再一个就是为了筛查早期胃癌,主要是有高危的因素的人群。包括第一年龄超过40岁,第二就是有胃癌的家族史,第三有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第四是有癌前病变,第五,有一些胃的癌前疾病,第六就是那些来自于胃癌的高发区的人群。
语音时长 02:21

2021-12-30

75217次收听

02:51
什么药可以养胃长期服用
对于胃病没有什么药需要长期服用。不同胃病的治疗有各自的疗程。药物治疗疗程不是越长越好,有时过长可能导致副作用,甚至会引起脏器损伤。一般养胃药是一些黏膜保护剂,黏膜保护剂有内源性粘膜保护剂,如替普瑞酮、吉法酯;还有黏膜局部保护剂,如铋剂、胶体次碳酸铋、果胶铋或枸橼酸铋钾等药物;还有铝碳酸镁、硫糖铝、氢氧化铝等,都可以起到黏膜保护作用。一般用黏膜保护剂后,胃黏膜在4周左右就可以修复,如果有其他诱因不能去除,需按照医嘱适当延长用药疗程,切记不要自己延长用药时间。特殊情况如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老年病人,如有消化道出血风险,可以随阿司匹林和一些抗血小板药物和刺激胃的药物的服用,同时需要服用黏膜保护剂。
01:56
胃不好可以吃红糖吗
胃不好可以吃红糖。一般胃不好主要是指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中医认为,红糖有健脾胃的作用。对于没有糖尿病、血糖和糖耐量均正常、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喝一点红糖水,尤其是可以在红糖水里加大枣、生姜,可以暖胃、健脾,对胃非常有好处。尤其对于长期脾胃虚寒的病人,在每天起床的时候,喝半杯放了姜、枣的红糖水,对胃非常有好处。
月饼吃多了胃里不消化怎么办
月饼吃多了胃不消化,是因肠胃消化不良引起,可通过饮用红酒、绿茶、酸梅汤,以及吃山楂的方式缓解。一般酸性食物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肠道消化能力,从而改善消化不良症状。而红酒中含有丰富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绿茶中含有较多茶多酚成分,能够有效改善月饼油腻的问题。
03:07
胃镜检查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对个人而言需要空腹12小时或者至少是8个小时及以上。当然,在去检查之前,还好需要让消化科医生给看一看,开个单子,看是否具备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在胃镜之前还得需要做相关的检查,比如血常规、乙肝、丙肝、艾滋、梅毒、肝功能等。作为一个患者就是如实和医生诉说病情及既往病史,得需要空腹8个小时及以上来做胃镜检查。当然,如果是对内镜检查特别恐惧,医生会建议去做无痛或者麻醉的内镜,如果是麻醉内镜,需要做的检查可能就更多一点了,可能还得需要麻醉医生评估,得查一个凝血项以及大生化等。
03:18
一吃饭就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首先若是育龄期的女同胞,考虑有没有早孕,建议去医院查尿的HCG或血的HCG,来排除怀孕的情况;二是肝功能损伤的因素,如夏季或秋季到外面吃饭较多,建议去消化科查血常规、生化、肝功能、甲肝、戊肝这些指标,看看有没有肝功能损伤,有没有甲肝、戊肝感染的可能性;三是较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其他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如年老体弱的合并有糖尿病,急性或慢性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有可能就是整体胃肠道动力的障碍,吃饭之后排泌往下走的力量不足,所以也有可能会一吃饭就出现恶心想吐。
03:09
早上起来干呕、恶心是怎么回事
第一,最常见育龄期的女同志,就得需要考虑早孕的反应,二是急性的肝功能损伤,比如说吃东西不干净了,会不会有甲肝、戊肝这些肝功能的损伤,三是上消化道的疾病,比如说急性胃炎,或者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比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是酒精的原因引起来。还有一部分同志就是查来查去这些原因都没有,很有可能就是咽部的反射比较敏感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在日常工作当中需要大量的去说话,会引起咽部的轻微的损伤,这样早上起来一刷牙,可能就会出现干呕、恶心,所以得需要考虑以上4种情况。
胃造影和胃镜的区别大吗
胃造影和胃镜的区别是比较大的。胃造影又叫做胃肠道钡剂,造影检查主要是被检者先将钡剂吃进去,同时接受胃肠道X线检查,通过X线检查反映出胃肠道的形态,对胃肠道常见疾病如溃疡、肿瘤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但是这类检查不利于不适用于胃肠道穿孔、大量出血以及肠梗阻的患者。而胃镜检查在针对消化道胃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应用范围更广,胃镜检查主要是能够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并且能够通过胃镜对可疑病变的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和细胞学检查,这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较胃造影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更为广泛。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11

