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肝脏体积缩小是不是肝硬化

发布时间:2020-10-3059851次收听

语音内容:

肝脏体积缩小是指在肝脏做一些常规检查时,比如腹部超声、CT、核磁等等这些检查时,它有一定正常值的范围,如果做相应的检查,肝脏的体积低于这些正常检查的范围,则称之为肝脏体积缩小,这种体积缩小,有可能是一些先天性的发育异常,但是如果存在慢性的肝脏损伤基础,这个时候就考虑患者存在慢性的一些肝脏疾病,甚至是肝硬化。

肝脏体积缩小不一定是肝硬化,因为在临床中,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肝脏反而是大的。肝硬化肝脏体积就一定是缩小的吗?像酒精性的肝硬化就不支持。肝脏缩小就一定是肝硬化吗?也不是这样的,所以这句话正过来说,反过来说实际上都不成立。

一部分肝硬化的病人,他的肝脏体积是缩小的,体积缩小也并不能说就一定是肝硬化所造成,还要具体分析是否有一些基础的慢性肝脏疾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肝增强ct能确诊什么
肝增强CT通常能确诊肝血管瘤、肝癌、肝脓肿、肝硬化、肝囊肿等疾病。肝增强CT通过注射造影剂可清晰显示肝脏病变的血供特点和结构变化,对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1、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增强CT表现...
01:35
γ-谷氨酰转肽酶是什么
伽码谷氨酰转肽酶是主要分布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内,可参与肝脏解毒等代谢过程的重要生物酶。正常人血清中伽码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谷氨酰转肽酶升高除了肝病患者肝脏受损引起,酒精中毒者亦会明显升高,也有健康人群在服用安眠药、抗糖尿病药物时等也会引起谷氨酰转肽酶的升高;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导致的人体超负荷原因,导致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偏高现象。
肝疼痛的部位一般在哪
肝脏其实是位于这个肋骨里面,有肋骨的保护,因此在右肋下。所以一般肝脏的疼痛会在右侧的腹部,右上腹部,肝脏疼痛不一定是肝脏的问题。经常会有在肝区的这地方的不舒服,会有肝区的不舒服有肝脏疾病,胆囊疾病,还有肋间神经的问题。肝脏表面是没有神经的,肝脏的神经都是遍布于肝脏胞膜表面,肝脏外部脉膜就肝胞膜上是有神经的,只有在牵扯时候才会有疼痛。那一般的情况下发生在两三种情况吧,第一种情况就是肝脏有炎症的时候,就在比如说急性肝炎,肝脏会肿胀,这个时候肝脏一大,就会牵扯到这个神经,神经就会有疼痛。还有一些病人在恢复期的时候,同样炎症恢复了以后,他从大肝脏从大变小,他也会牵扯这个神经,因此也会造成疼痛。另外一种疼痛就是在肝癌的时候,只有在肝癌的晚期,侵犯到了这些神经,才会造成疼痛。所以肝脏早期的时候是不会有疼痛的,还有一些像这种季节变化的时候,这个肝脏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有些病人也是视为说是个疼痛,另外一些,有些病人是心理性的这种疼痛,在临床上经常见到,比如说这家里头有多人发生了肝癌,比如说姐姐或者或者哥哥刚发生了肝癌,他就自己也有肝炎,就感觉自己的肝区也会很疼痛就过来检查。这个大多数心理性的,忙起来就不疼了,只要一想到,就会有些疼痛,这个是一些心理性的那个疼痛,那另外一个,肝区那个部位,因为在胆囊就位于这个肝脏的底下,因此就胆囊疼痛的时候,也会牵扯到肝脏,就感觉是肝脏的疼痛,这种一般会通过b超看看肝脏胆囊有没有炎症,那平时这样的患者平时都会有胆囊炎这种情况,另外一个肋间神经也会引起这种肝区的疼痛。
语音时长 02:06

2021-12-30

82281次收听

甲乙丙丁戊肝的传播途径有什么
病毒性肝炎分为五种类型,甲、乙、丙、丁、戊,不同的病毒性肝炎,有不同的传播途径。这五种肝病毒当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一样的,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也就是粪口传播途径,被病毒污染的水源或者食物,人吃进去以后造成了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的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传播途径是一样的,不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而是通过血液、体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其中,甲型肝炎是以母婴传播为主,血液传播、体液传播也比较多见,性传播相对概率低一些。所以,在划分的时候,把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算作一类,都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乙、丙、丁这三种,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语音时长 01:15

2021-07-09

79547次收听

结核药和护肝药能一起吃吗
结核药和护肝药原则上可以同时服用。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当中,常常会使用三种甚至四种抗结核药,抗结核药也是常常导致肝损伤的重要原因,抗结核药也是常常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要密切监测肝功生化指标的变化,一旦发现肝功有损伤,转氨酶高,如果轻度的高,可以配合保肝药同时服用。如果肝损伤严重,可能就要暂时停用抗结核药,加强保肝治疗,使肝功得到很快的恢复。但是如果在抗结核治疗的过程当中,没有发现肝功异常、肝损伤,也没有必要在使用抗结核药的同时,一定要配合保肝药同时服用。
语音时长 01:06

