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有尿蛋白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06-1024493次收听

语音内容:

蛋白尿治疗第一步要找原因,如果是糖尿病引起蛋白尿,需要控制好血糖。针对性运用部分药物,如ACE I ,ARB类药物。如果是慢性肾炎引起,要进行肾脏病理穿刺,结合病理类型以及尿蛋白程度来针对性用药。如果尿蛋白程度较重,可能还会用到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物。

蛋白尿程度较轻情况下,可能只需应用受体拮抗剂,转化酶抑制剂等来控制蛋白尿。同时,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如果蛋白尿小于1g/24h,血压控制应在130/80mmHg以下。蛋白尿大于1g/24h,血压建议控制在120/70mmHg以下。也可用用一些中药或中成药治疗,同时,如何是大量蛋白尿,是需要卧床休息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清尿素氮什么意思
血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分解成∝酮基和NH3,NH3在肝脏内和CO2生成尿素,因此尿素的生成量取决于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及肝功能状况,尿素主要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正常情况下,30%一40%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有少量排泌。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浓度增加,因此,目前临床上多测定尿素氮,粗略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成人3.2一7.1mmol/L;婴儿和儿童是1.8一mmol/L。血中尿素氮增高见于1.器质性肾功能损害: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肿瘤,多囊肾等所致的慢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可无变化,但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50%以下。尿素氮才开始升高。因此,血尿素氮测定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指标。但对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尿素氮增高的程度一般与病情严重性一致。尿素氮增高还见于肾前性少尿,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循环功能衰竭,肝肾综合症导致的血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灌注不足致少尿。还有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蛋白质饮食等,但血肌酐一般不增高,以上情况,矫正后血尿素氮可以下降。
语音时长 02:48

2021-06-10

26480次收听

透析后呕吐怎么回事
1、应该积极寻找原因,常见原因有透析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症、透析器反应,糖尿病导致的胃轻瘫。透析液受污染和电解质成分异常(如高钠血症,高钙血症)等。2、处理:①对低血压导致者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首先应该控制盐的摄入量,钠盐每日控制在五克以内,除非有其他情况必须摄入更多的钠盐;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血液透析中禁食;评估调整干体重。②在针对病因处理基上,采取对应处理,应用止吐剂。③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避免发生误吸事件,尤其是神志欠清者。3、预防。针对诱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避免出现恶心呕吐的关键,如采取措施避免透析中低血压发生。
语音时长 01:21

2021-06-10

23060次收听

肾区疼怎么回事
肾区痛,常常有以下原因可以导致。第一,泌尿系炎症,当有炎症的时可以导致肾脏疼痛。一般伴有尿频,尿急,排尿痛,应该进行抗炎治疗。第二是有泌尿系的结石,如有肾结石的时候,肾区也会发生疼痛,但一般疼痛比较剧烈,呈绞痛。第三,泌尿系的肿瘤,有肾痛还可以看到腹部有包块。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相应的检查来确定疼痛的原因。有时腰痛,也常常以为是肾疼,但腰疼并不一定是肾病,引起的腰疼的原因很多,一般情况下,肾脏病,腰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盆腔炎等均可出现腰疼的表现,因此如果患者出现腰疼的时候,应该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肾功,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再进行下一步治疗,另外患者需要注意切勿私自乱用药物,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语音时长 01:26

2021-06-10

27800次收听

肾穿刺需要住院吗
肾穿刺需要住院的,肾穿刺是肾内科的常规检查,对于明确肾脏疾病的类型,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的判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住院需要3一5天,穿刺之前完善血凝指标,血常规等评估凝血情况。在彩超实时引导下穿刺。穿刺之后需要卧床24小时之后复查肾脏彩超,没有明显的血肿或者出血就可以出院了,注意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肾穿刺病理结果出来,也就明确了肾脏疾病的类型,依据病理类型来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依据病理类型,也可以判断预后。如果病情变化或者治疗一段时间,也可以进行重复肾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肾脏疾病的类型变化,修正治案,判断预后。
语音时长 01:17

2021-06-10

25749次收听

血肌酐是什么
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在成人体内含肌酐约100克,其中98%存在于肌肉内。每天约更新2%。肌酸在磷酸激酶作用下,形成带有高能键的磷酸肌酸,为肌肉收缩时的能量来源和储备形式。磷酸肌酸释放出能量,再经脱水,而变为肌酐,由肾排除。人体血液中肌酐的生产可有内源性,外源性两种,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下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血肌酐的生产量和尿的排出量较恒定。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而且肌酐分子量为113,大部分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泌量很少。血肌酐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①急性肾衰竭,血肌酐明显的进行性的升高为器质性损害的指标,可伴少尿或非少尿,②慢性肾衰竭,血肌酐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
语音时长 01:27

2021-06-10

3278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