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血管破裂如何治

发布时间:2020-03-2060222次收听

语音内容:

脑血管破裂怎么办?脑血管破裂是由于脑血管被一些应激因素,比如高血压等导致破裂以后而出现的,一般称之为脑出血,脑出血患者症状一般比较严重,会出现全脑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颅水肿等颅高压症状,严重时会引发脑疝而死亡。同时患者会伴有一些神经缺损的局灶症状,比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以及包括眩晕、恶心、呕吐、出现困难、饮水呛咳等情况。

所以出现了脑血管破裂以后,一定要及时就诊于神经外科或者急诊科,请医生进行病情的判断,如果脑出血出血量比较大,比如基底节区出血大于30毫升,丘脑出血大于15毫升,小脑出月大于10毫升,这些都是手术指征,必须要及时进行手术,进行血肿清除术,或者是钻孔血肿引流术等来减轻患者的症状,必要时可以进行去骨瓣减压术,防止脑疝形成引发死亡。

患者还要继续应用脱水降颅压药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或者呋塞米应用促进清醒药物,比如醒脑静或者纳入通,应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药物,可以应用一些依达拉奉来清除自由基,这些都是一些对于脑血管有一定保护的弱患者神志逐渐清楚,而且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配合与康复锻炼。

当然请看护师针对性的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如果神志不清楚,患者家属要给予患者肢体的被动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而造成肺栓塞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所以脑血管破裂患者病情是非常重的,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必须要积极控制血压,使血压平素的血压控制在一百三,八十以内,才能防止脑血管的一个破裂。

当然患者要平复情绪,避免情绪激动,避免剧烈活动,自己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要低盐,低脂饮食,远离烟酒,规律用药,对于血管破裂以后,积极治疗康复训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22
70岁老人头晕什么原因
70岁老人头晕的原因,经过分析主要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脑卒中。突然的天旋地转,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严重的时候还有肢体的活动障碍、肢体的半身麻木等临床症状,要考虑到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发生,比如说急性的脑卒中、突发急性脑血管供血不足、脑栓塞、脑梗死、脑出血等等。第二种情况,血压波动。如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在血压大于180mm汞柱,或者是低压大于120mm汞柱,对短时间之内的血压上升幅度过高、过快,就会出现血压的波动过高,引起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临床表现。第三种情况是心源性。对于既往有明显的心源性疾病的患者,在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或者是心衰的情况下,也会有头晕的症状。第四点,如果是慢性头晕,即昏昏沉沉的那种头晕、头沉、头脑不清醒,可能是动脉硬化引起的,它是一种慢性的脑供血不足,建议到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由专科医生来帮助判断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惊跳反射严重是怎么回事
惊跳反射严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所致。首先是由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受到刺激之后容易过度兴奋,即小儿受到声光动作等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惊跳反射。惊跳反射一般是正常的现象,不需要过多的干预治疗,一般在三个月以后这种反射也会逐渐的消失;其次,缺钙的患儿会出现夜间多汗、睡眠不安、易惊醒、枕秃等反应也会导致惊跳反射严重;另外,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也可以引起上述现象,这就需要将患儿及时送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1

89567次收听

人身体僵硬是什么原因造成
人的身体很僵硬说明肌张力增高,而引起肌张力增高的原因主要见于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塞、脑出血的患者在病情平稳、恢复期时就会出现患肢肌张力增高。除了这方面的原因之外,如果有精神分裂症肢体也会表现为木僵状态,身体会出现僵硬的症状。排除上述原因,如果生活习惯不好,长期久坐、不喜欢运动也会引起关节肌肉僵硬,平常适当运动可以使得肌肉和关节放松,缓解症状。其他原因还见于强制性脊柱炎、身体受凉、癫痫、大脑供血不足等。必要时还得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0

89096次收听

人生气为什么会发抖
因为人在生气的时候交感神经会兴奋,而交感神经兴奋后就会引起新陈代谢增加、心跳加快、心慌手抖,这是暂时性的,当情绪平稳后症状会慢慢好转、消失。另外人在情绪过于激动的时候会引起血压增高,血压增高后也会出现心跳加快、手抖的表现,尤其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这种症状。如果手抖的症状只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出现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但是平常要学会控制情绪,如果情绪在平稳的状态下依然有手抖的表现就要提高警惕,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帕金森病。
语音时长 01:00