2021-07-09

84605次收听

肝病传染途径有哪些
肝病的传染途径也就是想问肝炎病毒的传染途径。病毒性肝炎有5种类型:甲、乙、丙、丁、戊这5种类型。传染途径各不相同,这其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传染途径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的,也就是粪口传播途径。如果进食当中进食了被甲肝病毒或者是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或者是水源,就会造成甲肝病毒或者戊肝病毒的感染。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是通过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还有性传播,这三种传播途径来进行传播的。所以不同的嗜肝病毒,有不同的传播途径,预防这些病毒感染也是从这些传播途径入手,来进行有效的预防。
语音时长 01:10

2021-07-09

85603次收听

02:04
肝病会传染吗
肝病会不会传染需要看肝病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是病毒因素,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嗜肝病毒导致的肝损伤,是有传染性的。如果是酒精性肝损伤或药物性肝损伤,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的肝损伤或者是脂肪肝等等是没有传染性的。也就是说,除了病毒因素以外的其他的所有原因导致的肝损伤都没有传染性。所以尽管转氨酶高,但不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病,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的都不具有传染性,我们不要一看到转氨酶高就担惊受怕,这是不对的。
01:51
肝病传染途径
肝病的传染途径也就是炎病毒的传染途径。病毒性肝炎有5种类型:甲、乙、丙、丁、戊,传染途径各不相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传染途径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也就是粪口传播途径。如果进食了被甲肝病毒或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就会造成甲肝病毒或戊肝病毒的感染。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是通过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还有性传播这三种传播途径进行传播。不同的嗜肝病毒有不同的传播途径,预防这些病毒感染也是从这些传播途径入手,来进行有效的预防。
02:20
肝脏体积缩小有什么危害
肝脏体积缩小指病理状态下的肝脏体积缩小,往往意味着肝脏可能存在纤维化或出现肝硬化。肝硬化的诊断是通过超声或者CT等影像检查,会发现肝脏体积缩小,肝脏表面包膜凹凸不平,肝内回声增粗,光点反射不均匀等。肝脏形态出现异常必然会引起功能异常,如肝脏对于三大物质的代谢功能会出现障碍,如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低脂血症、血糖代谢异常。其次会出现胆红素代谢或者是排泄通路的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肝脏纤维化可以治好吗
肝脏纤维化是长期的慢性包括病毒、饮酒、脂肪肝、某些药物或者是不明原因的,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引起的肝脏细胞破坏。炎症不断的修复而形成的这种纤维化,那么正常的肝细胞被纤维细胞所替代容易出现肝功能的异常,那么已经形成肝纤维化的肝脏由于无法再生通常呢是不容易再恢复正常的肝脏的结构,但是呢我们对于肝纤维化的治疗来讲,一定还要根据其病因来采取相应的治疗。那么无论是病毒性的肝炎,酒精性肝病,我们都需要去除诱因,而脂肪性肝病则需要通过饮食控制、加强锻炼,控制体重来减轻肝脏炎症的改变。那么,对于不加控制的肝纤维化,由于肝脏细胞不断的被破坏,进而形成肝硬化,肝硬化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严重的肝功能异常,那么到了这个时候肝脏就更难逆转了。
语音时长 02:24

2020-02-21

59317次收听

02:32
肝内结石或钙化严重吗
肝内结石和钙化不是同样的病,肝内钙化往往是指既往有过感染、炎症、寄生虫、和外伤而在肝内遗留的一些钙化病灶,通常这种钙化病灶长时间不发展不至于引起不良的后果无需干预。肝内胆管结石则是指生长在肝内胆管有可能堵塞胆管继发胆管炎或者是引流相应部位肝脏出现问题的疾病,肝内胆管结石早期也没有明显的症状定期检查注意饮食和采取适当的药物就可以,已经出现局部胆道梗阻、黄疸,局限性的肝细胞的破坏甚至肝硬化,为了阻止病变发展,特别是胆管结石,还有合并打胆癌的风险。建议尽早的手术,肝内胆管结石和钙化再超生上面容易出现混淆,腹部的增强CT以及其他的检查手段可以进行鉴别诊断,肝内胆管结石还需要警惕是否合并有肝外胆管结石,以及是否已经有存在癌变的风险,还需要监测肿瘤标记物。
甲肝乙肝丙肝的区别有哪些
甲肝、乙肝、丙型肝炎的区别是致病病毒不一样,分别是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患病的,具体来说三种疾病的区别还是有很多的,比如症状表现、传染途径、治疗方式都会不尽相同。更好的了解疾病的诱发原因,治疗期间才会有更理想的办法。
总蛋白偏高怎么办
总蛋白偏高可以通过保证清淡饮食、戒烟戒酒、多进行体育锻炼、不要随便乱吃药、水分补充等方式进行改善,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精氨酸可以长期服用吗
很多男性在备孕中可能服用一些精氨酸进行肌体保健,精氨酸对活跃男性精子数量、质量有不错的作用,可以说精氨酸功效、作用较显着,还有人把精氨酸作营养品长时间使用,精氨酸是可以长时间服用的,但是其也蕴含着利弊,这点男性必须注意。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谷氨酰转肽酶偏高可能是酗酒、口服避孕药、压力大、环境污染这些因素引起的,常见的危害有导致肝坏死、加速癌细胞的扩散。