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不断喝水嘴巴还是很干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1-07-09101555次收听

语音内容:

有的时候不断喝水,嘴巴仍然感觉很干,可能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比如最常见的糖尿病的患者,虽然喝了大量的水,因为存在吸收和排泄的障碍、存在内分泌功能的障碍,喝的多尿的多,水代谢是负平衡,所以老是感觉到有口干的症状。

第二个常见的就是尿崩症患者,因为肾脏功能、垂体功能出现问题水份摄入以后很快就排出了,所以整个机体的水的摄入是处于负平衡状态,所以尽管喝水多,仍然是感觉口干的,这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对水代谢产生影响以后在局部的表现。

第二方面可能产生的原因就是耳鼻喉科的疾病,比如因为鼻炎、鼻窦炎导致鼻腔呼吸不通畅,所以这一类的患者通常是张口呼吸,在张口呼吸的过程中口腔黏膜上的水份会大量的被带走,这样就造成有口干的感觉,即使喝再多的水这种感觉仍然很难能够缓解。所以对于口呼吸的患者,容易产生口干要及时的去耳鼻喉科就诊,发现和治疗鼻炎、鼻窦炎,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口干的问题。

第三方面就是唾液腺分泌的功能障碍,比如放疗以后,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了干燥综合征,唾液腺不能够正常分泌,尽管不停的喝水,水份并没有通过机体循环,产生唾液进入到口腔,像这种状态下会长期感到口干的,这类的患者一方面是想办法刺激和恢复,唾液腺的分泌功能,另一方面还有唾液的替代产品,比如有些喷剂或者漱口剂,通过这些物质在嘴里的使用,可以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这种水膜的出现有助于缓解口干的症状,避免不断喝水的情况。所以在临床上遇到不断喝水嘴巴仍然干,要分析是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还是相关的像耳鼻喉科疾病导致的,还是唾液腺分泌功能障碍引起的,不同的病因在治疗上是有不同思路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老是觉得口干什么原因
老是觉得口干的原因,首先有可能是一种药物的副作用,比如抗高血压药会导致唾液分泌差;其次,有可能是神经衰弱导致唾液分泌少;再者,阴虚火旺也会诱发老是觉得口干;最后,有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跟天气干燥有关系。
口干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口干的时候是需要多补充水分的,除此以外还需要喝一些莲子心水、蜂蜜米醋水、吃枸杞、喝乌梅水、小麦粥等,都是可以改善口干的,可以尝试一下,选择对自己有效的方式来改善。如果长时间没有效果,就需要就医了。
口苦舌苔厚是怎么回事
口苦舌苔厚白是由于胆囊功能差,胃动力差,生活不规律,各种系统疾病,口腔疾病以及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肿瘤导致一种反应。胆囊功能差,胆囊疾病(胆囊炎,胆石症等)的反应。胃动力差,食道存在炎症胆汁反流至胃引起口苦。生活不规律,睡眠休息不足,打呼噜,张口睡觉,口腔发炎等出现口苦。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出现口苦。口腔疾病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出现口苦。疲劳,睡眠不足,过度吸烟,酗酒等引起口苦。肿瘤患者出现口苦。短时间偶尔发作服用维生素c,反复发作要到医院诊查对症用药治疗。口苦应该引起重视,有规律的生活起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适当调整好情绪。
语音时长 01:55

2019-12-31

63312次收听

突然口苦是什么原因
突然口苦是精神、口腔、肠胃功能、肝胆病等造成的,糖尿病等慢性病也常会伴有口苦的情况。口苦的原因如下:一、精神性口苦:长期存在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问题,会引起口苦;吸烟、酗酒、打呼噜、张口睡觉等,也易出现口干,口苦。二、口腔炎症:有牙龈炎、牙龈出血等口腔疾病,是引起口苦的常见原因。三、肠胃功能:食管炎、慢性胃炎导致胃动力差,胆汁反流,伴有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口苦;如饮食不当,肠胃功能减弱,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极易产生湿热,会引起口苦;食用了过多的辛辣食品,也会引起口苦。四、慢性疾病:糖尿病等常会伴有口苦情况。五、肝胆疾病:早晨起来口苦,多是肝胆部位湿热、存在炎症、胆汁排泄失常导致。
语音时长 01:51

2019-12-31

57058次收听

女人内火旺怎么调理吃什么
女人内火旺可以用中药调理,再配合饮食调理。一、中药调理,归芍地黄丸对肝肾两虚,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的人适用;再有知柏地黄丸,对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的人适用。常用六味地黄丸,对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消渴的人适用。二、阴虚内热应该吃燕窝,性平,味甘,有补气阴的功用,尤其能益肺阴,为清补佳品。凡阴虚体质,尤其肺阴虚者,如肺结核病、支气管扩张、肺痿、老年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最宜食之。清代医家张璐说它能“调补虚劳,治咳吐红痰”。吴仪洛说,燕窝大养肺阴,补而能清。《本草再新》中也有大补元气,润肺滋阴的记载。枸杞子,性平,味甘,有滋阴益寿之功,对肝肾阴虚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或肺阴虚的结核病盗汗、虚劳咳嗽,糖尿病的阴虚消渴等,食之更佳。银耳,性平,味甘淡,有滋阴养胃、生津润燥的作用。银耳含有丰富的胶质、多种维生素和17种氨基酸、银耳多糖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为民间最常用的清补食品,尤其是对肺阴虚和胃阴虚者,最为适宜。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能益气养阴,对气阴两伤之人最宜。所以,阴虚或兼气虚,兼肺虚,或阴虚火旺者,食之最宜。阴虚之人忌吃人参,这是因为人参性温,有助火之弊,若改用西洋参,清补气阴,最为合拍。
语音时长 02:54

