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病毒性肝炎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03-1059839次收听

语音内容:

病毒性肝炎是甲乙丙丁戊这五种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炎症损伤,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它是由于甲、乙、丙、丁、戊这五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细胞炎症损伤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的疾病,所以它本质上来是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定义:

具体到不同类型上面它又有不同表现,比如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多半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经常表现为急性的,来得急症状重,发病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甚至全身乏力、小便发黄,但是经过积极治疗一般来一个月左右也就恢复了,而且比较好的是甲肝和戊肝不会转成慢性。

甲肝戊肝的特点:

甲肝戊肝来得急症状重,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小便发黄等症状,积极治疗可以治愈,不会转为慢性肝炎。另外的像乙肝丙肝丁肝,他们既有急性的感染的类型又有慢性感染的类型,急性感染的类型相对还比较少,更多的是慢性感染的类型。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症状就比较轻微,隐秘。所以慢乙肝、慢丙肝在学术界经常被叫做沉默的疾病,因为症状太轻了,而且没有特异性,可能病人就是觉得有轻微的乏力,下班回到家里就不爱动,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或者吃东西,食欲没有胃口吃东西不香,或者吃完以后觉得上腹胀堵不消化。有的病人也会觉得小便有发黄。正因为症状比较轻微,比较隐秘,而且还没有特殊性,所以往往容易被忽略。判断一个乙肝病人尤其是慢乙肝、慢丙肝的病人更多的是根据临床的检测结果,而症状往往是次要的,因为症状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56
病毒性肝炎能治好吗
病毒性肝炎类型不同,预后也不一样。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其中甲型和戊型病毒肝炎,往往是经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发生时往往是急性病毒性肝炎表现,此时及早发现,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痊愈。甲肝通常以休息、补充营养为主,完全能治愈。乙肝没有十分有效的药物,需长期治疗。丙肝可以被治愈。丁肝目前无特殊药物。戊肝的治疗方法同乙肝。抗病毒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可以选择使用干扰素,也可以选择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也可以选择使用拉米夫定。另外需保肝、护肝治疗。
谷丙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偏高提示什么病造成的
谷丙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是肝功能检查里边的重要指标,英文缩写分别是ALT和GGT。如果这两个酶都明显的升高,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病毒性肝炎,像甲、乙、丙、丁、戊这5种病毒性肝炎,都有可能造成肝细胞的炎症损伤,表现为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同时可能伴有谷氨酰转肽酶轻微升高,这是最常见原因。除了病毒之外,目前发病率逐渐增多的是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的特点,是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的幅度比较大,而反倒是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幅度相对来说比较小。所以,如果看到肝功,谷氨酰转肽酶五六百,谷丙转氨酶可能只有一二百,就要仔细追问病人饮酒史怎么样,是否达到了酒精性肝损伤的诊断的标准。如果询问到了饮酒史,需要让病人戒酒保肝治疗。除了刚才说的病毒、酒精之外,其实还有一类也是目前比较关注的热点疾病,就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就是俗称的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由于脂肪堆积在肝脏,也会造成肝脏的炎症,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升高和谷氨酰转肽酶的升高。但是脂肪性肝病,谷氨酰转肽酶的升高的幅度比起酒精性肝病升高的幅度,是要明显下降的,是要减少的,而通过减重可以让这两个酶,都逐渐地恢复到正常。除此之外,还要警惕一种特殊情况,就是胆管梗阻。如果胆结石,这个石头从胆囊掉到了胆管里,堵塞了胆管,病人除了出现黄疸之外,也会出现谷氨酰转肽酶的显著升高,还有谷丙转氨酶的升高。病人还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甚至是肚子疼,再加上黄疸和发烧,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
语音时长 02:29

