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日月穴

发布时间:2022-02-1767807次收听

语音内容:

日月穴的位置

日月穴位于我们人体的上腹部,在乳头正中直下第七肋间隙的位置。

日月穴如何取穴

让病人仰卧,先找到乳头,往下,第七肋间隙,就是日月穴。

日月穴的功效

日月穴有很好的利胆的功用,可以疏肝利胆,可以调理气血,可以治疗胁肋胀痛,呕吐,腹胀等。还可以治疗乳房胀痛,胆结石急性发作等。

日月穴最合适的理疗方法

日月穴理疗可以采用艾灸,针刺,按摩和刮痧的方法。针刺时,用1.5寸的毫针在日月穴上平刺,取得气感后,可以不留针,也可以留针10-15分钟。艾灸时,通常用艾条灸,艾条离皮肤5-10公分,可采用回旋灸或温和灸。刮痧时,在日月穴位置涂上刮痧油,用刮板进行刮灸。按摩时,可采用按法,揉法或擦法。

日月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

日月穴理疗的频率和症状的程度有关,重时每日一次,轻时每周1-2次。

日月穴的禁忌

日月穴的深处是肺,肝和脾,因此不能直刺。按摩时不可暴力按摩,否则可能造成肋骨骨折,或软组织的损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小海穴
小海穴的位置小海穴,它在肘关节的位置上。屈肘的时候,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这个位置就是小海穴。怎么去取这个穴,一般来说可以仰掌,在这个位置,就是尺骨鹰嘴。在这个里侧,是肱骨内侧髁,在它之间的这个点,就是小海穴。按压这个地方的时候,会感觉到小海穴,有一种麻的感觉,能窜到小拇指,这个位置就是小海穴。小海穴的功用小海穴,能够疏通局部的经络。同时,小海穴由于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小海穴局部的治疗作用是非常好的。像局部的手臂的挛急,以及像尺神经损伤,这样的病痛的时候,都容易取到小海穴。它可以改善局部的疼痛,缓解小指这一侧的麻木,有很好的疏通经络的作用。再有,小海穴它是心经的合穴,有很好的调神的作用。对于癫痫、精神分裂症、舞蹈症等神志病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小海穴理疗的方式:怎么去用小海穴,一般的来说,可以采用针刺的方法。取到小海穴,然后用一寸到一寸半的针,在这个位置进行直刺,直刺0.3-0.5寸,局部产生胀感或者有窜麻感为度。另外,也可以用手指去弹拨小海穴,一般来说,用拇指或者是食指以及中指的指腹,可以来回的进行小海穴的弹拨。也可以在小海穴的这个位置上,进行环转的揉法,都是可以的。一般来说,我们说弹拨3-5下即可。环转的按摩,一般来说,按摩半分钟到一分钟。再有,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可以用艾条点燃之后,围着小海穴的位置进行回旋灸,也可以进行温和灸,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一般来说,灸5-10分钟,以局部皮肤发红,热力渗透为度。小海穴治疗的频次:是根据病情的病症,如果说局部的疼痛比较重,建议每日均可治疗。像对于神志病的调整是需要长期的,逐渐的进行。小海穴的禁忌首先来说,小海穴下边是尺神经,因此禁忌过度的治疗。像过度的弹拨,以及过重的针刺手法,都能够造成尺神经的损伤,而造成小拇指以及无名指这一侧的麻木。因此,禁忌用重的手法。再有,小海穴的刺激量是非常大的,像婴幼儿,像孕妇,以及体质虚弱的人,要慎用腧穴。
语音时长 03:43

