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为什么会早搏

发布时间:2020-02-2754520次收听

语音内容:

早搏可能与多种病理、生理以及外界饮食刺激有关。早搏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主观感觉症状没有相关性。有一部分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可能到医院进行体检,做心电图时才发现早搏的出现。根据起搏点的不同,可将早搏分为房性早搏、交界区的早搏,还有室性的早搏。

1.房性的早搏一般多见于正常的人群。可能由于情绪激动,或饮用浓茶、咖啡等诱发,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除非患者不能耐受,比较严重的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可用β受体阻滞剂或莫雷西嗪等等进行对症处理。

2.交界区的早搏一般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3.室性早搏一部分发生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身上,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合并有心肌缺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另外,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可用抗心律失常药对症处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心脏早搏可能由情绪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炎等原因引起,心脏早搏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等方式治疗。
心脏早搏的危害有哪些
心脏早搏的危害可能包括心悸加重、诱发心律失常、影响心脏功能、增加血栓风险以及导致心理负担。心脏早搏通常由情绪紧张、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心肌炎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1、心悸加重心脏早搏可能引发明显的心悸感,患者常自觉心...
心脏早搏的症状与危害
心脏早搏的症状与危害因人而异。有些人在心脏发生早搏时,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是仅出现了比较轻微的气短和心悸症状。但也有一些人如果是频发心脏早搏,会感觉到明显的头晕、乏力、心慌、胸闷、心悸,心脏还有可能会突然停搏。如果是良性心脏早搏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危害,但如果是频发心脏早搏,很容易会导致急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还有可能会引起顽固性的心律失常,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82067次收听

心脏早搏24小时8000次怎么治疗
心脏早搏24小时8000次,如果是房性早搏,已经出现了心悸症状,一般需要配合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果是室性早搏,一般需要口服胺碘酮、美西律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且需要做动态心电图监测,如果用药效果比较差且早搏的次数增加,可采取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脏早搏24小时8000次需要根据早搏类型针对性治疗。目前可以诊断为频发性早搏,如果是房性早搏,已经出现了心悸症状,一般需要配合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例如倍他乐克、普罗帕酮等,在服药之后还需要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以便调整用药。如果是室性早搏,一般需要口服胺碘酮、美西律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且需要做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用药效果,如果用药效果比较差,而且早搏的次数增加,必要时可采取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通常可以根治早搏。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78465次收听

02:46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心脏早搏,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的每一跳之间的间歇,是规则的匀齐的,但当出现早搏的时候,出现一个代偿间歇,这个就是早搏。它来源于心房或者心室异位的起搏点,需要通过心电图来判断是房性的还是室性的,早搏它会引起的症状,不同的人可能不一样,有的完全没有症状,有的会感觉到有漏跳,还有的比较多的可能会有些胸闷,心悸乏力。
交界性早搏是什么意思
交界性早搏也叫做交界性期前收缩,是房室交界处的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所引起的早搏。这是早搏的类型之一,它和其他的早搏一样都是很常见的心律失常。这种情况可发生在健康的正常人身上,可发生在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身上。
心脏早搏能治好吗
心脏早搏能否治愈要看心脏早搏的种类,房性早搏通过口服倍他乐克能够控制住,室性早搏,有时候对倍他乐克反应不是太好,可能需要服用胺碘酮会控制好,对于一些早搏,跟自己的神经调节有关系,很难治好。早搏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
心脏早搏的危害
生理性心脏早搏去除诱因即可,不会对身体带来伤害。病理性心脏早搏,容易导致患者有心悸、心慌、心功能不全、乏力、头晕、晕厥等问题发生,严重者导致患者猝死。心脏早搏是常见心律失常,在窦性或异位节律基础上,心脏某一起搏点,比基本节律提前发放电冲动,过早引起心脏一部分或全部除极。心脏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以及室性早搏等几种类型。心脏早搏可见于多种情况,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早搏,可见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吸烟、喝酒、喝咖啡等情况,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脏内某一部位出现异常电激动点,引起心脏提前波动。不会对人体有危害,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只要避免引起心脏早搏因素就可缓解。病理性心脏早搏可见于很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炎等,也可见于电解质紊乱或者使用某些药物,如中药,还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手术包括手术麻醉等情况。病理性早搏若是偶发,可不用处理,对人体影响不大。若是频发早搏,外加引起早搏基础疾病比较重,就有危险性,出现心悸、心慌、心功能不全、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尤其是频发室性早搏,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导致猝死。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8