2021-11-05

81345次收听

01:42
病毒性肝炎如何引起肝硬化
因为病毒性的肝炎是一种嗜肝病毒引起的,会损伤肝脏的细胞,引起肝脏细胞的炎症,促使肝脏细胞产生瘢痕。久而久之严重了之后,就会导致肝脏纤维化,肝脏纤维化再进一步的发展,就会出现肝硬化。因为肝脏病毒持续的复制,对肝脏的损伤,然后日积月累出现肝硬化表现。如果肝脏病毒的复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就是可以避免从肝脏炎症到肝纤维化到肝硬化过程。如果肝脏进入到了肝硬化的表现,这个时候除了需要抗病毒的治疗之外,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治疗,比如抗肝硬化、抗肝纤维化的治疗。
病毒性肝炎会复发吗
病毒性肝炎会复发。患病毒性肝炎,没得到彻底治疗或治好后没注意保养,复发率明显提高。如治好后喝酒、暴饮暴食、过度劳累或滥用药物等,会加大病毒性肝炎复发率。
病毒性肝炎传染吗
病毒性肝炎会传染,且传染性强弱和体内病毒含量关系密切,体内病毒含量越高,传染性越强。病毒性肝炎有不同类型,但都具有传染性,只是传染性强弱和传播途径有所不同。
病毒性肝炎如何确诊
病毒性肝炎确诊首先要看症状表现,常见有乏力、恶心、呕吐等,还y9ou皮肤黄染、小便也是黄色的;血液检查可以查出有病毒存在,或做病毒抗体检测可以检测出病毒阳性。对于病毒性肝炎来讲,一共分为五个型别,甲肝、戊肝、还有乙肝和丙肝和丁肝。们的确诊主要第一要有一定的临床症状,常见症状主要是乏力、恶心、呕吐这样的消化道症状。有患者有皮肤的黄染,还有小便颜色也是黄色的,甚至于是和浓茶的颜色一样,这有症状上的表现。对于血液的检查这一块,主要是抽血来查这几个病毒在血液里的表现。像甲型肝炎,甲肝的IgM是阳性的,提示这个病毒是近期感染,还有戊型肝炎和甲型肝炎是相似的,都是以们血清里的IgM是阳性的。对于乙肝和丙肝来讲,要查一个是病毒的抗体,再有是病毒的定量的检查。所谓病毒的定量指的是乙肝和丙肝病毒在血液里一个复制程度,核酸的表现来确诊乙肝和丙肝问题。尤其现在在临床上对于丙型肝炎的确诊,不像乙型肝炎的简单,像丙型肝炎,有的医院检查,抗体低度非常低,就可能实验试剂干扰问题,需进一步进行核酸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45

2020-03-24

54400次收听

02:29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
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损伤。病毒感染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还有戊型五种。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传染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比如幼儿园的玩具被污染了,孩子摸到以后回家没有洗手拿起东西就吃有可能就会被传染。乙型和丙型主要是血液和体液的传染途径。比如密切接触还有输血包括共用注射器等。乙型肝炎比较多见母婴垂直传播,尤其是在偏远的地区,母亲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怀孕生产过程中血液的接触会传染给孩子,所以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所以对于病毒性肝炎主要就见于这五个型别。
02:22
病毒性肝炎能吃什么
病毒性肝炎发病初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严重比如恶心、呕吐、没有食欲等表现。所以在饮食上面尽量清淡饮食比如米粥、青菜、水果、这些食物,尽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当开始进入恢复期的时候,经过一定的治疗病人的食欲也明显的改善,就要注意一定的营养供应。比如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这些食物的供应,尽可能的避免油炸、油腻的这些食物。然后吃东西的时候尤其是生吃的青菜、水果,一定要注意清洗干净避免肠道再感染问题,给患者导致病情加重。最后就是肝功能都恢复了,还是尽可能吃的要清淡一点。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对于病毒性肝炎,无论你在哪个时期,哪怕是完全恢复,也尽可能的不要饮酒。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受损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从病原来分,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症状表现有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疲倦乏力等。有一些病人还会有黄疸发热和肝肿大的表现。其中有一些病毒性肝炎的病人会转成慢性病毒性肝炎,甚至进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者有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史,又或者是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目前仍然有肝炎症状或者肝功能异常,可以考虑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常见有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的症状。患者常常可以见到面色晦暗、巩膜黄染、可有蜘蛛痣或肝掌。体检可见肝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有叩痛,脾大。严重的病人会有黄疸加深、腹水、下肢水肿、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
语音时长 01:37