65344次收听

胃不舒服会引起喉咙有异物感吗
首先考虑,可能是胃食管反流所造成。建议可以口服抑制胃酸的药物,比如雷贝拉唑来进行药物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铝碳酸镁片,来综合胃酸治疗。平时饮食上要多加注意,尽量要以清淡为主,平时还要多喝温开水。此外,还考虑可能是胃酸反流刺激,所引起的咽喉部淋巴滤泡的增生。增生的淋巴滤泡,同时会与周围组织发生摩擦,从而导致有这种异物感的感觉,所以还是建议或者应该到五官科做咽喉镜,观察是否有淋巴滤泡增生,也建议做胃镜检查,来排除是否有反流性胃炎,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疾病发生。
语音时长 01:12

2021-04-15

85408次收听

胃病如何治疗得了胃病该怎么治
首先要明确一下,您得的胃病是哪一种胃病,因为胃部疾病还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有常常看到的,在临床上最为多见的胃炎,但是胃炎又分很多种,有非萎缩性的,还有自身免疫性的等等,这些胃炎又区分了很多种。除了胃部的炎症以外,还有一些胃部的溃疡,那么溃疡又有良性溃疡和恶性溃疡,恶性的溃疡也就是胃部的癌症的表现。那么癌症同样也有不同,有一部分患者是有胃的一些淋巴瘤,有一部分患者就是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称之为胃癌。胃癌,有一部分患者是早期的胃癌,现在在我们国家,在一些大医院都崇尚对早期胃癌,争取早期在内镜下发现。由于胃癌、溃疡或者胃炎,它们的症状(也就是老百姓得胃病所说的不舒服)是没有指向性的,是非特异性的,需要到医院去做相关的检查,找专科的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消化内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武器,就是胃镜。如果你有腹部不适,建议经过专业的医生评估以后,还是需要完善胃镜的检查,来进一步的明确胃部的情况以后,再进一步的决定胃病如何治疗。
语音时长 02:24

2020-02-18

63944次收听

胃病不做胃镜怎么查
如果不进行胃镜检查,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进行胃病的初步检查,如体格检查、血液检查、感受试验、粪便检查、放射性检查等。具体分析如下:
什么是毕一式胃大部切除术
毕一式胃大部切除术,主要是将胃的一多半切除掉,在切除后将胃不剩余部分的残端和人的十二指肠通过吻合术连接起来。毕一式胃大部切除术主要针对的疾病类型为重度胃溃疡患者,和胃部肿瘤患者包括胃癌。这种手术的优点主要是可以改变人的胃肠通道,同时还能维持人体肠胃功能的正常结构,缺点是可能会造成癌细胞残留。
造成胃疼原因有哪些
胃疼是各种因素导致的慢性胃粘膜的炎症。引起慢性胃粘膜炎症的因素主要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免疫因素、药物因素、吸烟、其他系统疾病等几个方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目前消化界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幽门螺杆菌可以分泌毒素,使胃黏膜损伤,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免疫因素。患者体内产生B细胞抗体与内因子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在特定补体作用下造成慢性的胃炎、消化性溃疡、还有急性糜烂性胃炎。药物因素。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比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等,抑制胃内的前列腺素E的分泌,导致胃粘膜屏障损伤。吸烟。尼古丁等成分可以影响胃黏膜,造成慢性胃粘膜损伤。其他系统疾病,比如肝病、心肺疾病等,可以导致胃黏膜缺血,造成特殊性胃炎。
语音时长 01:38

2019-10-17

62223次收听

慢性胃病的饮食疗法有哪些
胃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胃病的出现,跟人们的日常饮食以及日常的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要适量。胃病要三分治,七分养,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进行调理,比如说当归生姜羊肉汤、砂仁粥、枸杞子粥等等,对于缓解胃病,温养脾胃具有很好的效果。
养胃三大误区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胃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如何养胃,民间一直流传着很多“偏方”,但当中有多少是真事有效的,有多少又是错误的呢?下面归纳了日常养胃的三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