59090次收听

02:04
良性早搏和恶性早搏的区别
早搏指正常心跳活动以外的提前发生的一次心跳,分为房性、室性等。总体而言,早搏相对安全。在部分正常人处于特定的心理或者生理状态,比如紧张、刺激、情绪波动,以及大量饮酒、咖啡等饮食之后,可诱发早搏的发作,大多为生理性,俗称良性早搏,无需特殊处理。有慢性、内科疾病、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情况的患者,发作早搏可能是疾病状态不稳定的表现,也可能由于早搏诱发心动过速,甚至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等风险,需要积极处理,给予口服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进一步通过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加强心电监护等方式,监测早搏的发生次数与频率。
早搏怎么处理
早搏首先要分析患者的原因,是病理性的早搏还是生理性的早搏。如果是生理性的早搏,它的诱因往往出现在患者熬夜之后,饮用浓茶、浓咖啡之后,或工作比较紧张,情绪激动之后,如果患者注意这些事项,早搏往往会得到减少。这种生理性的早搏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若是病理性的早搏,比如患者继发在心肌缺血,甚至严重的心肌梗死的基础上出现的室早,甚至室颤,则可能需要在医院进行严密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治疗。如果是由于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导致的早搏,患者要积极的治疗低钾血症,这种低钾血症通常是由于患者吃了不好的东西,腹泻,出汗比较多,而食盐、碘的摄入没有完全补充到位,导致低钾血症,这种情况下的早搏治疗起来会相对简单,患者积极的补充电解质,则可以使早搏次数得到减少。
语音时长 01:14

2019-09-09

65042次收听

01:53
早搏怎么办
早搏如果是生理性的,去除病因后可以改善;病理性早搏需要入院观察,积极治疗。生理性的早搏诱因往往出现在患者熬夜、饮用浓茶、浓咖啡之后,或工作比较紧张,情绪激动之后,注意上述事项,早搏往往会得到减少。生理性早搏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病理的性早搏,比如继发在心肌缺血,严重的心肌梗死基础上出现的室早,室颤需要在医院进行严密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治疗;电解质的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导致的早搏,通常由于患者腹泻,出汗较多,而钾的摄入量不够导致,患者需积极的补充电解质,可使早搏次数减少。
心脏早搏的原因
心脏早搏这种病症不一定是因为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生理性因素、药物刺激、以及过度劳累等因素所导致的,因此大家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找到自己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才能够对症解决。
02:48
早搏是什么意思
早搏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是一种良性早搏,很多正常人都有房性早搏,并且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很多人有室性早搏时,就会有明显的感觉,比如心里猛地一下不舒服,感觉心脏不跳了。偶尔发生的室性早搏危害性不大,但频发性的早搏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频发性室性早搏,是一分钟大于六次的室性早搏。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是口服药物,但是口服药物会引起副作用。尤其是频发性的室性早搏,需要长期服药,在停药之后容易反复。如果在药物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患者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手术来治疗。
早搏有哪些原因
早搏原因并没有明确地记载说明,主要评价早搏对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来处理。早搏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良性早搏,良性早搏缘由一般难以发现,通常做心脏彩超、抽血甚至做所有检查都正常,部分患者有感觉,部分患者没感觉。还有一类早搏是继发于各种各样的心脏、肺脏等器质性的变化,如心脏扩大、心房扩大、心功能衰竭等,这种早搏起源于心肌病变,临床上称为器质性早搏。鉴别二者较为困难,通常是根据患者的早搏类型、早搏的数目、以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进行区分,但真正早搏原因并没有明确地记载说明。主要是评价早搏对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有多大影响,影响大需要处理,影响小不需要处理。
语音时长 01:36

2018-09-29

63650次收听

01:21
有早搏的人注意什么
良性早搏患者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因此就没有注意事项;对于潜在有隐患的早搏患者,如果有经济实力或者不愿意承担3到5年之后的风险,可以进行导管消融或药物治疗,如果对手术有恐惧的患者可以进行长期的观察,判断到底患者是属于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下降的15%,还是归属于没有影响的85%患者,一般医生要密切随访;对于有致死性、有直接诱发室速室颤类的早搏,需要积极的用药物干预或者细节干预。如果心房、房室交界或心室突然出现提早的跳动,医学上就称之为“过早搏动”,简称为“早搏”,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