2020-03-17

57001次收听

谷丙转氨酶正常值
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一般是0到40U/L之间。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值的40个单位可认为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一般把转氨酶在40到120之间为轻度升高;120到400之间为中度升高;大于400时为重度升高。谷丙转氨酶是能够反应肝细胞损伤的一种重要的指标。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情况,出现肝功能的损害,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但是谷丙转氨酶是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健康人每天不同时间段测量,结果可能都不一样,熬夜、运动、吃油炸食物、饮酒、感冒都有可能造成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这样的情况通过休息、调节饮食一般就就可以恢复。但是如果这个指标大幅度升高或者持续偏高,首先要注意有没有饮食作息不规律,或者是否使用了药物,要注意排除心肌炎、肺结核、胆道疾病、肝硬化等疾病。如果不能准确判断是否有肝炎或者其他疾病的情况,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58307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怎么传染的
病毒性肝炎具有较高传染可能性,主要会通过消化道方式进行传播,其中甲肝或者戊肝可经口传播。而血液传播在临床方面也比较多见,在进行血液透析或者输血治疗时可发生感染。除此之外,还会发生母婴垂直传播,或者可因为性接触和日常密切切除等途径传染。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得的
如果是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其发病的原因主要就是水和食物被病毒污染,再就是和患者共用餐具或者是牙具。乙型、丙型以及丁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可能是因为输血的时候使用了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也有可能是无保护性性交或者是怀孕和分娩所致。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常规有什么
由于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所以患病后要隔离治疗;患有病毒性肝炎时会有食欲不振等症状,所以此时更要注意合理饮食;病毒性肝炎处在恢复期时,要注意适度锻炼;如果有皮肤瘙痒症状,避免抓挠皮肤;即使已经临床治愈,也要定期复查。
病毒性肝炎怎么调理
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应该怎样调理,其实是要根据不同的类型来进行判断的。因为病毒性肝炎其实分为五种,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它是由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病毒性肝炎定义: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由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如果说是甲肝或者是戊肝,通常表现为急性发病的形式,病人会觉得症状很重,吃不下东西,频繁的恶心呕吐,厌油,全身没力气,而且小便黄象浓茶色,还会有眼黄、尿黄的现象。那这个时候我们要调理,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一定是严格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让全身的这个能量都用于肝细胞的修复,同时在饮食上要清淡低脂饮食。因为这个时候再给大鱼大肉,第一吃不进去,第二反倒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不利于肝脏炎症的修复。那么这是急性肝炎甲肝和戊肝要注意的事项。那如果说是一个慢性乙肝或者是慢性丙肝,那么我们因为这些病人会慢慢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肿瘤,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过程。所以他们在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如何调理呢,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习惯,尤其是要注意千万不能喝酒,酒精跟病毒会有一个协同的作用。乙肝加酒精肝或者丙肝加酒精肝比起单纯的乙肝,将来进展到肝硬化肝肿瘤的这个概率会大大地提升。所以它会加速病情的进展,所以慢乙肝、慢丙肝的病人一定是要求不能喝酒的。另外还不要熬夜,经常熬夜会导致免疫力的下降,病情的进展。还有就是注意不要乱吃一些可疑的伤肝的药品,伤肝的药品甚至是保健品。病毒性肝炎的日常调理: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2、清淡低脂饮食;3、不能喝酒;4、不能熬夜;5、不乱吃伤肝药品保健品。还有要主动的到医院去定期检查,因为他们的症状比较轻微,不到医院主动的检查可能漏掉一些病情的这个早期判断的机会。
语音时长 02:09

2020-03-10

60082次收听

02:51
病毒性肝炎能自愈吗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病毒性肝炎类型,属于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能否自愈和肝炎的类型非常有关系。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往往会引起急性肝炎症状,这两种类型肝炎是不会慢性化的,也称之为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一般是在肝炎急性发作期积极对症使用药物治疗,肝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急性乙肝丙肝如果没有经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会慢性化,变成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当病毒持续在血液中复制引起肝细胞炎症损伤后会出现肝纤维化,日积月累会进展到肝硬化甚至癌变。所以乙型和丙型肝炎是不能自愈的,一经确诊后需要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控制肝脏炎性改变,防止病情进行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