2022-02-17

62898次收听

03:12
内庭穴
内庭穴位置在我们的脚上,在第二第三脚趾的趾蹼缘上,赤白肉际处。内庭穴如何取穴内庭穴在我们的足背上,在第二第三脚趾的趾蹼缘的上方,在赤白肉际处,这就是内庭穴。内庭穴的功效它有很好的泻热的作用,它可以治疗胃经的热盛,像风热导致的牙疼的时候,用内庭穴可以去泻热,像胃热胃内的反酸嘈杂,我们也可以用内庭穴去改善,它可以治疗消化不良伴有湿热倾向的时候,内庭穴就可以利湿,也可以泻热,可以改善足部的胀麻的现象,也可以用于腰间盘突出,导致的足趾的麻木。内庭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可以用针灸的方法,也可以用按摩的方法去治疗,通常来说是采用针刺的方法,采用一寸的针,沿着内庭穴直刺,刺入大概0.3-0.5寸,行捻转泻法,以泻胃经之热,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采用揉法或者是按法,也可以起到刺激内庭穴的功用。内庭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频率来说,我们可以一天一次的去治疗。当胃热减轻。诸症缓解的时候。我们治疗频率可以下降。比如说一周治疗1-2次均可。内庭穴的禁忌无论是针灸还是推拿,都禁忌大剂量的提插捻转,因为过重的手法容易造成,局部的软组织的损伤,再有,像糖尿病的病人一定要小心,不管是做针灸还是做推拿,首先要严格消毒,不宜使用放血的手法,以免破溃之后伤口不能够愈合。
外关穴有什么作用
外关穴可治疗头痛、耳鸣,还可改善便秘症状。外关穴可以改善发热、关节酸痛、肺炎、中耳炎、腮腺炎、遗尿等疾病。
中指有什么穴位
中指主要有两个穴位,第1个穴位就是中冲穴,第2个穴位就是肺心穴。这两个穴位也会有不同的症状,当出现比较疼痛的情况,那么就表明这两个穴位方面所对应的身体也会出现一定的疾病,第1个穴位它能够治疗中暑和消化不良等的情况,肺心穴治疗神经性引发的疼痛。
经络推拿后长痘是排毒吗
经络推拿后长痘可能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比如毛囊炎以及肺热等。同时由经络推拿所导致的排毒症状表现主要有出汗以及利尿等,所以一般来说经络推拿后长痘并不是排毒。而经络推拿给人体起到的作用和功效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让皮肤不再干燥以及提升记忆能力等。
上臂粗是什么经络堵了
上臂粗应该是三焦经不通导致的,手臂两侧的三焦经一共有46个穴位,想要瘦上臂,可以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薄荷茶,或者采取药物温敷、三线放松等方法舒筋通络,让手臂尽快瘦下来。
太溪穴的功效是什么
太溪穴有滋肾养阴,补精填髓的功效。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因此有人说太溪穴是人体自带的六味地黄丸,这种说法虽然夸张,但是有一定道理。太溪穴在足部内踝,内踝尖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可以盘腿坐着,左手按压右内踝的太溪,右手按揉左内踝的太溪。太溪穴因为是肾经的原穴,它能够滋肾养阴,补精填髓。所以对一些肾虚产生的腰膝酸软、耳鸣、跟脚乏力,包括尿频、尿急、夜尿失禁等肾虚疾患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0:57

2019-09-27

80147次收听

风池穴疼痛是怎么回事
当风池穴出现疼痛症状时,预示着身体出现了某些病变,比如经常低头的人可能出现了颈椎病、枕大神经炎;经常吹冷风,导致风寒入体,也会诱发这种症状出现。另外脑血管痉挛、睡眠不足,也是导致风池穴疼痛的原因。
02:47
拔罐的好处与坏处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好处。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用于毒蛇咬伤、疮疡初起没有破溃等外科疾病;也用于风湿痹痛、胃脘痛、腹痛以及腰背痛、痛经、头痛等各种急慢性的疼痛性疾病;还用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眩晕呕吐、腹泻、泄泻等脏腑功能紊乱的一些内科疾病。拔罐的坏处基本上以皮肤损伤为主,因为长时间淤血对皮肤细胞损伤很大,细胞分裂的速度加快,细胞壁越来越薄,容易破裂,易造成皮肤发炎化脓的症状。
内关穴有什么作用与好处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和理气止痛的作用与好处。内关穴主要能够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引起的心慌胸闷、胸痛这些心脏疾病。还能够治疗胃痛、恶心、呕吐、呃逆等胃病,用于治疗中风、上肢的麻木、无力等症状。经常用针灸的办法,或者是按摩的办法治疗疾病。内关穴又善于治疗胸痛、胁痛、胃痛、心痛、结胸、反胃、胸脘满闷、胁下支满、腹中结块,以及疟疾等。情志失和、气机阻滞而致肺气上逆,胃气上逆以及气滞经络,气滞血瘀等疾病也属于内关穴的主治范围。
语音时长 01:24

