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手心出汗是阳虚还是阴虚

发布时间:2021-06-25113507次收听

语音内容:

手心出汗情况,阴虚和阳虚都能造成,但是以阴虚为主,阴虚比较多见。因为在阴虚内热的时候,有五心烦热,就是手脚心发热,这时候就会伴有手脚心的汗多,如果是阴虚会造成手脚心发热,同时伴有汗出。阳虚也可以造成手心的出汗,但是阳虚一般手脚都是冰凉的,所以出的汗也是冷汗,这时候经常可以见到手脚冰凉、潮湿,摸着汗是发冷的。跟刚才说到的阴虚出汗不一样,阴虚手脚是发热的,这俩最明显的区别,一个出的是热汗,一个是冷汗。

手心出汗不光是虚症,实症也可以见到。像有一些人湿热比较重的话,湿热熏蒸导致津液外出,也可以见到手脚的出汗,这种情况的出汗是比较黏的,一般人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也可以出现手心出汗的情况,这是属于情绪的高度紧张,导致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

所以手心出汗是以阴虚为主,其他情况也能见到,具体是哪一些情况造成的,还要结合全身的其他症状,可以更准确的去判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阴虚盗汗怎么治
阴虚盗汗可通过滋阴降火、调整饮食、中药调理、穴位按摩、规律作息等方式治疗。阴虚盗汗通常由肾阴亏虚、过度劳累、久病体虚、情志失调、热病伤阴等原因引起。
阴虚怎么治
阴虚可通过调整饮食、中药调理、适度运动、规律作息、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阴虚可能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失眠多梦等症状。
男性阴虚体质的表现
男性阴虚体质的表现主要有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腰膝酸软、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等。阴虚体质多因久病伤阴、房劳过度或长期熬夜等因素导致,需通过滋阴降火等方式调理。
阴虚湿热体质的调理方法
阴虚湿热体质可通过调整饮食、规律作息、中药调理、适度运动、情绪管理等方式改善。阴虚湿热体质多因长期熬夜、饮食辛辣、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常表现为口干咽燥、潮热盗汗、小便黄赤等症状。
阴虚盗汗如何调理
阴虚盗汗以滋补肾阴为主,最常用的方剂是六味地黄丸或者是麦味地黄丸。阴虚盗汗往往在中医认为是肾阴虚为主,容易产生盗汗,主要由滋补肾阴为主。最常用的方剂是六味地黄丸或者是麦味地黄丸,还可以在这个方子基础上随症加减,比如说加入常用的药地骨皮、浮小麦,还有煅龙骨、煅牡蛎等。治疗阴虚盗汗忌用温阳的药,尽量以滋补肾阴为主,治疗阴虚盗汗如果用温阳的药,反而会加重阴虚盗汗,所以中医治病应该是以辨证为主。
语音时长 01:15

2021-12-30

79909次收听

02:17
女人肾阴虚的症状是什么
就女性而言肾阴虚除了会出现以上提到的症状以外,还可能出现月经提前为排卵期出血、闭经、经期头晕、白带异常等症状。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及二阴。中医中讲到的肾虚可以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肾气不足、肾精亏虚。肾阳虚的症状主要包括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性欲冷淡、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白带清晰、量多、夜尿频多等等。肾精亏虚的主要症状包括小儿发育迟缓,成人性欲减退,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脱发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健忘、动作迟钝等等。肾气不足,主要症状包括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耳聋、小便频数清长、夜尿频多,尿后余沥不尽,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月经淋漓不尽,带下清稀量多,怀孕后容易流产,是阴虚的主要症状,包括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
怕热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
怕热是阴虚还是阳虚,怕热多是阴虚,阴虚怕热的比较多,阳虚怕冷比较多。阴虚生热,阳虚生寒,阴虚是人体的阴液不足,中医认为阴阳有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作用。如果由于饮食偏嗜、积滞化热、劳倦忧思、耗伤气血、郁怒化火灼伤阴津,或者是六阴入内化热伤津,或者是过用汗、吐、下、利湿及辛温香燥的食品或药品,日久可以导致阴虚。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会出现热象。阳虚是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亢而出现寒象,阴虚的怕热是一种虚性怕热。另外还有一种实性怕热,临床表现有所不同。阴虚发热常常是午后,或者是夜间燥热,甚至低热、手脚心热、骨蒸潮热。常常伴有阴虚的表现,像夜间盗汗、心烦、失眠多梦、口干咽燥、便干、尿少。或者是有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的症状,除了低热盗汗之外,还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等症状。实性怕热常常是阳盛则热,是感受火热之邪所致,它属于实证,临床表现为高热怕热、热汗自出、口干渴、喜冷饮、烦躁、大便干、小便黄,跟阴虚的怕热有所不同。
语音时长 02:22

2021-07-09

90363次收听

阴虚是什么情况
阴虚是怎么回事,阴虚指的是人体阴血的不足,阴虚是虚症的一种。人体的虚症既有阴虚也有阳虚,阴虚是和阴血相关的,阴液的不足、阴血的不足就出现了阴虚。这里的不足既有平时耗伤得过多,比如经常熬夜,经常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是最耗伤阴液的,很容易导致阴虚。还有阳盛、火太旺灼烧津液也会导致阴虚,像脾气比较急躁、容易发脾气、平时喝酒抽烟,还有平时血压偏高,也会有阴虚的表现。所以阴虚虽然体现是阴液的不足,但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阴液本身的不足,另外一种是因为火热偏盛而导致的阴液不足。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36

