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谷丙转氨酶正常值

发布时间:2020-03-1758307次收听

语音内容:

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一般是0到40U/L之间。

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值的40个单位可认为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一般把转氨酶在40到120之间为轻度升高;120到400之间为中度升高;大于400时为重度升高。

谷丙转氨酶是能够反应肝细胞损伤的一种重要的指标。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情况,出现肝功能的损害,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但是谷丙转氨酶是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健康人每天不同时间段测量,结果可能都不一样,熬夜、运动、吃油炸食物、饮酒、感冒都有可能造成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这样的情况通过休息、调节饮食一般就就可以恢复。

但是如果这个指标大幅度升高或者持续偏高,首先要注意有没有饮食作息不规律,或者是否使用了药物,要注意排除心肌炎、肺结核、胆道疾病、肝硬化等疾病。如果不能准确判断是否有肝炎或者其他疾病的情况,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相关推荐

病毒性肝炎怎样护理
如果患上了病毒性肝炎,首先需要做好隔离工作,这是最基本的护理措施。再就是要保证日常的饮食营养,尽量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脂肪的食物为主。还需要多注意休息,病情好转之后可适当的增加活动量,另外就是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病毒性肝炎可以痊愈吗
病毒性肝炎是否可以痊愈还需要看具体的肝炎类型。能够痊愈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就是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以及丙型病毒性肝炎。而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丁型病毒性肝炎目前并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只能通过规范的治疗控制病情,却无法痊愈。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和其类型有关系。如果说是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以及密切接触传染。如果是乙型、丙型以及丁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还是通过血液传染,也会通过母婴传染或者是医源性传染,另外就是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染。
病毒性肝炎如何康复
若患有病毒性肝炎,早期应严格卧床休息,病情明显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患者还需调整不良情绪,积极面对疾病,合理搭配饮食。
病毒性肝炎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好发人群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人群普遍易感,丁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好发人群包括乙肝患者家属、长期做血透析的人、拥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等。丙型肝炎好发人群是常接触血液的人。
病毒性肝炎如何确诊
病毒性肝炎确诊首先要看症状表现,常见有乏力、恶心、呕吐等,还y9ou皮肤黄染、小便也是黄色的;血液检查可以查出有病毒存在,或做病毒抗体检测可以检测出病毒阳性。对于病毒性肝炎来讲,一共分为五个型别,甲肝、戊肝、还有乙肝和丙肝和丁肝。们的确诊主要第一要有一定的临床症状,常见症状主要是乏力、恶心、呕吐这样的消化道症状。有患者有皮肤的黄染,还有小便颜色也是黄色的,甚至于是和浓茶的颜色一样,这有症状上的表现。对于血液的检查这一块,主要是抽血来查这几个病毒在血液里的表现。像甲型肝炎,甲肝的IgM是阳性的,提示这个病毒是近期感染,还有戊型肝炎和甲型肝炎是相似的,都是以们血清里的IgM是阳性的。对于乙肝和丙肝来讲,要查一个是病毒的抗体,再有是病毒的定量的检查。所谓病毒的定量指的是乙肝和丙肝病毒在血液里一个复制程度,核酸的表现来确诊乙肝和丙肝问题。尤其现在在临床上对于丙型肝炎的确诊,不像乙型肝炎的简单,像丙型肝炎,有的医院检查,抗体低度非常低,就可能实验试剂干扰问题,需进一步进行核酸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45

2020-03-24

54400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危害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肝功能损伤,甚至是肝功能衰竭的表现。病毒性肝炎它的危害可以讲可大可小,对于小的来说有一部分病毒性肝炎,比如不小心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得个甲型肝炎,有可能只是一个自限性的过程,类似于感冒一样的症状,有点轻微的发烧,不想吃东西,有可能休息一下,很快就会恢复了。这种是甲型肝炎的一个隐性感染,绝大部分人表现的是隐性感染的过程,所以这种危害在临床上看上去并不那么严重。对于病毒性肝炎来讲,危害需高度重视。当一个人如果出现了像乏力、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主要指的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每一个患者的表现会不一样。再有皮肤颜色黄染、小便颜色加深,这种时候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去检查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肝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对于病毒性肝炎来讲,它对于所造成的危害也是非常明显的。
语音时长 01:35

2020-03-24

52833次收听

02:29
病毒性肝炎要注意什么
病毒性肝炎的注意有很多。一、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能发现转氨酶升高了,就还继续去坚持上班上学,这种体能的消耗是不利于肝脏的恢复的,就有可能会导致一个疾病的加重,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二、要及时就医检查,出现眼睛发黄、小便发黄要及时看医生。三、要及时用药,吃药一定要规律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病毒感染,像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需要用特殊的抗病毒药物的。对于药物的服用一定是规律的,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会导致病毒的耐药这些问题的发生,所以尽量还是要规律用药。四、饮食上一定要注意清淡好消化的饮食,尽量避免饮酒和刺激性的食物。
02:24
病毒性肝炎怎么治
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比如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或简单的保肝药治疗,患者基本可以恢复。病毒是一个自身的体内清除的过程,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抗病毒的药物去处理。急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治疗,90%的患者病毒可以自然清除,不需要特殊的药物处理;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需要在适合的时机给患者服用口服、特效抗病毒的药物。乙型肝炎有针剂的注射、干扰素的治疗。丙型肝炎根据患者不同的丙型肝炎的基因分型的不同,用药的选择不同,基本上治疗三个月的疗程,丙型肝炎是完全治愈。
谷丙转氨酶是什么
谷丙转氨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细胞中的一种粗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尤以肝细胞含量比较高。整个肝脏内转氨酶含量约为全身血液中含量的100倍。在各种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或者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增加,大量释放入血,因此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升高是诊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二点五倍,持续异常时间半个月以上,可以作为诊断肝炎的标准。慢性乙肝感染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耐受,谷丙转氨酶的测定长期偏高,但迁延不降,这样一般也可诊断为肝炎,而且往往预示病情相对比较严重。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对肝炎的诊断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较差的特点。比如营养不良、酗酒、心肌炎、脑血管病、骨骼肌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胰腺炎等肝外因素,也会引起谷丙转氨酶的升高。所以在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之中,不能仅仅凭借谷丙转氨酶的数值来作为诊断依据,而应该通过病史和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57559次收听