2019-02-14

59166次收听

百会穴有哪些作用与好处
百会穴能够起到醒脑开窍、宁心安神、升阳举陷的作用。平时可以用它来治疗像中风、癫痫,还有失眠、健忘这些脑病。另外,还可以治疗像胃下垂、子宫下垂这些疾病。因为百会是诸阳之会,能够升阳举陷。所以,它能治疗像阳气虚而引起的胃下垂和子宫下垂这些疾病。百会穴还可以治疗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现代常与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相伍,治疗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等疾病;同时还可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相伍,治疗高血压、眩晕、血管性头痛等。
语音时长 01:34

2019-02-14

58505次收听

外关穴是什么
外关穴是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一个穴位,外关穴指三焦经气血在此胀散外行,外部气血被关卡,而不能进入三焦经。位置在腕背横纹上两寸,尺骨和桡骨之间位置。外关的外指外部,关指关卡。外关穴物质是阳池穴传来的阳热之气,到外关后因吸热进一步胀散,穴外气血物质不能进入到穴内,外来之物像被关卡一样,所以叫外关穴。在临床上很常用。外关穴主要治疗感冒、发热;还有颈椎病的颈肩疼痛、肋间神经痛等。
语音时长 01:09

2019-02-14

63323次收听

02:36
什么是膻中穴
膻中穴是人体的全身之气聚集地,位于胸部正中央。男性是两个乳头连线前面正中线交汇的位置;女性,第四肋间隙,锁骨正中线下第四肋间隙处,正中线交点。人体全身之气就聚集在此,是人之气会,心包募穴,任脉的生气之海。气虚或呼吸不畅,按檀中穴来进行补益人体的宗气。人体不高兴、抑郁,按压膻中穴,让人高兴、轻松。
02:12
后溪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后溪穴可以起到缓解颈椎或者腰椎疾病而出现的头痛,或者腰痛。后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内侧缘,在小指指节后,掌指关节缘后侧,赤白肉际凹陷处。上班族可以在工作的间隙,用拇指或者其他的手指代替,局部点压或者按揉后溪穴,可以缓解颈椎和腰椎疼痛。如果出现整个手掌疼痛,或者麻木等颈椎病常见的症状,建议大家可以在后溪穴位注射甲钴胺或者维生素,能够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对于缓解整个手掌局部的麻木,有比较良好的效果。
02:27
大肠俞穴的保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临床上可以经常用手指按揉或整个手掌按在大肠俞穴的局部,做点法或揉法,可以起到较良好的缓解腰部疼痛的作用。对于寒湿型或老年型,年龄较大的患者,或者体质比较虚弱受风受寒后,引起腰部的疼痛或者腹痛、腹泻的患者,用温针灸。温针灸是在针灸的同时加一个艾条,或者用单纯的艾灸也可以起到非常良好的温经、散寒、止痛、止泻的作用。对于老年人平时保健,艾灸大肠俞穴位能够非常良好的调节老年性的便秘或者老年性的腰痛。大肠俞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一点五寸的位置。具体的取穴方法是:俯卧位,取两侧的髂棘,第四腰椎椎棘突下平齐两侧髂棘的水平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