2019-12-31

60483次收听

口干口苦口臭吃什么药
口干口苦口臭可以口服清肝利胆,去火消炎的药物,另外也可服用清肝去火茶。口干、口苦、口臭有可能是由于肝胆湿热,也有可能是胃火炽盛,或者是由于口腔卫生状况不好、牙齿问题等引发的,平常注意口腔卫生,勤刷牙,饭后漱口,会有所改变。对于肝火旺,胃火旺引起的口干、口苦、口臭等情况,可以自制一杯清肝利胆,去火消炎的茶饮。自制清肝去火茶:材料:蒲公英、金银花、菊花制作方法:可以使用蒲公英2g,菊花1g,金银花1g制成金蒲菊茶包;每天取一包,泡水代茶饮,可反复冲泡,但不适合长时间服用,苦寒药久服容易伤及胃气。作用:清肝利胆,去胃火、去肝火,排肝毒。此外,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地方,比如说注意口腔的清洁,而且要多喝水。
语音时长 02:33

2019-12-31

71190次收听

丁香和桂花一起泡水喝可以治口臭吗
口臭是个令人尴尬的问题,有许多人患有口臭却不自知,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口臭并不完全是长期没有刷牙的缘故,主要是爱吃冷饮、胃的功能被寒邪所困、阳明燥火亢盛的结果。中医认为,口臭多由胃火、湿浊及痰气所致。那么如何根除口臭呢?可以尝试喝丁香桂花茶,丁香和桂花中丰富的芳香物质能消除口中腥臭气味,同时桂花有生津化浊、避臭化痰之效,并为辟秽破除口臭佳品。丁香作为一味中药,它的作用是温中,暖肾,降逆,所以对于胃肠有湿浊邪气而导致胃气上逆,出现口臭的朋友是非常合适的。所以丁香和桂花是对口臭很有帮助的,有口臭的朋友不放尝试一下。
语音时长 01:39

2019-12-31

70987次收听

02:20
夜间口干是什么原因
口干是口腔科门诊常见的一个病症,口干的原因,比如气候因素、营养不良因素、萎缩性舌炎,夜间口干可能夜间唾液分泌量减少,加上不喝水,还有就是鼻炎、咽炎,由于鼻部的堵塞,通气不畅,就会张嘴呼吸,会促进口腔内唾液的蒸发。还有全身疾病,比如糖尿病,病人主诉口干的特别多,因为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多饮多尿,多尿的状态下,如果不及时的补充水分,会感觉自己口干。口腔科有一个病就是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伴随全身的疾病,病人也会自觉干燥。夜间口干出现以后,首先需要自己调节规律饮食,比如大量喝水,不要熬夜,多吃蔬菜水果,如果还是不好转,到口腔科门诊排查一下到底是局部唾液腺分泌功能减少还是需要去其他科室就诊。
02:03
口干口苦肚胀怎么治
口干、口苦、肚胀应结合具体病因进行治疗:第一,肝胆之火,比如容易着急上火、性情急躁的人可能会经常有口干、口苦、腹胀的表现,需要用一些清肝利胆、祛湿降火的药物治疗,比如栀子、龙胆草等药物和清肝丸等中成药;第二,脾胃有火,比如由于饮食过多、饮食不节,长期饮酒、吸烟或者吃辛辣、油腻的食物,造成饮食积滞于脾胃,产生的实火也可以造成口干、口苦、腹胀的症状,可以吃一些能够助消化的清热解毒的药进行治疗,比如保和丸、清胃散等中药。
02:16
男人晚上口渴怎么办
男人晚上口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治疗:第一,如果喝酒、吸烟、生活不规律引起上火口渴,可以吃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比如菊花、麦冬泡水;如果口渴严重,可以服用清胃散、解毒片等药物去除火热,改善口渴症状。第二,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口渴,如果夜间口渴程度比较严重,需要到医院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并及时治疗。第三,干燥综合征也可以引起来比较难忍的口渴,需要专科医生进行检查、筛查,所以如果晚上口渴严重,需要找专科医生就诊。
经常口干舌燥是什么原因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有口干舌燥的情况发生。引起经常口干舌燥的原因也是比较多的。当我们饮食比较辛辣,比较咸,我们的身体缺少水分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另外,当我们患有口腔疾病、糖尿病的时候,也会经常口干舌燥。
晚上睡觉口干是什么原因
有些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会觉得口干。其实,晚上睡觉口干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当我们饮食不清淡,睡觉的环境太干燥,睡觉的时候流口水的时候,患有一些疾病,或者在服用一些药物的时候,就会出现晚上睡觉口干的情况。
孕妇口干舌燥是什么原因
女性在怀孕以后,体质也会随着慢慢发生很多改变,大多数的女性怀孕期间都会呈现出一种阴虚的状态,而阴虚一旦持续时间过久,就有可能会有内热的症状,内火如果得不到及时快速的疏通,很可能就会大量的在孕妇体内囤积,而且会让孕妇感到莫名的口干舌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