病毒性肝炎怎么调理
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应该怎样调理,其实是要根据不同的类型来进行判断的。因为病毒性肝炎其实分为五种,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它是由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病毒性肝炎定义: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由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如果说是甲肝或者是戊肝,通常表现为急性发病的形式,病人会觉得症状很重,吃不下东西,频繁的恶心呕吐,厌油,全身没力气,而且小便黄象浓茶色,还会有眼黄、尿黄的现象。那这个时候我们要调理,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一定是严格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让全身的这个能量都用于肝细胞的修复,同时在饮食上要清淡低脂饮食。因为这个时候再给大鱼大肉,第一吃不进去,第二反倒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不利于肝脏炎症的修复。那么这是急性肝炎甲肝和戊肝要注意的事项。那如果说是一个慢性乙肝或者是慢性丙肝,那么我们因为这些病人会慢慢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肿瘤,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过程。所以他们在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如何调理呢,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习惯,尤其是要注意千万不能喝酒,酒精跟病毒会有一个协同的作用。乙肝加酒精肝或者丙肝加酒精肝比起单纯的乙肝,将来进展到肝硬化肝肿瘤的这个概率会大大地提升。所以它会加速病情的进展,所以慢乙肝、慢丙肝的病人一定是要求不能喝酒的。另外还不要熬夜,经常熬夜会导致免疫力的下降,病情的进展。还有就是注意不要乱吃一些可疑的伤肝的药品,伤肝的药品甚至是保健品。病毒性肝炎的日常调理: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2、清淡低脂饮食;3、不能喝酒;4、不能熬夜;5、不乱吃伤肝药品保健品。还有要主动的到医院去定期检查,因为他们的症状比较轻微,不到医院主动的检查可能漏掉一些病情的这个早期判断的机会。
语音时长 02:09

2020-03-10

60082次收听

02:39
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病毒性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也不一样。常伴消化道症状,乏力,恶心厌油、吃不下饭,甚至会出现小便黄如浓茶色,也有的伴有眼睛黄、脸的皮肤发黄等。1、甲肝和戊肝多半表现为急性发病,出现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表现。2、乙肝和丙肝更多见的是慢性发病形式,临床表现比较隐秘,患者的转氨酶升高幅度不是特别高,症状相对比较轻。临床上慢性乙肝丙肝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部分病人会出现轻微的乏力,容易感到累,或者吃完饭不消化,上腹胀堵感等,也有一些病人小便偏黄。由于乙肝丙肝的症状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略。
02:37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
病毒性肝炎是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损伤,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发病形式和预后也是不一样的。1、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表现为急性肝炎,起病急症状重,不会有慢性化形式,经过积极治疗后能够恢复正常。2、乙型丙型肝炎既有急性感染的形式又有慢性感染形式,而临床上以慢性感染形式最常见,即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由于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会持续性复制,如果不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会造成肝细胞严重损伤。日积月累引起肝纤维化,最终可能进展到肝硬化。肝硬化阶段不进行治疗的患者15%-20%会出现肝癌。
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是指有嗜肝病毒所导致的肝炎。病毒性肝炎,一般认为是有五种病毒性肝炎病毒传染的,比如说甲肝、乙肝、丙肝、戊肝和丁肝。病毒性传染的途径也是不同的。甲肝和戊肝是一类的,是消化道传染病,也就是说从粪口途径来传染的,是通过食物和水吃进去以后,所导致的肝炎。甲肝和戊肝,一般是一个急性过程,一般没有慢性化的。乙肝和丙肝这两个病毒性肝炎,都是通过血液和性传播来传染的。比如说输血、手术、拔牙等等,这些通过血液途径来传染的。丁肝,是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单独的病毒,一般要伴随着乙肝才能生存,所以一般合并在乙肝里面一起讨论。所以甲肝和戊肝,都是通过消化道传染的,通过吃饭、饮水等等。乙肝和丙肝,都是通过血液传播的和性传播的,当然也包括垂直传染,就是母亲在分娩的过程当中,所导致的一种传染,这种特殊的类型叫垂直传染,实际上是一种血液传播的特殊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51

2019-12-18

62896次收听

02:14
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毒性肝炎,可以有不同的传染途径。病毒性肝炎一般可以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戊型肝炎。通常情况下,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这两种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消化道进行病毒的传播。乙型肝炎以及丙型肝炎,这两种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在我国,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的途径,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在成年人当中,会出现通过性传播的途径而感染乙型肝炎的情况。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也可以通过血液进行传播。但是,在这些年来,通过对于血液制品,还有卫生方面的一次性耗材的严格管理,通过血液途径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案例,变得非常少见。在个别情况下,丙型肝炎也可以通过纹身、打耳洞等途径感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