2021-05-20

71198次收听

颈外动脉闭塞怎么治疗
如果出现颈外动脉闭塞的问题,首先应要对症治疗,高血压患者要进行降压治疗,出现感染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发生脑水肿,要及时进行脱水治疗。颈外动脉闭塞还需要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有必要的话可以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或者是降纤治疗。
共同动脉干术后心脏扩大怎么办
当做了共同动脉干手术后出现心脏扩大症状时,可以遵医嘱应用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治疗,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减轻心脏负担,改善不适症状。平时还要注意做到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度运动等。
基底节出血的临床表现
基底节出血根据具体的出血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出血等。不同的出血部位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壳核出血主要以同向性偏盲、失语症为主;丘脑出血主要以感觉行障碍、意识性障碍、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尾状核头出血主要以头痛、呕吐、全身乏力、失去味觉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血管内的介入治疗。如果脑动脉狭窄的程度小于50%,一般采取的是药物治疗,主要有阿司匹林、丙丁酚和他汀类药物的PAS治疗方法。如果血管狭窄已经大于了50%,一般就要采取的是血管内治疗的手术方法,一般是介入治疗,如果狭窄得更加严重甚至闭塞了,一般就采取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手术取栓的手术治疗方法。脑血管狭窄一般是由于脑部的一些血管的斑块形成,或者是动脉的血栓形成以后,造成的血管狭窄。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一般需要进行选择性脑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的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法,患者可能会有一些症状,也可能没有特别多的症状,因为人体的脑血管是有一定的代偿和测值循环的,如果狭窄发生的比较缓慢,侧支循环比较充分的话,可能症状并不明显,但是狭窄已经形成的话,还是需要积极地进行相关的干预,或者自身也要注意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比如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需要积极的用药,控制好血压,控制好血糖、血脂以及同型半胱氨酸,自身也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要低盐、低脂的饮食,同时适当地运动,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而且要远离烟酒。对于久坐的患者要适当的运动,对于肥胖的患者要减轻体重,使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内,男性腰围控制在85厘米以内,女性腰围控制在80个厘米以内,基础疾病积极治疗规律,用药以后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2:07

2020-03-20

63375次收听

03:04
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血管狭窄,一般是脑部血管的斑块形成或动脉血栓形成后,造成的血管狭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如果脑动脉狭窄程度小于50%,一般采取药物治疗,阿司匹林、丙丁酚和他汀类药物,PAS治疗法。如果血管狭窄已经大于50%,一般采取血管内治疗的手术方法,一般是介入治疗,如果狭窄更加严重甚至闭塞,一般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手术取栓的手术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选择性脑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的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法。患者自身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远离烟酒。
02:50
脑血管介入治疗后能恢复吗
脑血管介入治疗是有指南要求的,比如颈动脉狭窄70%以上,是需要治疗的,或者是50%以上狭窄,还有症状,也可以考虑,当然它还跟个体差异各种因素有关。原则上,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的规范的治疗,能够让患者肢体的不适、发麻,说话说不利落,后循环引起的头晕、眩晕等症状消失,体征消失,也就是脑血管介入治疗后能够恢复。但是如果是选择的不恰当,或者治疗的手术效果没有达到效果,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不一定能够让功能完全恢复。
脑血管造影怎么做
在做脑血管造影前需要做一些相应的检查,比如心电图、肝肾功能、凝血等,检查结果正常才可以进行造影检查。检查时需先麻醉,再穿刺股动脉,把造影管放在动脉口两厘米处,注射造影剂,就可以判断血管的具体情况。
脑血管病分几类
脑血管病分为两类。脑血管病是一大类疾病,从性质上可以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血管闭塞而导致的脑缺血或者叫脑缺血发作,专业术语就叫(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堵了以后导致的临床症状像脑血栓、脑栓塞,这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除缺血性脑血管病。还有一些炎症导致的脑血管病,比如说螺旋体感染导致的血管炎,一些非特异性的免疫诱导的炎症反应,比如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也同样能够造成缺血性的脑血管的改变。还有一些是先天性的脑血管病,比如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还有一些是遗传性的,像CADASIL等等,这都是血管病变引起。这些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于血液供应不足或者是血流中断导致的脑细胞或者神经组织的缺血坏死引起的神经症状。另一大类就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原因也很多,但是最多的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最多见的就是脑出血,很多的时候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病人有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又叫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种情况很多是动脉瘤或者是动静脉畸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到了蛛网膜下腔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的脑血管病的分类一般就是这些,其他的当然也有一些像畸形,脑血管的畸形也算脑血管病,但是它最终的结果多数都是导致脑出血。
语音时长 03:13

2018-09-07

52233次收听

01:09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引起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脑血栓、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俗称脑溢血,是指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较为典型的表现有一侧肢体突然麻木、无力或瘫痪,毫无防备跌倒;口角歪斜、流口水、语言含糊不清或失语,还有头痛、头晕、智力整体水平低于正常等现象。
02:13
脑血管病的预防
脑血管病的预防有很多因素,和年龄或其他因素有关,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应主要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脑血管病,比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糖增高、糖尿病、吸烟、过度饮酒、生活不规律等都能导致脑血管病,但这些因素都能够控制,比如常说的“三高”,通过医生就诊或者服用药物都可以达到控制目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也可以通过自身有意的控制能得到改善,比如不吸烟、控制饮酒、生活规律、不熬夜,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脑血管病。
损害大脑的十大元凶
大脑健康是你健康生活的基础,有灵活的大脑才可以创造无限的财富。大脑应该如何保养?有哪些行为会损坏大脑呢?一下的行为应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