2021-07-09

84418次收听

02:14
阴虚内热吃什么食物
阴虚内热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以配合食补,吃一些滋阴的食物。最常用的就是山药,还有像当归、枸杞,也是可以治疗阴虚内热的。这些药物可以和食物一起煮,药食同源,然后发挥滋阴清热的作用。在食补的同时,也不要放松了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像六味地黄丸,以及因为六味地黄丸在方药的加减出现的像知柏地黄、杞菊地黄、麦味地黄等等都是可以滋阴清热。但是具体用到哪一种地黄丸,还是希望能到医院听从医生的安排,由医生来指导服药。同时还要多饮水,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也是耗伤阴液的。
02:28
为什么会阴虚
导致阴虚的原因,过度的疲劳,疲劳能够耗伤阴液,阴津受损以后会导致阴虚,容易上火。不正确的食用一些补阳的食物或药物,如龙眼、荔枝、樱桃、杏,都是比较偏热的东西,吃的太多,助生体内火热。一些热性病,如发烧的后期,伤了阴液也会上火,或是先天存在阴的不足,不能制约火热,导致虚火内生。还有一些人是热病损伤,或者有些人大出血,都容易伤到津血。经常吃烧烤、火锅,这些食物导致阳热比较旺盛,从而使阴阳的失调。
02:06
阴虚的症状有哪些
阴虚主要是阴液虚少,对于人体的脏腑组织缺少滋润,能见到口燥咽干、眼干、鼻干、两颧红赤、五心烦热,舌红少津液,苔也少,脉是细数的。阴虚根据影响的脏腑不同,还会有特殊的症状。肺肾阴虚可见咳血、鼻出血、咳喘痰少、有潮热、盗汗、皮肤干燥、皮肤瘙痒。心肾两虚、心阴不足,可见心烦、失眠健忘、口腔溃疡,也有小便黄赤。肝肾不足可见眼睛干涩、头晕目眩、毛发干枯。仅肾阴不足,可见耳鸣耳聋、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腰膝酸软,外阴干燥瘙痒、小便频数,大便干燥。
02:06
女人阴虚吃什么食物
女人阴虚的时候要吃一些具有滋阴补肾的食物。在水果里边,常见的梨可能具有滋阴补肾,有养肺阴,清虚热的作用,所以首先推荐的是梨子。百合、莲藕这一类的食品,甚至包括一些根茎类的食物,像土豆、山药都有滋阴的作用,这类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西瓜、苹果等水果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也可以适当的食用。干燥芳香燥热的食品尽量的不要吃,像辣椒、胡椒、芥末等食品要尽量地控制食用。另外,像油炸的食品也尽量不要吃,常见的一些油炸的像馓子、麻花等往往具有干燥、坚硬特点,油炸等食品尽量的少吃。
肾阴虚如何调理
中医讲的肾气主要是讲人的先天之本,它跟西医讲的肾还是有所不同的,它讲的是一种功能状态。如果从调理来说,一般情况下的阴虚其实就是水分的缺乏,我们通常多喝点水就可以了!比如秋天干燥也是一种相对性的阴虚,喝点水或者吃点水果,一些水分含量高的清润的水果、蔬菜、瓜果,这些就可以解决。但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属于深层内在的这种人体内的阴精的津液物质的缺乏,单纯吃食物就不能解决,需要到正规医院的医生,特别是中医生帮你把脉,把好脉之后辨证,给你施一些用药。中医在调制阴虚方面有很多种药物的,比如以经典的有六味地黄丸,这个也是很常见的,像麦门冬汤这些也是很常见的。所以平时大家就可以注意自己身体的一些反应,比如干燥、口干已经有轻度的阴虚症状了,如果是严重,那就是内脏的干枯了,不是皮肤的干枯了,内脏干枯就会影响脏器功能,产生了更多严重的这种继发症或者并发症,这种就需要医生的调治。
语音时长 01:30

2020-04-22

66163次收听

养胃阴的中药
胃阴虚需要用滋养胃阴的中药,如石斛、玉竹等滋养胃阴药物。以及山药也有健脾胃、养胃阴的作用。胃阴不足患,可以将具有滋养胃阴的药物煮成汤水,使用半流食或半流食熬粥养胃,如熬成山药粥或黄金芡实粥等,都有健养脾胃的作用。胃阴不足是胃病的症形,胃阴虚则热,可能表现为虽然胃脘不舒服,但确实于亢奋,反而还比较有胃口,吃完后胃中有嘈杂、反酸,甚至有烧心感,并不太舒服。还会有些胸痛燥热,喜欢吃凉的东西,或生冷寒凉的东西以缓解胃中的燥热感。但生冷寒凉的东西吃得越多,反而不太舒服,这种患者往往认为有胃阴不足的病症。胃阴不足可能因为过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时间久了耗伤阴液。也可能由于着急生气、肝火犯胃耗竭胃阴。
语音时长 01:38

2020-03-17

64828次收听

抵抗力下降怎么办
抵抗力下降就会让人们的身体容易生病,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平时要多放松心情,保持充足的睡眠,改善亚健康的状态。饮食对于提高抵抗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均衡饮食,增加营养。另外还可以通过培养爱好、多进行运动等方面增强免疫力。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就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反复的过敏也会影响抵抗力,要查找并远离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